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研究

作 者: 王怀榕
导 师: 李锦芳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关键词: 茶洞语 汉语借词 古平话 上古汉语 西南官话
分类号: H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历史语言学中,“层次”指一个语言(或方言)中成系统地存在外语言的成分,外来层次(即借用)是语言接触的产物。语言接触一般是从词汇的借用开始的。对一个语言系统来说,借词既带有源语言的特点,又受到受源语言系统的制约,是融于受语言的外语言成分。因此,借词的研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首先,由于借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通过借词研究,尤其是对正在接触的语言的借词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机制。其次,从语言史的角度来说,虽然借词是语言历史比较中被剔除的对象,但由于借词保留了源语言的读音,包含了源语言的历史信息,对此进行研究可以补充源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失落环节。广西临桂县茶洞乡大部分村寨及相邻的两江镇和永福县龙江乡部分村寨两万多人(目前的民族成分多为汉族,少部分为壮族)使用一种不同于周边汉语、壮语和瑶语的语言,经初步比较分析,它是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中一种新发现的语言。这种语言的使用者,我们未发现有族群自称和他称,故暂以地取名,称之为“茶洞语”。与广西的许多其他民族语一样,茶洞语受到了周边汉语、壮语和瑶语等的影响,吸收了大量的借词,主要是汉语借词。对这些借词进行历史层次的分析研究,其意义在于:(1)通过历代借词的语音特点来分析认识茶洞语自身音系的历史演变;(2)有助于了解该地区各历史阶段汉语及其他少数民族源语言的一些特点,了解该地区的汉语方言史和民族史;(3)为同源词、老借词分辨难题的解决做必要的基础工作;(4)为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提供有学术价值的参考资料。我们采取沙加尔及其合作者(徐世璇、曾晓渝等)的分层方法,这种方法假设:(1)一个词不同的读音来自不同的历史/方言层次。(2)同音节内部的声母、韵母、声调属于同一个层次。(3)同一个词内部各音节属于同一个层次。(4)一般双音节词比单音节词形成的年代要晚。(5)最早层次以后的诸层汉语-民族语的语音对应词汇皆为汉语借词。这五条假设,第三条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上述假设,我们把借词的历史层次分析法解析为下列几个步骤:(1)确定尽量多的参照音系或语音参照点,作为选择借词及确定层次的依据。参照系可以是任何一种相关的语言(本文涉及到临桂官话、南宁亭子平话、临桂义宁平话和临桂四塘平话等),可以是构拟的音系(汉语上古、中古、近代音系),其中有时代特征的语音变化(产生、消失、变异)对借词层次的确定至关重要。(2)找出尽量多的借词。历史层次分析必须以比较详细的材料为依据,尽可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病。(3)确定并解释主要的语音差异层次及语音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历史层次。具体到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的划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我们先把茶洞语和汉语对应词分为现代和古代两大部分,由于两者对应词中的现代层次和当地的临桂官话非常接近,所以很容易区分。(2)把中古汉语借词和上古汉语借词区分开来。梁敏、张均如、潘悟云等前辈曾提出假设,在古代的西南地区可能存在一个内部比较一致的汉语方言,是平话的直接母语,茶洞语也可能借自这个方言。本文通过茶洞语和桂南、桂北平话的比较,证实了这一假设(见第三章第二节)。我们以桂南、桂北平话的两个点(南宁亭子平话和临桂义宁平话)作为参照系,就能把中古借词和上古借词区分开来:凡是与桂南、桂北平话有类似语音形式的是中古借词。(3)现代和中古层次占了茶洞语的汉语借词的绝大部分,剩下的少量的词,一部分接近临桂四塘平话,我们把这部分词划分为近代层;一部分和“郑张-潘”上古音系统的比较,凡是和它接近的,我们划分为上古层。(4)无法确定的暂时存疑。

