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 者: 卢巧毅
导 师: 沈碧琼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妇科学
关键词: 带下病 中医证型 回归 相关因素
分类号: R2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1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带下病辨证的客观化和临床治疗奠定基础。研究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妇科病房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带下病病人412例进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病史和证候四诊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个证型进行分析比较,对相关因素与带下病证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本研究分析提示湿热下注证是带下病最常见的证型,其次为脾虚湿困证,湿毒蕴结证位居第三位。2、在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中,证型分布存在不同饮食习惯和是否患糖尿病的差异(P<0.05),而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等因素未显示证型分布的差异(P>0.05)。3、在不同避孕方式、婚育史中,使用避孕套、产次、人流次数、阴道及宫腔操作史等因素显示与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发病时间与月经周期关系、宫内节育器等因素未显示与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的发病季节与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常见生殖道微生物念珠菌、细菌、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与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带下病患者中,喜食厚腻、糖尿病史、发病节气:立秋至立冬、念珠菌感染为脾虚湿盛证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喜食厚腻、使用避孕套为肾阴亏虚证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肾阳亏虚证经回归分析未见相关独立因素;喜食辛辣、喜食厚腻、发病节气:立夏至立秋、阴道及宫腔操作史、解脲支原体感染为湿热下注证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喜食厚腻为阴虚夹湿证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为湿毒蕴结证发病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研究结论本研究探讨了临床医家关注的影响带下病的诸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提示湿热下注证是带下病最常见的证型。饮食习惯、糖尿病史、发病季节、避孕方式、阴道及宫腔操作史、滴虫、念珠菌、细菌、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均与带下病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9-16
  一、现代医学对带下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9-11
  二、历代名医医案中总结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及基本证型  11-13
  三、应用临床流行病原理,采取病证相结合辨治带下病  13-14
  四、带下病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14-16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6-28
  一、研究资料  16
  二、诊断标准  16
    (一) 辨病标准  16
    (二) 辨证标准  16
  三、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16-17
    (一) 纳入标准  16-17
    (二) 排除标准  17
  四、研究方法  17
  五、研究质量控制  17-18
  六、研究结果  18-28
    (一) 带下病中医证型分布  18
    (二) 一般人口社会学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18-20
    (三) 不同避孕方式、婚育史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20-21
    (四) 带下病发病季节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21-22
    (五) 常见的病原体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22-23
    (六) 影响不同中医证型发病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23-28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28-33
  一、带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28
  二、影响中医证型分布因素的分析  28-31
  三、微生物因素与证候分布的关系  31-32
  四、带下病临床证型及中医临证用药的思考  32-33
结语  33-35
参考文献  35-37
附录  37-41
致谢  41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3.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4.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分析,R542.22
  6. 围绝经期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性激素、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R259
  7. 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R512.91
  8. 164例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理、肝纤四项的临床分析,R259
  9.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10. 朝阳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演变特征与预测模型研究,S161.4
  11. 复发性卵巢癌的再次手术治疗与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R737.31
  12. 兖州矿区植物波谱变异与重金属胁迫特征研究,X173
  13. 石灰石湿法脱硫性能指标在线监测与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X701.3
  14.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及经颅多普勒临床相关性研究,R259
  15. 农村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关系研究,G649.2
  16.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17. 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定量评价研究,R766.14
  18. 酮类化合物的3D-QSPR研究,O641
  19. 制造业绿色产品研发的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F205;F224
  20. 海南雾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P457
  2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在城市供水的分析与决策,F299.24;F22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妇产科 > 妇科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