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回族婚姻价值观研究

作 者: 白蓉
导 师: 张进辅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回族 价值观 婚姻价值观 宗教信仰 社会关系 婚姻满意度
分类号: C95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民族关系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与对话,是实现和谐民族关系的有力举措。回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其中回族的婚姻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自身发展与家庭幸福,而且还关系到回族社会稳定、发展等关键性问题。国内有关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研究较为匮乏,研究内容零散,未能形成系统观点,从心理学视角针对回族婚姻价值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有必要对现时期回族群众的婚姻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展开系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促进与提升民族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在总结了已有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后,本研究以回族群众为研究对象,从回族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遵循多层面、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结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影响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便实现研究成果的社会效应转化。整个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结构进行探讨,编制了回族婚姻价值观问卷,以此为基础对回族群众的婚姻价值观现状特征进行全面调查。第二部分立足于回族群众的生活实际,结合回族社会变迁的突出特征——回族社会关系的变化,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修订、编制了相关问卷。第三部分探讨了回族婚姻价值观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并综合探讨了宗教信仰程度、回族社会关系、婚姻价值观、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机制。第四部分对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进一步、全面了解回族婚姻价值观。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Rokeach价值观理论编制了回族婚姻价值观问卷,包括婚姻目标和婚姻方式两个分问卷,婚姻目标分问卷包括宗教目标、婚姻功能、婚姻重要性、家庭社会取向四个因素,婚姻方式分问卷包括夫妻关系、宗教规范、择偶标准、婚姻坚持四个因素。编制的回族婚姻价值观问卷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指标。(2)总体上,回族群众重视婚姻,此外,回族群众的婚姻价值观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环境、居住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回族群众总体上呈现出一种中、高程度的宗教性;回族宗教信仰程度对其婚姻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预测力。修订的圣克拉拉宗教信仰程度问卷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指标。(4)回族社会关系对回族婚姻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预测力。编制的回族社会关系问卷具有可接受的心理测量学指标。(5)总体上回族群众的婚姻满意度较高。回族婚姻价值观对其婚姻满意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6)不同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的回族群众在婚姻价值观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7)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婚姻价值观对婚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获得模型的支持。其中,宗教信仰程度通过对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并间接地对婚姻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社会关系通过对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并间接地对婚姻满意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宗教信仰程度与社会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8)回族个体的内隐婚姻价值观的评价倾向是积极的。回族的外显婚姻价值观和内隐婚姻价值观是不同的两个心理结构。回族宗教信仰程度对其外显、内隐婚姻价值观有一定影响。回族社会关系对其外显婚姻价值观有一定影响,但与内隐婚姻价值观的影响不显著。从整体上看,本研究在以下儿个方面有所创新和拓展:(1)在研究的视角上,基于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多元化与综合性视角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2)在研究对象上,以我国18岁及以上的回族群众为研究对象,将已有婚姻价值观研究的对象范围进行了扩展。(3)在研究方法上,首次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尝试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结合,主要使用了实验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促进了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研究。(4)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结构、特点、影响冈素、影响效应以及内隐婚姻价值观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考察。(5)在研究的取向上,从回族群众的实际生活出发,立足于回族社会变迁的突出特征,以解决民族现实问题为目标,对回族婚姻价值观展开系统研究,使研究结果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引言  13-15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5-41
  1 价值观的研究进展  15-25
    1.1 价值观的概念  15-16
    1.2 价值观的结构与量表  16-20
    1.3 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20-22
    1.4 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22-24
    1.5 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24-25
  2 价值观与社会关系的相关研究  25-27
    2.1 社会关系的概念  25
    2.2 社会关系的测量  25-26
    2.3 价值观与生活背景的关系  26-27
  3 婚姻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27-31
    3.1 婚姻与婚姻功能的价值取向  27-29
    3.2 婚姻价值观的含义  29-30
    3.3 与婚姻价值观相关的概念  30-31
  4 婚姻价值观的研究进展  31-34
    4.1 婚姻价值观的结构与测量  31-32
    4.2 婚姻价值观的研究方法  32-33
    4.3 婚姻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33-34
    4.4 婚姻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34
  5 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34-41
    5.1 理论研究  35-38
    5.2 实证研究  38-41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构想  41-47
  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41-42
