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样品中农药残留的现代处理技术和分析测定研究

作 者: 卢委委
导 师: 孙福生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 基质固相分散(MSPD) 杀螨隆 二甲戊乐灵 环境水样 土壤 农产品
分类号: TS207.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使消费者比以往更加重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而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和严重。加强对农药残留量的检测研究并不断提高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对于合理开发和正确使用化学农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农业损失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课题以杀螨隆二甲戊乐灵农药残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环境水体、土壤和部分农产品中残留含量的测定方法。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应用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联用技术,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杀螨隆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在最优化的条件下,富集倍数为358,方法检出限为0.8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8.9%(n=6);加标回收率在80.0%~98.0%。2.应用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联用,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杀螨隆和二甲戊乐灵两种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在最优化条件下,杀螨隆、二甲戊乐灵的富集倍数分别达到302、312,检出限分别为0.4μg/L、0.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10.6%、1.4%~9.5%(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0%~98.0%,80.0%~98.0%。3.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联用,建立了测定土壤中杀螨隆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在最优化的条件下,检出限为0.12 mg/kg;对实际土壤进行测定,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110%之间,RSD为7.2%~9.0%,结果令人满意。4.建立了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农产品中杀螨隆农药残留的新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检出限为0.09 mg/kg;加标回收率在83.6%~101.0%之间,RSD为4.5%~9.0%。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引言  11-26
  1.1 农药使用和残留研究概述  11
  1.2 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概述  11-18
    1.2.1 固相萃取  12
    1.2.2 固相微萃取  12-13
    1.2.3 基质固相分散  13-14
    1.2.4 液相微萃取  14-15
    1.2.5 分散液液微萃取  15-16
    1.2.6 超临界流体萃取  16
    1.2.7 微波辅助萃取  16-17
    1.2.8 超声波提取法  17
    1.2.9 凝胶渗透色谱  17-18
  1.3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18-21
    1.3.1 气相色谱法  18-19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9
    1.3.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9-20
    1.3.4 毛细管电泳色谱  20
    1.3.5 免疫分析  20-21
    1.3.6 生物传感器  21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1-22
  1.5 研究对象  22-24
    1.5.1 杀螨隆  22-23
    1.5.2 二甲戊乐灵  23-24
  1.6 研究内容  24-26
第二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杀螨隆农药的研究  26-39
  2.1 仪器  26-27
  2.2 试剂与样品  27
  2.3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操作方法  27-28
  2.4 结果与讨论  28-37
    2.4.1 色谱条件优化  28-29
    2.4.2 杀螨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9
    2.4.3 萃取剂与分散剂的选择  29-31
    2.4.4 萃取剂、分散剂体积的确定  31-32
    2.4.5 超声时间与静置时间的影响  32-33
    2.4.6 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的影响  33-34
    2.4.7 盐效应  34
    2.4.8 pH 影响  34-35
    2.4.9 线性范围、检出限  35
    2.4.10 样品的测定  35-37
  2.5 结论  37-39
第三章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杀螨隆、二甲戊乐灵两种农药的研究  39-50
  3.1 仪器  39
  3.2 试剂与样品  39-40
  3.3 色谱条件  40
  3.4 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操作方法  40
  3.5 结果与讨论  40-49
    3.5.1 色谱条件的选择  40-42
    3.5.2 萃取剂与分散剂的选择  42-43
    3.5.3 萃取剂、分散剂体积的确定  43-44
    3.5.4 静置时间的影响  44-45
    3.5.5 离心速度与离心时间的影响  45
    3.5.6 盐效应  45-46
    3.5.7 pH 的影响  46-47
    3.5.8 线性范围、检出限  47-48
    3.5.9 样品的测定  48-49
  3.6 结论  49-50
第四章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杀螨隆农药残留的研究  50-58
  4.1 仪器  51
  4.2 试剂与样品  51-52
  4.3 色谱条件  52
  4.4 MSPD 过程  52
  4.5 结果与讨论  52-57
    4.5.1 固相萃取填料(吸附剂)的选择  52-53
    4.5.2 样品与填料的量的比例的确定  53-54
    4.5.3 洗脱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  54-55
    4.5.4 标准工作曲线,加标回收率及方法检出限测定  55-56
    4.5.5 实际样品测定  56-57
  4.6 结论  57-58
第五章 基质固相分散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蔬菜水果中杀螨隆农药残留的研究  58-65
  5.1 仪器  58
  5.2 试剂及样品  58
  5.3 色谱条件  58
  5.4 MSPD 过程  58-59
  5.5 结果与分析  59-64
    5.5.1 固相萃取填料的选择  59
    5.5.2 样品量与填料的量的比例的确定  59-60
    5.5.3 洗脱剂和用量的选择  60-61
    5.5.4 标准工作曲线、加标回收率  61-63
    5.5.5 样品的测定  63-64
  5.6 结论  64-65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5-67
参考文献  67-74
致谢  74-75
作者简介  75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STOP1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S336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5.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6. 增强自然复氧—有效容积土壤渗滤系统脱氮的研究,X703
  7. 污染源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控制技术试验,X820.4
  8.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9.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10.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1.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12. 肉牛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类危害性因素分析,S823
  13. 外源氮输入对中亚热带山地土壤可溶性氮及CH4氧化的影响,S714
  14.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15.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1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7.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8.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19.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20.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21. 有机、SEQ、特别和常规栽培对蔬菜产质量及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S6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食品标准与检验 > 食品污染度的测定 > 残留农药的测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