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前中国大学生民主素质研究

作 者: 常青伟
导 师: 钱玉英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民主 大学生 民主素质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6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政治是民主政治,公民民主素质的整体提高,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民主素质直接会影响到我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的民主素质现状,以苏州大学本科学生为例,采用有目的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试图用定量的方式对高校学生民主素质进行描述,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大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参与民主政治的行为上呈现“敬而远之”的态度,对自身的民主能力缺乏信心,参照张明澍政治素质的评分方法,当前高校学生的民主素质评分为:5.319。并尝试对高校学生的民主素质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笔者认为,教育双方首先应该加强认识、澄清观念,一方面,教育主体必须重视学生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当主动提高自己的民主素质。其次,做为高校可以通过充实教材中民主教育内容,完善学生的民主知识;再次,通过培育大学生参与文化,发挥校园新闻传媒的作用,开放民主的话语权,来营造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环境和氛围,培养积极的民主态度;同时,加强学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积极探索学生对学校管理决策参与制度,提高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层次。最后,通过健全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自治组织,使高校的管理工作与大学生的自治行为形成互动等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民主知识、培养积极的民主态度、通过民主实践增强民主能力,来提高大学生的民主素质。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3-4
Abstract  4-8
一、导论  8-22
  (一) 问题的提出  8-13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4
  (三) 研究目的  14-15
  (四) 核心概念界定  15-17
  (五) 主要研究方法  17
  (六) 研究对象  17-19
  (七) 调查问卷及设计说明  19-21
  (八) 资料的处理及统计  21-22
二、当前中国大学生民主素质的现状  22-48
  (一) 积极意义  22-29
    1、较大多数同学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22
    2、对民主的价值有较高评价  22-25
    3、“为了民主的态度”呈现较好的趋势  25-29
  (二) 所存在问题  29-45
    1、民主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  29-32
    2、民主态度“敬而远之”  32-41
    3、对自身的民主能力缺乏自信  41-45
  (三) 总体评价  45-48
三、当前中国大学生民主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48-64
  (一) 主观原因  48-54
    1、教育主体长期忽视学生权力  48-53
    2、教育客体参与民主态度不积极  53-54
    3、教育客体民主参与缺乏理性  54
  (二) 客观原因  54-64
    1、教材内容侧重于政治层面上的民主  54-58
    2、校园民主氛围不浓  58-59
    3、民主参与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和可操作的激励机制  59-61
    4、学生自治组织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61-64
四、提高大学生民主素质的若干建议  64-78
  (一) 加强认识,澄清理念  64-67
    1、教育主体应重视学生的民主权力  64-66
    2、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民主素质  66-67
  (二) 充实教材中民主教育的内容以完善学生的民主知识  67-68
  (三) 营造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环境和氛围  68-71
    1、培育大学生参与文化  68-69
    2、发挥校园新闻传媒的民主话语权  69-71
  (四) 完善大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  71-75
    1、加强学代会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72-74
    2、积极探索学生对学校管理决策参与制度  74-75
  (五) 健全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自治组织  75-78
参考书目  78-81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81-82
附录  82-99
致谢  99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4.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5. 广东从化参与式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422.6
  6.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7.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8.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9.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1.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12.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1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5.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6.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7.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8.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2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2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