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杨木变色菌的分离鉴定及生防细菌的研究

作 者: 席刚俊
导 师: 韩正敏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杨木 变色菌 生物学特性 拮抗 生物防治
分类号: S78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杨树作为我国主要的速生树种,在种植及板材加工领域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杨木板材生物变色已给木材加工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研究杨木变色菌及其生物防治具有很现实的经济意义。本研究采用了组织分离法和诱导法分离到来源不同的变色菌14株,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变色能力测定及形态学鉴定,并做了生物学特性研究;选取了6种有代表性的变色菌作为供试菌株,通过平板对峙法、发酵滤液抑菌试验进行了生防菌的筛选,进行了室内木片变色防治试验,并初步研究了拮抗菌株的抑菌机理。内容如下:1.分离到14个来源不同的变色菌株,经形态学鉴定归属于2亚门3纲3目6属7种,分别为可可球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Pat.)Griff.&Maubl.]、Lasiodiplodiarubropurpurea Burgess.&Barber.、Lasiodiplodia crassispora Burgess,Barber&Pegg.、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Brick.)、长喙壳[Ceratocystis adiposa(Butl.)Moreau.]、鞘孢菌(Chalara urceolata Nag Raj&W.B.Kendr.)、群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及链格孢(Alternaria sp.),其中链格孢的两个菌株未鉴定到种。2.木片变色试验显示,球色单隔孢属(Lasiodiplodia theobromae,L.rubropurpurea,L.crassispora)的变色菌引起杨木变色的速度最快,链格孢(Alternaria sp.)次之,其余的几种菌变色较慢。3.变色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14个菌株对极酸条件都比较敏感,在pH2大部分菌株停止生长,适合生长的pH范围大致为在5~9,在强碱性条件pH11下都能生长。温度试验表明,大部分变色菌对温度非常敏感,生长的温度范围一般在10℃~35℃,其中,链格孢、群生小穴壳、多隔镰刀菌、鞘孢菌和长喙壳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而球色单隔孢属(Lasiodiplodia theobromae,L.rubropurpurea,L.crassispora)的三种菌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0℃~35℃;光照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对Lasiodiplodia theobromae、L.rubropurpurea、L.crassispora、长喙壳和群生小穴壳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试验中还发现在全光条件下有利于球二孢产生子实体,也有利于多隔镰刀菌产生粘性孢子团。试验证明分离至不同地区和寄主的相同菌株,其在不同pH、温度及光照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这表明同一菌株在不同的环境下生长,其生物学特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4.从土壤和未变色杨木组织中分离到204株细菌,并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9株拮抗菌,它们与6种供试变色菌对峙都能形成拮抗透明带:用生长速率法复筛,拮抗菌B4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都在90%以上,将其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5.通过室内木片变色防治试验,用发酵液处理过的木片接种变色菌10d后,木片未发生变色,且接种的菌饼出现了萎缩;而对照组中的木片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色,变色菌在木片上和木片周围生长,但在靠近处理组木片的一侧菌丝生长也受到了抑制。6.B4菌株抑菌机理研究表明,B4菌株的拮抗物质可抑制变色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用发酵滤液处理后,变色菌菌丝变形,原生质外溢,孢子不萌发或萌发产生不正常的芽管或孢子畸形、肿大,形成圆球状泡。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2
  1.木材变色的类型  11-12
  2 木材生物变色研究  12-17
    2.1 变色与脱色机理  12-13
    2.2 木材变色菌的种类  13-14
    2.3 变色菌的生物学特性  14-15
    2.4 变色菌的寄主范围与传播媒介  15-17
  3 木材生物变色防治  17-21
    3.1 木材生物变色的物理和化学防治  17-18
      3.1.1 物理防治  17-18
      3.1.2 化学防治  18
    3.2 生物防治  18-21
      3.2.1 木材变色生物防治的分类  18-19
      3.2.2 生防菌的作用机理  19-20
      3.2.3 木材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20-21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1-22
第二章 杨木变色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  22-61
  1 材料与方法  22-26
    1.1 材料与仪器  22-23
      1.1.1 材料的采集  22
      1.1.2 试验用具和仪器  22-23
    1.2 试验与方法  23-26
      1.2.1 培养基的配制  23
      1.2.2 变色发生与症状观察  23
      1.2.3 变色菌的分离培养  23
      1.2.4 变色菌的变色试验  23-25
      1.2.5 变色菌鉴定  25-26
      1.2.6.变色菌生物学特性  26
  2.结果与分析  26-59
    2.1 杨木变色发生与症状观察  26-27
    2.2 变色菌的分离及变色能力测定  27-32
      2.2.1 变色菌的分离结果  27-30
      2.2.2 变色菌变色能力的测定  30-32
    2.3 变色菌的鉴定  32-40
      2.3.1 球色单隔孢属(表2-7)  33-36
      2.3.2 链格孢(Alternaria sp.YM1,YM077)  36-37