全文目录


摘要  2-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18
  第一节 关于"借词"名称和类别的界定  12-13
  第二节 选题缘由  13-14
  第三节 研究基础  14-17
    一、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借词历史层次研究的简要回顾  14-15
    二、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借词历史层次分析的原则方法的回顾  15-17
  第四节 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17-18
    一、基本内容  17
    二、研究方法  17
    三、语料来源  17-18
第二章 茶洞语与茶洞人聚居区的汉语  18-28
  第一节 临桂县与茶洞乡人文地理概说  18-19
  第二节 茶洞语语音概说  19-20
  第三节 茶洞人聚居区的汉语  20-24
    一、临桂官话  21-22
    二、临桂义宁平话  22-23
    三、南宁亭子平话  23-24
    四、临桂四塘平话  24
  第四节 汉语上古音系和中古音系  24-28
    一、上古汉语音系  24-25
    二、中古汉语音系  25-28
第三章 茶洞语汉语借词的历史层次  28-78
  第一节 划分茶洞语汉语借词历史层次的原则和方法  28-30
    一、"借词"与"历史层次"  28
    二、茶洞语汉语借词与同源词的区分  28-29
    三、划分茶洞语汉语借词历史层次的步骤  29-30
  第二节 茶洞语的现代汉语借词的借源及层次  30-31
  第三节 茶洞语的近代汉语借词的借源及层次  31-32
  第四节 茶洞语的中古汉语借词  32-71
    一、茶洞语中古汉语借词的借源  32-35
    二、茶洞语的中古汉语借词的层次分析  35-71
  第五节 茶洞语的上古汉语借词  71-73
  第六节 茶洞语其他来源的汉语借词  73
  第七节 汉语茶洞语的同源词  73-78
第四章 茶洞语中汉语借词的构成类型及特点  78-90
  第一节 茶洞语中汉语借词的构成类型  78-83
    一、音译词  78-79
    二、半借词  79-83
  第二节 茶洞语中的汉语借词的义类分析  83-90
    一、天文地理类  83
    二、称谓类  83-84
    三、身体部位类  84
    四、时间、方位类  84-85
    五、生产、生活类  85
    六、动物、植物类  85-86
    七、数词、量词类  86-87
    八、性质、状态类  87-88
    九、动作、行为类  88-90
第五章 从借词看汉语对茶洞语的影响  90-105
  第一节 汉语借词对茶洞语语音系统的影响  90-101
    一、汉语借词对茶洞语声母系统的影响  90-91
    二、汉语借词对茶洞语韵母系统的影响  91-101
  第二节 汉语借词对茶洞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101-103
    一、借词与固有词、新借词与老借词并存并用  101-102
    二、增加了四音格词  102-103
  第三节 汉语借词对茶洞语语法系统的影响  103-105
结语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09
附录 茶洞语汉语借词词表  109-12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27-128

相似论文

  1. 《十三世纪以前突厥语词源词典》中17个汉语借词考,H211.3
  2. 上古到中古汉语有生名词语法功能的历时研究,H141
  3. 泰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412
  4. 《说苑》副词研究,H141
  5. 蒙古国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212
  6. 基于电话语音的少数民族语种识别研究,TN912.34
  7. 四川省西昌等七县市方言音系比较研究,H17
  8. 泰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412
  9. 汉语水语语音对比研究,H113
  10. 关于库伦口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212
  11. 八思巴字蒙古语文献中的汉语借词转写特点研究,H212
  12. 哈萨克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236
  13. 关于鄂尔多斯土语的汉语借词,H212
  14. 美国大学生对汉语借词的态度及使用动机调查,H195
  15. 黎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H2
  16. 濒危语言,H221
  17. 仡佬语汉借词研究,H271
  18. 英汉借词的不对称性,H313
  19. 凉山彝语“水田话”调查研究,H217
  20. 越南岱—侬语汉语借词音韵研究,H44
  21. 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乡下坳村汉语西南官话与壮语的相互影响,H218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