    1.1 关于文献数量与研究对象  41
    1.2 研究视角  41
    1.3 研究内容  41-42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42-44
    2.1 研究目的  42-43
    2.2 研究意义  43-44
  3 研究构想  44-47
    3.1 研究构想  44-45
    3.2 研究对象  45
    3.3 研究方法  45
    3.4 研究内容和主要概念界定  45-47
第三章 回族婚姻价值观结构与特点  47-77
  1 回族婚姻价值观结构的初步构建  47-51
    1.1 目的  47
    1.2 方法  47-48
    1.3 结果与分析  48-50
    1.4 讨论  50
    1.5 回族婚姻价值观结构的初步构想  50-51
  2 回族婚姻价值观问卷的编制  51-65
    2.1 前言  51-52
    2.2 研究口的及假设  52
    2.3 方法  52-55
    2.4 结果与分析  55-62
    2.5 讨论  62-64
    2.6 小结  64-65
  3 回族婚姻价值观特点研究  65-77
    3.1 研究口的及假设  65
    3.2 研究方法  65
    3.3 结果  65-70
    3.4 讨论  70-75
    3.5 小结  75-77
第四章 宗教信仰对回族婚姻价值观的影响  77-87
  1 圣克拉拉宗教信仰程度问卷(Santa Clara Strength of Religious FaithQuestionnaire,SCSORF)的修订  77-80
    1.1 前言  77-78
    1.2 目的  78
    1.3 方法  78-79
    1.4 结果  79
    1.5 讨论  79-80
    1.6 小结  80
  2 回族婚姻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80-87
    2.1 研究目的及假设  80-81
    2.2 方法  81
    2.3 结果  81-84
    2.4 讨论  84-85
    2.5 小结  85-87
第五章 回族社会关系与婚姻价值观的关系  87-103
  1 前言  87-88
  2 回族社会关系问卷的编制  88-96
    2.1 研究目的及假设  88-89
    2.2 方法  89-90
    2.3 结果与分析  90-94
    2.4 讨论  94-96
    2.5 小结  96
  3 回族社会关系与婚姻价值观的关系  96-103
    3.1 研究目的及假设  96
    3.2 研究方法  96-97
    3.3 结果  97-101
    3.4 讨论  101-102
    3.5 小结  102-103
第六章 婚姻价值观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103-111
  1 前言  103-104
  2 研究目的与假设  104
  3 研究方法  104-106
    3.1 被试  104-105
    3.2 工具  105-106
    3.3 数据处理  106
  4 结果  106-108
    4.1 回族婚姻满意度与婚姻价值观概况  106-107
    4.2 婚姻满意度与回族婚姻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107
    4.3 回族婚姻价值观与婚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107-108
  5 讨论  108-109
  6 小结  109-111
第七章 宗教信仰、社会关系、婚姻价值观与婚姻满意度的模型构建  111-123
  1 研究目的及假设  111
  2 方法  111-112
    2.1 被试  111
    2.2 工具  111-112
    2.3 数据处理  112
  3 结果  112-119
    3.1 宗教信仰程度、回族社会关系、婚姻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112
    3.2 回族宗教信仰程度、回族社会关系与婚姻满意度的分布类型  112-113
    3.3 不同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个体的婚姻价值观特点  113-115
    3.4 宗教信仰程度、回族社会关系、婚姻满意度与婚姻价值观之间的相关分析  115
    3.5 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婚姻满意度与婚姻价值观关系的模型探索  115-119
  4 讨论  119-122
    4.1 回族宗教信仰程度、回族社会关系与婚姻满意度的分布类型及特点  119
    4.2 不同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类型的回族群众的婚姻价值观特点  119-120
    4.3 宗教信仰程度、社会关系、婚姻价值观与婚姻满意度的模型构建  120-122
  5 小结  122-123
第八章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研究  123-133
  1 前言  123-124
  2 方法  124-126
    2.1 被试  124
    2.2 测量工具  124-125
    2.3 实验程序  125-126
    2.4 数据统计  126
  3 结果  126-130
    3.1 积极—消极任务的比较  126-127
    3.2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外显婚姻价值观的相关分析  127-128
    3.3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程度的关系  128-129
    3.4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129-130
  4 讨论  130-132
    4.1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的特点  130
    4.2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外显婚姻价值观的关系  130-131
    4.3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程度的关系  131-132
    4.4 回族内隐婚姻价值观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132
  5 小结  132-133
第九章 总的讨论与结论  133-143
  1 总的讨论  133-141
    1.1 本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133-134
    1.2 本研究结果的综合讨论  134-137
    1.3 本研究的价值及创新之处  137-138
    1.4 本研究的不足及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138-139
    1.5 建议  139-141
  2 总的结论  141-143
参考文献  143-155
附录  155-161
致谢  161-162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4.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5. 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G633.96
  6.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的缺失与张扬,G641
  7.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困惑与引领路径研究,G641
  8. 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G641
  9. NGO视野中的明清晋商行会,D691
  10. 湖北荆门地区回族传统道德研究,B82
  11. 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研究,G40
  12. 青少年价值观的迷失与教育拯救,G41
  13. 河北回族家谱研究,K248
  14. 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G633.51
  15. 企业价值观、预算参与对管理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6. 八坊回族社区社会救助研究,D632.1
  17. 都市背景下回族经商文化研究,C95
  18.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影响,J954
  19.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20.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G444
  21. 传统文化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G633.5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民族学 > 民族性、民族心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