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研究

作 者: 王昌海
导 师: 温亚利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林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秦岭自然保护区 成本效益 计量与分析 政策优化
分类号: X17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8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些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追求片面、短期的经济效益,导致了生物多样性锐减或者丧失,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经历了长期的社会实践,人们认识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建立自然保护区仅仅是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第一步,如何有效地管理好保护区,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我国政府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过程中,并没有直接重视综合的产出问题,这期间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面对这些问题,政策调整和创新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最迫切任务,而保护政策的调整要有依据,最基本的就是投入产出问题,即:成本效益问题。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计量以及评价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的方向,并为在立法和现行法律修改方面做着积极准备。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加以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在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为研究区域,并以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为全新视角,结合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秦岭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行了概述,针对自然保护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展开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及效益定量分析研究。本研究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进行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计量及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成本效益的预测分析,最后对秦岭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进行了优化分析。回顾这一研究过程,本论文基本上回答了开篇绪论里提出的4个问题:①本研究完整的界定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概念,诠释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的内涵特征;②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特点,筛选了自然保护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保护成本的计量指标,同时系统性的建立了成本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并通过实证数据进行了计量;③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分析,从计量结果的货币值大小和成本效益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对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成本效益分析选择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计量结果进行了评价,并得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目前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④为了更好的分析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本研究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曲线预测分析,并得到了拟合优度最优的曲线方程,为保护区保护政策的优化作了理论支撑。论文最后,基于保护区成本效益分析及评价对自然保护区政策作了优化,具体给出了政策优化的方面及针对性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4
1 绪论  14-41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4-19
    1.1.1 研究背景  14-17
    1.1.2 问题的提出  17-19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20
    1.2.1 研究目的  19
    1.2.2 研究意义  19-20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0-35
    1.3.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1-23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3-28
    1.3.3 自然保护总效益评价计量体系研究进展  28-31
    1.3.4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方法研究进展  31-34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34-35
  1.4 论文内容的构成  35-37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37-38
    1.5.1 研究的方法  37-38
    1.5.2 技术路线  38
  1.6 数据来源和研究区域  38-41
    1.6.1 数据来源  38
    1.6.2 研究区域  38-41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41-49
  2.1 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计量的主要理论基础  41-43
    2.1.1 价值理论  41-42
    2.1.2 外部性理论  42
    2.1.3 消费者剩余理论  42-43
  2.2 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优化的理论基础  43-48
    2.2.1 系统理论  44-45
    2.2.2 公共物品理论  45-46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46-47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47
    2.2.5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47-48
  2.3 本章小结  48-49
3 秦岭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49-72
  3.1 秦岭的范围  49-50
  3.2 秦岭自然保护区建设概况  50-51
  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概念及概述  51-57
    3.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特点  52-55
    3.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55-57
  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57-71
    3.4.1 引言  57-58
    3.4.2 研究方法及区域  58-59
    3.4.3 调研数据统计及描述性分析  59-68
    3.4.4 目前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8-69
    3.4.5 结论  69-71
  3.5 本章小结  71-72
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效益计量  72-95
  4.1 引言  72
  4.2 本章相关概念及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72-74
    4.2.1 经济价值  72-73
    4.2.2 经济效益  73
    4.2.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概念界定  73-74
    4.2.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内涵分析  74
  4.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方法  74-76
    4.3.1 市场价值法  74-75
    4.3.2 专家咨询法(模拟市场法)  75
    4.3.3 条件价值法  75
    4.3.4 旅行费用法  75-76
  4.4 构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76-82
    4.4.1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6
    4.4.2 经济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76-78
    4.4.3 相关指标的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78-82
  4.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  82-92
    4.5.1 林木保护价值(A_(111))计量  82
    4.5.2 珍稀物种保护价值(A_(112))计量  82
    4.5.3 保护区群非实物价值(A_(12))计量  82-83
    4.5.4 非木质林产品产出收益(A_(211))计量  83-85
    4.5.5 木材产出收益(A_(212))计量  85-86
    4.5.6 旅游收益(A_(213))计量  86-88
    4.5.7 农林牧渔业等产出收益(A_(214))计量  88-91
    4.5.8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收益(A_(221))计量  91-92
  4.6 计量结果分析  92-94
    4.6.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经济效益计量结果  92-93
    4.6.2 经济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93-94
  4.7 本章小结  94-95
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效益计量  95-115
  5.1 引言  95-96
  5.2 生态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96-98
    5.2.1 生态价值  96
    5.2.2 生态功能  96
    5.2.3 生态效益  96-97
    5.2.4 生态价值、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分析  97
    5.2.5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界定  97-98
    5.2.6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的特征(内涵)分析  98
  5.3 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特点  98-99
  5.4 生态效益计量的方法  99-100
  5.5 构建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100-107
    5.5.1 生态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建立  100-101
