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向度研究

作 者: 王永刚
导 师: 夏东民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理论 实践 向度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鲜明的实践向度。从唯物论的角度讲,实践是客观的、具体的;从辩证法的角度讲,实践是不断变化并向前发展的;从价值观的角度讲,实践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永续结合的过程,必然要体现出其客观性、创新性和人民性的实践向度。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为理论支撑,以实践为研究原点并由此原点进行发散式三维向度研究。第一部分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论述进行梳理,奠定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根基。第二部分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三个实践时期,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性向度。第三部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发展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向度。第四部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的视角,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人民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性向度。因此,本文可以概括为:一对关系,即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一个原点,即实践;三个实践向度,即客观性向度、创新性向度和人民性向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7
  (一)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8-10
  (二) 研究现状  10-14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5
  (四)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1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理论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论述  17-24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理论与实践”  17-19
  (二)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理论与实践”  19-24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性向度  24-31
  (一) 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24-26
  (二) 根据中国具体国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6-28
  (三) 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28-31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向度  31-44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  31-33
    1.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31-32
    2. 社会主义改造论  32
    3. 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论  32-33
    4. 社会主义建设论  33
  (二)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  33-36
    1. 初级阶段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  33-34
    2. 改革开放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34-35
    3. 社会主义发展论与“一国两制”论  35-36
  (三)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6-39
    1. “三个代表”党建论  36-37
    2. 依法治国论与科教兴国论  37-38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  38-39
  (四) 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论  39-44
    1. 科学发展观  39
    2. 社会主义和谐建设论  39-40
    3. 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论  40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  40-41
    5. 创新型国家建设论  41
    6. 执政党能力建设论  41-42
    7.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论  42-43
    8. 促进构建和谐世界论  43-44
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主体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民性向度  44-52
  (一) 为了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和归宿  44-46
  (二) 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源泉  46-48
  (三) 提高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条件  48-52
结束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6-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二甲醚在Pt低指数晶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O485
  3. 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G633.6
  4. 双传感器图像联合目标检测及系统实现研究,TP391.41
  5.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6. 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B844.1
  7.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8.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9. 赖尔的行为主义,B089
  10.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1.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3.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4.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15. 关于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哲学思考,D261
  16. 论我国行政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D035
  17.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研究,G633.91
  18.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19. 智能森林灭火航弹研究,S762
  20. 郁仁存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与益气活血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R249
  21. 范畴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