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渭河中下游防汛抢险机制研究

作 者: 王战兵
导 师: 蔡焕杰;陈新明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水利工程
关键词: 渭河中下游 防汛 抢险 机制 研究
分类号: TV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渭河是游荡性河流,自古以来就是一条洪涝频发的河流。仅解放以后就先后出现了“54”,“81”型,“03”型,“05”型等多次流域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一定的人员伤亡。渭河中下游涉及到陕西的四市一区,在关中平原腹地,历来是陕西的精华之地。立足现有工程设施条件,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汛抢险机制,对于减少洪灾损失,遏制洪水灾害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吸收近十年来渭河中下游防汛抢险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试点试验、经验总结等方法,就防汛抢险机制的形成以及防洪抢险的关键环节,技术要领,实用方法,应注意问题等作以探索和研究。研究范围主要限于陕西省渭河中下游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四市及所属县区市。论文分析了渭河中下游可能出现的险情,及抢险的方法。对常用的抢险技术的使用方法和适用性作了总结。同时结合为何兴平段的抢险实例作了说明,主要结果如下:科学决策是完成防汛抢险任务的关键。决策时要明确防汛工作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要求。防汛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依法防控、群防群控。防汛工作安排要坚持科学预报、精心测算、落实预案、强化措施,努力提高实效。防汛调度要坚持科学决策、蓄泄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在体制机制上,要坚持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军民联防、全社会参与。有效的会商机制是及时决策、正确决策的保障。防汛会商要建立起一个涵盖讯息收集、讯息分析、对策议定、系统调整、宏观权衡的会商决策机制。统一指挥,落实责任,调集队伍,安排机械设备,搞好机械与人力的配置,合理使用抢险物料,做好后勤保障等是防汛抢险的几个关键环节。

全文目录


摘要  3-7
第一章 绪论  7-10
  1.1 研究目的和范围  7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情况  7-10
第二章 渭河防洪工程基本情况  10-15
  2.1 渭河基本情况  10
  2.2 渭河洪水情况  10-13
    2.2.1 渭河历史上洪水情况  10-12
    2.2.2 渭河“03.8”洪水情况  12-13
  2.3 渭河中下游工程建设情况  13-15
    2.3.1 建国以来的防洪工程建设  13
    2.3.2 近年来防洪工程建设  13-15
第三章 防洪科学决策机制  15-20
  3.1 防洪资料收集方法  15-16
  3.2 会商决策机制研究  16-18
    3.2.1 收集资料  17-18
    3.2.2 建立会商机制  18
    3.2.3 讨论决策  18
    3.2.4 决策上报  18
  3.3 防汛抢险的主要工作  18-20
    3.3.1 注重基础资料  18
    3.3.2 前期准备  18
    3.3.3 注意工作方法  18-19
    3.3.4 培训与演练  19-20
第四章 抢险技术和关键环节  20-40
  4.1 防洪抢险的责任制度  20-21
    4.1.1 科学合理指挥  20
    4.1.2 落实抢险责任制  20-21
    4.1.3 落实责任制时注意事项  21
  4.2 防洪抢险的重点环节  21-22
    4.2.1 抢险队伍  21
    4.2.2 机械设备  21-22
    4.2.3 机械人力配置  22
  4.3 现场的交通  22
    4.3.1 实行现场交通统一指挥  22
    4.3.2 对现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管制  22
    4.3.3 加强抢险道路维护  22
  4.4 抢险物料的合理调运  22-24
    4.4.1 土料储运  22-23
    4.4.2 抢险石料  23
    4.4.3 编织袋储备  23
    4.4.4 铁丝储运  23
    4.4.5 木料和梢料  23-24
  4.5 主要险情类型  24
    4.5.1 坝头水毁  24
    4.5.3 脱坡  24
    4.5.4 渗漏、管涌  24
    4.5.5 漫溢  24
    4.5.6 决口  24
  4.6 主要险情的原因分析和抢护方法  24-36
    4.6.1 渗水抢险  24-27
    4.6.2 管涌抢险  27-33
    4.6.3 脱坡抢险  33-35
    4.6.4 崩岸抢险  35
    4.6.5 决口的堵复  35-36
  4.7 几种主要的的抢护措施及适应性分析  36-37
    4.7.1 挂柳  36
    4.7.2 散抛石  36-37
    4.7.3 铅丝笼石  37
    4.7.4 装填沙袋  37
  4.8 后勤保障及政治动员工作  37-40
    4.8.1 及时搭设现场抢险指挥部  37-38
    4.8.2 配置宣传通信设备  38
    4.8.3 现场安装照明灯具  38
    4.8.4 物资供应措施  38
    4.8.5 保障伙食  38-39
    4.8.6 政治动员工作  39-40
第五章 防洪抢险的案例分析及体会  40-53
  5.1 “03.8”洪水的防洪抢险经验  40-48
  5.2 近几年抗洪抢险的主要体会  48-50
    5.2.1 明确认识、思想到位是抢险制胜的前提  48
    5.2.2 领导重视,大力支持,靠前指挥是抗洪抢险制胜的关键  48
    5.2.3 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才能牢牢掌握抗洪抢险的主动权  48
    5.2.4 权威高效,统一协调,坚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是抗洪抢险制胜的基本保证  48-49
    5.2.5 责任到位、督察有力,赏罚分明是抗洪抢险制胜的有力措施  49
    5.2.6 巡查到位,防范有力,抢早抢小是抗洪抢险制胜的根本  49
    5.2.7 料物到位,队伍有力,军民联防,协同作战为抗洪抢险提供了有力保障  49
    5.2.8 及时准确的气象水文等的防汛信息是抗洪抢险制胜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  49-50
  5.3 认识及启示  50-51
    5.3.1 进一步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洪水管理  50
    5.3.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依靠社会力量防御洪涝灾害  50
    5.3.3 加强防汛现代化建设,大力提升防汛科技水平  50-51
    5.3.4 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河道淤积,改善生态环境  51
    5.3.5 完善水沙调控体系,加强调水调沙  51
    5.3.6 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潼关高程  51
  5.4 近年来新举措  51-53
    5.4.1 积极探索防汛新机制  51
    5.4.2 认真编制防汛预案和抢险预案  51-52
    5.4.3 统建新的防汛视频会商系统  52
    5.4.4 建成渭河流域水雨情信息互联共享平台  52-53
第六章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59
作者简介  59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7.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8.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9.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10.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1. 高端容错计算系统高可靠监控子系统的研究和设计,TP311.52
  12.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3.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4.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5.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7.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18.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9.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20.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21.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治河工程与防洪工程 > 防洪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