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郝晓丽
导 师: 谢克明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电路与系统
关键词: 粒计算 粒度格矩阵空间 粒度格矩阵 知识发现 聚类 图像分割
分类号: O15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们在认知和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常常采用从不同层次观察问题的策略,这种策略可以使用粒计算的原理更加准确、严格地来表述。因此粒计算不仅是一些理论、方法、技术或工具的总称,而且可以认为是一种看待客观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粒计算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进行研究:粒的构造和使用粒的计算。前者处理粒的形成、表示和解释,后者处理在问题求解中粒的运用。总的来说,粒计算是通过粒对现实问题的抽象、粒之间的关系、粒的分解和合成以及粒或者粒集之间的交互来描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新的粒计算模型—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该模型不仅继承了粗糙集和商空间的“等价类”和“商集”等基于划分的概念,而且吸收了模糊集处理不精确问题的方法,同样具有在模糊空间下处理问题的能力。该模型的提出架起了关系、粒、矩阵理论以及图论之间的一座桥梁,也为模糊集、粗糙集和商空间等理论的统一提供了简单可行的算法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提出了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通过粒度格矩阵模拟粒以及粒层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不仅能对知识和信息进行不同层次和粗细程度的粒化,而且体现了粒化后粒层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挖掘内在知识。模型中的知识分层结构有利于实现不同粒和粒层之间的跳跃和往返,提供了一种知识发现和描述的新方法。(2)提出了基于新模型的完备和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知识发现算法。该算法分别以完备和不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常规的知识约简转化为矩阵的数值运算过程,提供了有别于传统方法的一种新的运算规则。通过理论分析和算例证明了该算法和现有的几种常规知识约简算法的等价性。(3)提出了基于新模型的动态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多阶段思想,结合F统计量进行粒度层划分及确定;其次,运用基于新模型的知识发现算法,重新确定距离公式。最后,采用“动态粒度”的思想,对样本点用“粗”和“细”粒度分别处理。该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它从应用的角度验证了该粒度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提出了基于新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基于图像分割问题与粒度划分的统一性,将图像转化为具有分层结构的知识体系,构造了多个单元粒度层,通过各单元粒度层分割的粒度合成取得最终的分割效果。实验证明该算法在边缘细化的处理上有明显的效果。其中创新性工作包括:(1)提出了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为模糊集、粗糙集和商空间等理论的统一提供了简单可行的算法模型。(2)以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粒度矩阵和粒度格矩阵,实现了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的知识发现。(3)以不完备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相容粒进行知识粒化,实现了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的知识发现。(4)采用“动态粒度”的思想,提出了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的动态聚类算法。该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情况下提高了聚类的准确性。(5)基于图像分割问题与粒度划分的统一性,提出了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在边缘细化的处理上较其它算法有明显的改进。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5
第一章 绪论  15-33
  1.1 引言  15-16
  1.2 粒计算的起源  16-17
  1.3 粒计算的三个主要模型及其关系  17-21
  1.4 粒计算的基本问题  21-25
  1.5 粒计算模型研究现状及与其它智能理论的关系  25-29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  29-31
  1.7 论文各章节关系  31-33
第二章 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  33-69
  2.1 引言  33-34
  2.2 粒度划分格  34-39
  2.3 粒度格矩阵空间模型的提出  39-45
  2.4 粒度格矩阵  45-67
  2.5 小结  67-69
第三章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信息系统知识发现  69-97
  3.1 引言  69
  3.2 传统约简算法及分析  69-71
  3.3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完备信息系统知识发现  71-86
  3.4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知识发现  86-96
  3.5 小结  96-97
第四章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动态聚类  97-120
  4.1 引言  97-98
  4.2 传统聚类算法及分析  98-102
  4.3 粒度格矩阵空间下的聚类  102-107
  4.4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动态聚类算法  107-116
  4.5 仿真实验  116-118
  4.6 小结  118-120
第五章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图像分割  120-143
  5.1 引言  120-121
  5.2 图像分割理论基础  121-124
  5.3 粒计算在图像处理中的研究现状  124-126
  5.4 基于模糊 C-均值的图像分割算法  126-128
  5.5 基于粒度格矩阵空间的图像分割  128-135
  5.6 实验结果与分析  135-141
  5.7 小结  141-143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43-146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143-144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144-146
参考文献  146-158
致谢  158-15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一)  159-16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二)  161

相似论文

  1.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2. 隐式用户兴趣挖掘的研究与实现,TP311.13
  3. 图像分割中阴影去除算法的研究,TP391.41
  4. 基于图分割的文本提取方法研究,TP391.41
  5. 数字图像处理在集装箱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P274.4
  6.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7.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8.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9. 高忠英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补肺汤加减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0. K-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与改进,TP311.13
  11.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2.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3.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烟叶病害自动识别研究,S435.72
  14.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5.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6. 基于混合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动态网格调度问题研究,TP393.09
  17.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8.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9.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20.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21.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数学 >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 > 抽象代数(近世代数) > 偏序集合与格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