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重生的追寻

作 者: 王丹
导 师: 罗朗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庞德 《诗章》 地狱 奥德修斯 凯尔特疯国王 狄俄尼索斯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庞德是二十世纪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长诗《诗章》同时也是人类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之一。《诗章》拼贴的内容多样,比如信件、乐谱、图片等:运用了汉语、俄语和阿拉伯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借鉴了荷马《奥德赛》和但丁《神曲》等诸多经典著作;同时《诗章》也涉及了神话,宗教,政治,经济等领域。在《诗章》浩瀚纷繁的内容中,神话主题贯穿始终,从上帝到观音,从奥德修斯到同本羽衣仙子,庞德自由的徜徉在神话的长廊中。通过神话这一途径,庞德考察了现代西方社会的腐朽与罪恶和被道德败坏所困扰的人们。庞德的初衷是就是要真实呈现现代西方社会的种种罪恶之处,并找出医治这些弊端的良药。本文将通过神话原型理论对《诗章》进行解析,文章的主题是《诗章》中的神话原型研究。从这部史诗的开始,庞德就同他的神话原型但丁一起进入现代社会这个地狱,《诗章》中罗列了高利贷,腐败的政府和虚伪的政客等等现代社会的弊病。揭露了西方世界的弊病之后,庞德又化身为追寻回家之路的奥德修斯,开始了他自己的征途,为现代西方社会寻求治病良方。在这一过程中,庞德首先转向美国新大陆去寻找帮助;在《杰斐逊诗章》和《亚当斯诗章》中,庞德通过两者的信件展示了二者对政府,权力和责任的态度,美国新大陆的健康理性与欧洲旧社会的腐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接下来庞德进入了《中国诗章》,在中国历史中他找到了孔子及儒学;儒家思想作为伦理主线,被证明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发挥了民族精神支柱的作用。儒家思想中的“仁”,“义”,“日日新”和“正名”等概念对西方世界的痼疾是一剂良药,庞德最终在儒家思想中找到了实现他建立人间天堂的良方。但是就像奥德修斯在回家的路上历经艰难险阻一样,庞德在他的追寻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磨难。第一个磨难就是庞德对贝尼托·墨索里尼的误信。墨索里尼政府的宣传使庞德认为他找到了能够带领西方世界走出地狱的救世主,由于这一错误选择庞德的悲剧命运无法避免。二战后,庞德被关押在比萨,作于这一时期的《比萨诗章》透露出浓厚的伤感和彷徨。就像被赶下王位,流浪荒野的凯尔特疯国王一样,庞德重新思考调整了自己的理想与现实,最终在自己的诗歌和大自然中找到了慰籍。二战后庞德被关押起来,政治生命的结束使他陷入悲伤彷徨,充满回忆的思想状念。但是就像经历死亡—再生这一过程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一样,庞德也在他的《诗章》中获得了再生。通过《诗章》庞德重生为改革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追寻最终找到了孔子,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自己梦中的天堂。通过“地狱—追寻—疯狂—重生”这一过程,庞德最终在《诗章》中完成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建立了由儒家思想做主导的和平和谐的天堂。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6
Abstract  6-8
内容摘要  8-10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0-13
Chapter Two Theory of Myth-Archetypal Criticism  13-17
  2.1 C.G.Jung's Contribution to the Approach  13-14
  2.2 Northrop Frye's Contribution to the Approach  14-17
Chapter Three Myth-archetypal Patterns:Hell&Quest  17-42
  3.1 Archetype of Pound's Hell  17-28
  3.2 Archetype of Odysseus  28-42
    3.2.1 The Archetypes of Quest  28-30
    3.2.2 Odysseus' Quest  30-31
    3.2.3 Pound's Quest  31-42
Chapter Four Mythic Archetypes in Pisan Cantos:Madness&King  42-51
  4.1 The Mad Celtic King  42-51
    4.1.1 The Mad Celtic King  42-43
    4.1.2 Pound as Celtic King  43-51
Chapter Five Resurrection  51-56
  5.1 The Archetype of "Death-rebirth"  51-52
  5.2 Dionysus's Death-rebirth  52-53
  5.3 Pound's Death-rebirth  53-56
Chapter Six Conclusion  56-58
Bibliography  58-59

相似论文

  1. 论中国文化对庞德诗歌创作的影响,I712.072
  2. 庞德的中国情结,I712
  3. 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策略的研究,H315.9
  4. An Archetypal Study on Lord of the Flies and Heart of Darkness,I106
  5. 地狱变相与世间绘事之互渗,J315
  6. 混乱的力量,I712
  7. 论庞德的社会利益理论,D909.1
  8. 狄俄尼索斯的肯定,B516.47
  9. 伦理选择与道德目标:论奥德修斯的返乡,I545
  10. 荷马灵魂观中的政治哲学思想,D09
  11. 统一而非对立,I712
  12. 论古希腊悲剧与宗教之关系,I545
  13. 论普希金早期的酒神题材诗歌,I512
  14. 庞德诗学研究,I712.072
  15. 庞德诗歌的美学阐释,I712.072
  16. 论庞德的法律目的思想,D90
  17. 来自庞德的启示:意象翻译与均势文化交际,H059
  18. 品境——细读《神州集》,I106.2
  19. 探究庞德对《华夏集》的重写,H315.9
  20. 基于顺应论的庞德英译《华夏集》研究,H315.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