      2.3.3 群生小穴壳(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YM074)  37-38
      2.3.4 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Brick)(YM072,YM075)  38-39
      2.3.5 Ceratocystis adiposa(Butl.)Moreau.(HZ91)  39
      2.3.6 鞘孢菌(Chalara urceolata Nag Raj & W.B.Kendr.)(HZ92)  39-40
    2.4 变色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40-59
      2.4.1 不同pH值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40-48
      2.4.2 不同温度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48-56
      2.4.3 不同光照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56-59
  3.结论与讨论  59-61
    3.1 变色菌的分离鉴定  59-60
    3.2 变色菌变色试验  60
    3.3 变色菌生物学特性  60-61
      3.3.1 不同pH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60
      3.3.2 不同温度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60
      3.3.3 不同光照对变色菌生长的影响  60-61
第三章 木材变色生防菌的分离筛选  61-77
  1.材料与方法  61-64
    1.1 材料  61-62
      1.1.1 拮抗菌分离材料的来源  61
      1.1.2 供试变色菌  61
      1.1.3 培养基  61
      1.1.4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61-62
    1.2 实验方法  62-64
      1.2.1 土壤和未变色木片组织中的细菌分离与纯化  62
      1.2.2 拮抗菌的筛选  62-63
      1.2.3 拮抗菌防治木片变色室内试验  63
      1.2.4 拮抗细菌菌株的培养特性及生长曲线  63
      1.2.5 不同稀释倍数的细菌发酵滤液对变色菌的抑制作用  63
      1.2.6 拮抗细菌发酵滤液对变色菌的抑制机理初步研究  63-64
  2.结果与分析  64-75
    2.1 拮抗菌的分离及初步筛选结果  64-67
    2.2 复筛结果  67-70
    2.3 B4发酵液防治木片变色室内实验  70-71
    2.4 B4细菌培养特性及生长曲线  71-72
      2.4.1 B4细菌菌落形态特征  71-72
      2.4.2 B4细菌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72
    2.5 B4发酵滤液不同稀释倍数对变色菌的抑菌效果  72-73
    2.6 B4发酵滤液对变色菌的抑制机理初步研究  73-75
      2.6.1 B4发酵滤液对变色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73-74
      2.6.2 B4发酵滤液对变色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74-75
  3 结论与讨论  75-77
    3.1 结论  75-76
    3.2 讨论  76-77
      3.2.1.关于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  76
      3.2.2 关于木片变色防治试验  76
      3.2.3 关于拮抗机理研究  76-77
第四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77-79
  1 全文小结  77-78
  2 展望  78-79
参考文献  79-85
详细摘要  85-88

相似论文

  1.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2. 根结线虫生防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研制,S476.1
  3.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4.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5.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6.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TQ925
  7.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8.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9.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10. 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6.68
  11.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2. 蓖麻提取物和淡紫拟青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作用研究,S482.51
  13. 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1
  14. 拮抗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分析,S476.1
  15. Bacillus subtilis fmbj对桃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拮抗机理及应用研究,S476
  16.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S436.418
  17. 芽孢杆菌yczE基因生防功能分析及表达Harpin蛋白的工程菌防病效果研究,S476.1
  18. 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防治作用研究,S435.111.4
  19.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20.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21. 大豆生物种衣剂的研制与应用,S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采运与利用 > 木材学 > 木材的缺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