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西莪术氮、磷、钾营养特性、优化施肥与品种复壮研究

作 者: 欧阳胜祥
导 师: 王爱勤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关键词: 广西莪术 营养特性 氮磷钾 优化施肥 产量 姜黄素 挥发油
分类号: S567.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针对广西莪术种植管理粗放、年生产用种量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问题,本着品种提纯复壮、避免用种量损失、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进行科学配方施肥的目的,通过广西莪术田间试验研究了广西莪术氮、磷、钾营养吸收规律,运用三元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氮、磷、钾对广西莪术产量及块根姜黄素含量、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以芽体进行试管内诱导根状茎形成的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广西莪术整个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氮素的吸收,苗后39d吸收量为1.95%,苗后40-69天为13.30%,苗后70-99天为45.61%,苗后100-132天为32.78%,苗后133-163天为6.35%。从阶段吸收量看,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在出苗后99天为最高峰,阶段吸收量1.6899克/株,占总吸收量的45.61%。磷素的吸收,苗期相对吸收量为6.87%,苗后33-69天为26.50%,苗后70-99天为38.53%,苗后100-132天为16.70%,苗后133-163天为11.57%。从阶段吸收量看,植株对磷素的吸收在出苗后99天为最高峰,阶段吸收量0.5435g/株,占总吸收量的38.53%。钾素的吸收,苗期相对吸收量为0.18%,苗后33-69天为26.56%;苗后70-99天为51.98%,苗后100-132天为21.28%,苗后133-163天钾素阶段吸收量为-0.0234克/株。从阶段吸收量看,植株对钾素的吸收在出苗后99d为最高峰,阶段吸收量0.7271克/株,占总量的51.98%。总体来看,氮素的吸收量最多,磷素和钾素的吸收量相差不大,全生育期氮、磷、钾的总吸收比例为1:0.38:0.37。2、氮、磷、钾素在广西莪术整个生育期的时空分布苗后39天,氮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地上部分的叶柄和叶中,分配率达80.91%。其中叶中含量最多,占44.81%,叶柄中次之,占36.10%。磷素主要集中在叶,分配率达55.65%,叶柄中的分配率为43.22%;钾素主要集中分配在叶柄和叶中,占84%。其中叶中分配率最高,为44.00%,叶柄中的分配率次之,占40.00%。以后随着地下根状茎和块根的形成,地上部(叶柄和叶)及地下不定根的三元素分配率下降,地下根状茎和块根分配比例逐渐增加。至收获时,叶柄和叶中氮素的分配只占18.88%,根状茎和块根占78.06%;磷素的含量只占11.81%,根状茎和块根中占86.26%;钾素至苗后99天时,地上茎叶中总钾素的分配率降至63.58%,地下根状茎和块根共占27.89%;但苗后132天时开始,钾素又回流到营养器官,此时地上茎叶中总钾素分配上升到64.02%,地下根状茎和块根共占19.86%,到收获时地上茎叶中总钾素分配上升到65.19%,地下根状茎和块根共占23.8%。3、广西莪术地下根状茎和块根氮、磷、钾素的来源有11.66%的氮素来自营养体的转移,而88.34%需要后期根系的氮素吸收。磷素有25.97%来自营养体的转移,而另外的74.03%需要根系对磷素的吸收。钾素有19.55%来自营养体的转移,80.45%需要后期根系的吸收。4、广西莪术状和块根的产量受磷肥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受钾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各因素在较低水平时,均随着该因素的增大而增加,但超过最佳水平后,则反而下降。广西莪术根状茎和块根产量最高时配方组合为:N 40.1kg/667m2,P2O5 129.2kg/667m2,K2O 25.5kg/667m2,其理论产量最高可达157.59 kg/667m2。而氮、磷、钾肥的施用水平分别为39.3 kg/667m2,129.9 kg/667m2,25.2 kg/667m2时,广西莪术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即N,P2O5,K2O肥料投入分别为78.4元/667m2,77.9元/667m2,35.3元/667m2,广西莪术根状茎和块根产量为157.58kg/667m2,产值为1260.7元/667m2,施肥利润为1069.1元/667m2。5、广西莪术的块根姜黄素含量受磷肥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钾肥对其含量影响相对较小。块根姜黄素含量的极大值农艺方案为:N40.1kg/667m2,P2O5 129.2kg/667m2,K2O 25.6kg/667m2时,姜黄素的含量达到0.186%。块根挥发油含量受磷肥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受氮肥的影响相对较小。块根挥发油含量最高的农艺方案:N 41.20kg/667m2,P2O5 128.88kg/667m2,K2O 25.1kg/667m2,挥发油的含量为1.158ml/100g。6、筛选的最优试管内结根状茎的体系外植体灭菌:先用75%的乙醇浸泡10秒,而后迅速转移到0.1%升汞中浸泡8分钟。诱导不定芽配方为MS+6-BA2mg/L+NAA0.1mg/L。最佳增殖配方为MS+6-BA4mg/L+KT 3mg/L。月增殖系数达到4-6倍。结根状茎的优化组合为1/2MS+6%蔗糖。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2
1 前言  12-26
  1.1 莪术和郁金类植物基源及鉴别  12-13
  1.2 莪术和郁金类原植物的资源分布  13-14
  1.3 莪术和郁金类药材生产栽培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  14-16
    1.3.1 莪术和郁金类药材生产栽培管理研究  14-15
    1.3.2 采收期的研究  15
    1.3.3 加工方法的研究  15-16
