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金圣叹的意象批评

作 者: 倪梁敏
导 师: 谭帆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金圣叹 文学评点 意象批评 言说形态 评点形式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意象批评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论当中重要的且极富民族特色的批评方法,自《诗经》时代萌芽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古代批评家广泛采用,运用到各种艺术批评当中,并逐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言说方式、批评范畴等,在文学批评领域当中,意象批评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随着文体的不断发展,意象批评也逐步滲透到了各体文学批评中。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在其主要的评点著作中也广泛地采用了意象批评法,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的批评,特别是金圣叹将意象批评大胆地运用到了小说、戏曲的评点中,获得了许多独到的艺术发现。在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当中,意象批评不仅对文学文本具有独特的解释效用,而且成为一种具有明显特点的范式,对金圣叹之后的中国小说批评乃至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批评方法的角度来研究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以金圣叹文学评点中意象批评的评点事实为考察中心,以追本溯源的研究思路为切入角度,将这种意象批评方法置于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之下进行微观参校和宏观梳理,以期获得对其理论批评精神和方法特征的客观体察和准确把握。第一章是对意象批评这一传统批评方法进行追本溯源。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批评方法,意象批评与中国古代直觉领悟式的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因而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及内在艺术精神的特殊文化气质。在长期的批评实践当中,意象批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金圣叹文学批评明显受到这一批评方法的影响,在意象批评方法发展史上金圣叹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个性化的创新。第二章是对金圣叹意象批评的“本体研究”。着重分析其言说形态,归纳出五种极富特色的类型:理论表述中的譬喻言说;意象化的批评术语;多个意象连缀排比形成的博喻;用某种情事进行比类说明;引用前人的诗歌意象进行批评。在细致分析其评点事实的基础上,揭示其所蕴含的理论思维方式及理论内涵。第三章探讨了金圣叹意象批评方法的特点以及使用意象批评的原因。综合国内外意象批评的相关理论,对金圣叹意象批评的方法论意义重新定位并对其优缺点作出评价。结语部分再次全面审视金圣叹的意象批评,并发掘其现代意义。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6-7
Abstract  7-10
引论  10-12
第一章 中国古代意象批评之源流  12-23
  第一节 意象批评的界定  12-14
  第二节 意象批评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渊源  14-16
  第三节 意象批评发展简史  16-23
第二章 金圣叹意象批评的言说形态  23-42
  第一节 理论表述中的譬喻言说  24-27
  第二节 意象化的批评术语  27-31
  第三节 多个意象连缀排比形成的博喻  31-35
  第四节 用某种情事进行比类说明  35-38
  第五节 引用前人的诗歌意象进行批评  38-42
第三章 对金圣叹意象批评法的价值评判  42-51
  第一节 金圣叹意象批评的特点  42-44
  第二节 金圣叹选用意象批评方法的原因  44-47
  第三节 从意象批评方法的特征看金圣叹的意象批评  47-51
结束语 金圣叹意象批评的现代启示  51-55
附录  55
参考文献  55-60
后记  60-61

相似论文

  1. 论金圣叹对小说语言的评点,I207.412
  2. 金圣叹评杜诗之研究,I207.22
  3. 中国小说评点形式的现代性思考,I207.4
  4. 金圣叹《唱经堂杜诗解》研究,I207.22
  5. 释“锦心绣口”说,I207.4
  6. 论金圣叹的文章观及其对文学评点的影响,I206.2
  7. 论金圣叹的文学观,I206.2
  8. “《西厢》制艺”考论,I206.2
  9.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I206.2
  10. 刘辰翁研究,K245
  11.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叙事学研究,I207.419
  12. 金圣叹小说美学思想述论,I207.419
  13. 论金圣叹的小说创作理论,I207.41
  14. 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叙述学研究,I207.419
  15. 金圣叹小说人物性格理论探微,I207.419
  16. 试论晚明文学思潮与金圣叹的小说性格理论,I206.2
  17. 中国小说评点传统与王蒙《红楼梦》评点,I207.411
  18. 金圣叹诗学精神与创作实践交叉研究,I207.22
  19. 金圣叹小说美学理论探究,I207.41
  20. 金圣叹美学思想研究,B8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