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州湾海域赤潮形成的环境因子研究

作 者: 周德山
导 师: 黄鹤忠;丛林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海州湾 赤潮 水文因子 水质因子 生物因子
分类号: X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通过对2003~2007年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监控区设立的6个站位测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海州湾海域的水文、水质和生物环境因子进行的调查和研究,阐述了海州湾海域赤潮形成与气象、水文、水质及生物等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最近几年连云港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含有大量有机质、重金属离子的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大量排入海中,以及沂沭地区的主要排河道--新沭河均从我市入海,带来了大量的污染物,都有可能导致了海州湾海域的富营养化;海州湾沿海水产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尤其是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鱼类的高密度养殖,以及沿海大量的育苗场,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构成了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2)海州湾海域的地理特征、水文、气象条件在赤潮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海州湾海域,为典型的半月形海湾,加上人工填海造桥(西大堤即神州第一坝)的建设,隔断了连云港海峡潮流东进西出的自然状态,形成一个半封闭的港湾,使海水交换与更新能力大大减弱,港口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3)赤潮生物的存在是赤潮发生的前提条件,连云港海州湾赤潮生物种类较多,这些赤潮生物构成了该水域赤潮发生的潜在因素,一旦条件适宜,必然会暴发赤潮。通过对以上因子的分析和综合研究,旨在找出赤潮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监测,掌握第一手赤潮监控数据,并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适时向社会、沿海相关用海单位发布赤潮预警预报,从而最大限度减少赤潮造成的损失。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9
综述  9-15
  1 赤潮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9-13
  2 目前我国对赤潮成因的研究及存在问题  13-14
  3 赤潮形成的环境因子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5
第1章 海州湾海域水文环境因子与赤潮形成的关系研究  15-21
  1 材料与方法  15
    1.1 调查项目、监测布点  15
    1.2 研究方法  15
  2 结果与分析  15-20
    2.1 潮汐、潮流和海浪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16-17
    2.2 气象因子的特征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17
    2.3 降水、大陆径流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17-18
    2.4 温度、盐度特征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18-20
  3 讨论  20-21
第2章 海州湾海域水质理化因子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21-40
  1 材料与方法  21-22
    1.1 监测布点  21-22
    1.2 采样时间、采样方法及调查项目  22
    1.3 数据处理及其评价方法  22
  2 结果与分析  22-34
    2.1 氮磷的主要来源  22-24
    2.2 亚硝酸盐、硝酸盐月旬变化特征  24-25
    2.3 磷酸盐月旬变化特征  25-26
    2.4 DO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26
    2.5 COD_(Mn)的动态变化特征  26-27
    2.6 pH值的动态变化特征  27-28
    2.7 富营养化指数动态变化特征  28-33
    2.8 有机污染指数动态变化特征  33-34
  3 讨论  34-40
    3.1 营养盐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34-35
    3.2 pH、DO、COD水质因子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35-39
    3.3 富营养化指数和有机污染指数与赤潮的关系  39-40
第3章 海州湾海域生物因子与赤潮形成的关系  40-45
  1 材料与方法  40-41
    1.1 调查项目、监测布点  40
    1.2 研究方法  40-41
  2 结果与分析  41-43
    2.1 赤潮生物的种类组成  41
    2.2 叶绿素a动态变化特征  41-43
  3 讨论  43-45
结论  45-46
参考文献  46-53
致谢  53-54
详细摘要  54-56

相似论文

  1. 稳定表达软骨调节素Ⅰ的大鼠MSCs细胞株的建立,R329
  2. 东海原甲藻增殖细胞核抗原的体外表达和抗体制备,Q946
  3. 抗软骨藻酸单克隆抗体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组装,X835
  4. 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多变量分析在赤潮藻识别中的应用,X55
  5. 海藻之间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X173
  6. 胶州湾常见赤潮藻脂肪酸的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X173
  7. 不同非生物因子对大久保桃果实采后品质以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S662.1
  8. 两株海洋真核藻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其溶藻特性,X172
  9. 一株赤潮异弯藻溶藻细菌的分离与溶藻特性研究,X172
  10. 流式图像赤潮监测仪光学系统设计,TH766
  11. 无角毛有害赤潮藻显微图像自动识别系统,TP391.41
  12.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短裸甲藻的化感抑制机理研究,X173
  13. 基于浮游植物吸收光谱的有害赤潮藻类信息提取方法,X55
  14. 浒苔对三种赤潮藻的克生作用初探,X173
  15. 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衰亡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分析,Q943
  16. 南方半集约化养殖池塘微藻群落特征及其与水质因子关系研究,S931.3
  17. 基于变分水平集的赤潮藻显微图像分割方法研究,TP391.41
  18. 基于分形方法的有害赤潮显微图像识别研究,TP391.41
  19. 赤潮爆发对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特征的影响,X55
  20. 湛江港网箱养殖海区水质因子与细菌数量的关系及弧菌属细菌的分布,S917.1
  21. 于桥水库入库河流水质评价及其趋势分析,X82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