  1.4 莪术和郁金类植物研究进展  16-20
    1.4.1 莪术和郁金类药材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6-17
    1.4.2 莪术和郁金类药材的功用研究进展  17-20
  1.5 郁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20-22
  1.6 平衡施肥与科学配肥在作物产量和品质上的影响  22-24
  1.7 广西莪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25
    1.7.1 广西莪术资源分布  24
    1.7.2 广西莪术栽培管理及产区调研  24-25
  1.8 本课题立论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25-26
2 广西莪术氮、磷、钾营养特性优化施肥  26-58
  2.1 材料与方法  26-30
    2.1.1 供试材料  26
    2.1.2 土壤条件测定  26
    2.1.3 试验设计  26-27
    2.1.4 测定方法  27-29
    2.1.5 数据分析  29-30
  2.2 结果与分析  30-55
    2.2.1 试验土壤条件及广西莪术的生长动态  30-32
    2.2.2 广西莪术不同生长期生理指标  32-33
    2.2.3 广西莪术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  33-38
    2.2.4 广西莪术不同发育阶段的氮、磷、钾吸收和比例  38-39
    2.2.5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产量效应和优化分析  39-45
    2.2.6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块根姜黄素含量的效应和优化分析  45-49
    2.2.7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块根挥发油含量的效应和优化分析  49-55
  2.3 小结与讨论  55-58
    2.3.1 广西莪术不同生长期生物学特性  55
    2.3.2 广西莪术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  55
    2.3.3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的产量效应  55-56
    2.3.4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块根姜黄素含量的效应  56-57
    2.3.5 氮、磷、钾对广西莪术块根挥发油含量的效应  57-58
3 广西莪术品种复壮与试管内结根状茎研究  58-67
  3.1 材料与方法  58-60
    3.1.1 供试材料  58
    3.1.2 培养条件  58
    3.1.3 芽体萌动、不定芽诱导与增殖  58-59
    3.1.4 生根  59
    3.1.5 根状茎的诱导  59
    3.1.6 芽的生长状况对根状茎诱导的影响  59
    3.1.7 试管根状茎贮藏和栽培试验  59-60
  3.2 结果与分析  60-65
    3.2.1 不同浓度的6-BA、KT对广西莪术无菌苗增殖的影响  60-61
    3.2.2 不同浓度NAA对广西莪术生根壮苗的影响  61
    3.2.3 蔗糖浓度对根状茎形成的影响  61-63
    3.2.4 MS和1/2MS基本培养基对根状茎形成的影响  63
    3.2.5 芽的生长状况对根状茎诱导的影响  63
    3.2.6 试管根状茎贮藏和栽培试验  63-65
  3.3 讨论  65-67
4 结论  67-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4
附录  74

相似论文

  1. 磷酸化介导的UGT1A3代谢活性差异的初步研究,R346
  2.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3.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4. 侧柏叶化学成分提取及活性功能研究,R284
  5. 遮光对丘陵茶园茶树产量指标及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S571.1
  6.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7. 氮肥运筹及与留叶数互作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的影响,S572
  8. 甘蓝型油菜苗期耐淹性鉴定和不同耐淹性材料的光合参数差异,S565.4
  9. 温度及育苗方式对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S668.4
  10. 杭白菊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研究,TS264.3
  11.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12. 氮磷钾配施对茶树生理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13.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4.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S573.9
  15.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6.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17.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18. 江苏省杂草稻与栽培稻的比较研究,S511
  19. 氮肥及播期对低谷蛋白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1
  20.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21.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草本 > 多年生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