    5.5.2 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101-107
  5.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态效益计量  107-111
    5.6.1 涵养水源效益(B_1)计量  107-108
    5.6.2 保育土壤效益(B_2)计量  108-109
    5.6.3 固碳制氧效益(B_3)计量  109-110
    5.6.4 净化环境质量效益(B_4)计量  110-111
    5.6.5 调节区域气候效益(B_5)计量  111
    5.6.6 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B_6)  111
  5.7 计量结果与分析  111-113
    5.7.1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  111
    5.7.2 生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111-113
  5.8 本章小结  113-115
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效益计量  115-132
  6.1 引言  115-116
  6.2 社会效益相关概念及特征分析  116-118
    6.2.1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116
    6.2.2 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特征分析  116-118
  6.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  118-123
    6.3.1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18
    6.3.2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118-119
    6.3.3 社会效益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119-123
  6.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  123-129
    6.4.1 科研、教育效益(C_(11))计量  123-124
    6.4.2 人口素养效益(C_(12))计量  124
    6.4.3 人口文化脱贫效益(C_(13))计量  124-125
    6.4.4 社会安定效益(C_(14))计量  125
    6.4.5 人口寿命延长效益(C_(21))计量  125-126
    6.4.6 疗养防病效益(C_(22))计量  126
    6.4.7 居民陶冶情操效益(C_(23))计量  126-127
    6.4.8 劳动力就业效益(C_(31))计量  127
    6.4.9 劳动生产率效益(C_(32))计量  127-128
    6.4.10 生活质量提高效益(C_(33))  128-129
    6.4.11 科技推广效益(C_(34))计量  129
  6.5 计量结果与分析  129-130
    6.5.1 计量结果  129
    6.5.2 计量结果分析  129-130
  6.6 本章小结  130-132
7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计量  132-150
  7.1 引言  132
  7.2 成本相关概念及内涵分析  132-135
    7.2.1 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概念界定  132-134
    7.2.2 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134
    7.2.3 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内涵分析  134-135
  7.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方法  135-136
  7.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136-142
    7.4.1 计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36-137
    7.4.2 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构建  137-138
    7.4.3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138-141
    7.4.4 小结  141-142
  7.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计量  142-147
    7.5.1 就地保护成本(D_(11))计量  142
    7.5.2 资源持续利用成本(D_(12))计量  142-143
    7.5.3 保护机构运行成本(D_(13))计量  143
    7.5.4 野生动物救治饲养成本(D_(14))计量  143-144
    7.5.5 损害补偿成本(D_(21))计量  144-145
    7.5.6 宣传教育成本(D_(22))计量  145-146
    7.5.7 科学研究成本(D_(23))计量  146
    7.5.8 其他间接成本(D_(24))计量  146-147
    7.5.9 土地等资源收益放弃的成本(D_(31))计量  147
  7.6 计量结果与分析  147-148
    7.6.1 计量结果  147
    7.6.2 结果分析  147-148
  7.7 本章小结  148-150
8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本效益分析  150-172
  8.1 引言  150
  8.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一般分析  150-154
    8.2.1 计量结果分析  150-151
    8.2.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151-152
    8.2.3 综合效益货币值的调整  152-154
  8.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的承担-享受者分析  154-161
    8.3.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154
    8.3.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利益相关者分析  154-158
    8.3.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的承担者分析  158
    8.3.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的享受者分析  158-160
    8.3.5 利益相关者的成本效益对比分析  160-161
    8.3.6 小结  161
  8.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发展趋势分析  161-163
    8.4.1 关于保护成本投入趋势  161-162
    8.4.2 关于综合效益发展趋势  162
    8.4.3 小结  162-163
  8.5 秦岭自然保护区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163-170
    8.5.1 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163-165
    8.5.2 综合效益-直接成本预测分析  165-166
    8.5.3 综合效益-间接成本预测分析  166-168
    8.5.4 综合效益-机会成本预测分析  168-170
  8.6 本章小结  170-172
9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分析  172-198
  9.1 引言  172
  9.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的选择  172-178
    9.2.1 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173-175
    9.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  175-178
  9.3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78-181
    9.3.1 评价指标层及评价指标确定  178-179
    9.3.2 评价指标的归一化  179-181
  9.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综合效益评价  181-191
    9.4.1 各层次指标权重计算  181-185
    9.4.2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归一化)  185
    9.4.3 评价指标隶属关系函数确定及模糊评价  185-191
  9.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各保护区模糊评价横向对比分析  191-197
    9.5.1 各保护区综合效益模糊综合评价  191-197
  9.6 本章小结  197-198
10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198-210
  10.1引言  198
  10.2 保护政策优化的意义  198-199
    10.2.1 适应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198-199
    10.2.2 保护政策优化是由新时期区域主要矛盾状态决定的  199
  10.3 现行保护政策概述  199-200
  10.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政策优化  200-209
    10.4.1 针对成本效益计量结果的政策优化  200-205
    10.4.2 针对成本效益分析及综合效益的评价的政策优化  205-209
  10.5 本章小结  209-210
11 结论与展望  210-215
  11.1 全文结论  210-213
  11.2 全文展望  213-215
    11.2.1 研究的创新点  213
    11.2.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213-215
参考文献  215-225
附录  225-226
获得成果目录  226-228
个人简介  228-229
导师简介  229-230
致谢  230-232
附件  232-265

相似论文

  1.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2. 湖南省水稻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S511
  3. 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评价,R614
  4. 广州市乙肝相关疾病经济负担及1~14岁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研究,R186
  5. 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优化,R197.1
  6.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研究,F249.27;F224
  7. 优化我国内需结构的财政政策研究,F124
  8. 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识别及其治理机制研究,F224
  9. 城市电网供电安全判据的研究,TM72
  10. 山东省岱岳区小麦生产成本效益分析,S512.1
  11. 铁矿工人尘肺队列研究,R135.2
  12. 我国最低工资政策优化研究,F249.24
  13.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处理的成本与效益分析,X196
  14. 煤炭物流企业管理体制整合研究,F259.23
  15. 河北省南部电网负荷管理效益研究,F426.61
  16. 计划生育政策的经济学分析,C924.21
  17. 基于网络计量的211高校图书馆网站链接及流量分析研究,G250.7
  18. 辽宁科技创新配套政策优化整合研究,G322.7
  19. 基于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的配电网规划优化研究,TM715
  20. 中国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决策分析和成本效益评价,R186
  21. 条件价值评估法在图书馆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G250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