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皮素-1在门脉高压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 者: 王斗
导 师: 冀春萱
学 校: 山西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
关键词: 内皮素-1 门脉高压 血管病变 TGF-β NF-κB VEGF
分类号: R5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了解内皮素(ET-1)在门脉高压大鼠模型中对转移生长因子(TGF-β)、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蛋白的表达及分布,ET-1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分布的影响,阐明ET-1在门脉高压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门静脉部分结扎门脉高压大鼠模型,应用ET-1受体拮抗剂Bosentan,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循环血液中ET-1浓度;对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脏血管组织中TGF-β、NF-κB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内脏血管组织中VEGFmRNA表达及分布情况:并对上述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一.血清ET浓度的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SO组)ET-1浓度为:142.39±5.02pg/ml,门脉高压组(PH组)ET-1浓度(211.56±5.98 pg/ml)明显高于SO组,与SO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osentan组为:216.20±4.48 pg/ml,与PH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药物Bosentan不会影响血清ET-1浓度。二.光镜观察结果:PH手术组:门静脉内膜增厚,内含增生的胶原纤维和大量方向不一的平滑肌,中膜层显著增厚,肌纤维增粗,致密,外膜层有炎细胞浸润。应用ET-1受体拮抗剂Bosentan后,血管病变程度减轻。三.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一)TGF-β蛋白表达:SO组仅有少量TGF-β蛋白的表达,PH组TGF-β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H组的积分光密度(1718.5±27.93)及阳性反应细胞数(6.61±0.15)均明显高于SO组(积分光密度765.12±15.61,阳性反应细胞数1.22±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Bosentan降低了TGF-β蛋白的表达,Bosentan组的积分光密度(1416.6±21.68)及阳性反应细胞数(5.22±0.25)与PH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二)NF-kB蛋白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H组的积分光密度(1836.40±33.11)及阳性反应细胞数(9.29±0.36)明显高于SO组的积分光密度(599.60±18.99)及阳性反应细胞数(1.01±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Bosentan组的积分光密度(960.73±21.61)及阳性反应细胞数(6.49±0.21)均明显低于P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四.原位杂交检测结果:VEGFmRNA阳性信号为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浆。SO组仅有少量VEGFmRNA的表达,PH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高,图像分析结果显示:PH组的积分光密度(1706.20±34.23)及阳性反应细胞数(8.71±0.58)均明显高于SO组(积分光密度为771.22±19.84,阳性反应细胞数为1.52±0.14),差异有显著性(p<0.05)。Bosentan组VEGF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积分光密度为1070.39±15.28、阳性反应细胞数为5.02±0.27,与PH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门脉高压大鼠动物模型中,ET-1浓度升高,通过影响TGF-β、NF-κB、VEGF的表达及转录,促进了门脉高压血管病变的发生:应用ET-1受体拮抗剂Bosentan可降低TGF-β、NF—κB、VEGF的表达及转录,从而部分抑制门脉高压血管病变的发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8
前言  8-9
材料和方法  9-13
  一、主要仪器设备  9-10
  二、动物模型及分组  10
  三、ET-1放免测定  10-11
  四、免疫组化  11
  五、原位杂交  11-12
  六、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判定  12
  七、统计学处理  12-13
结果  13-20
  一、血清 ET浓度的检测结果  13
  二、光镜观察结果  13
  三、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3-15
  四、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5-20
讨论  20-22
参考文献  22-25
综述  25-33
  参考文献  29-33
个人简历  33-34
致谢  34

相似论文

  1. 内皮素-1、胰岛素抵抗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743.3
  2. 核蛋白NDP52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6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363
  3. GATA2与Smad4相互作用对TGFβ信号通路负调控的初步研究,R363
  4. 卷曲螺旋蛋白52与TRAF6及其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对NF-κB通路的影响研究,R363
  5.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6. 经鼻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742.1
  7.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在脂多糖促进肺癌细胞增殖中的机制探讨,R734.2
  8.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9. NF-κB与IL-6在大鼠极限门静脉结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R657.3
  10. 乳杆菌代谢产物RNA组分序列分析及对其部分生物学功能的研究,R378
  11.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12.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4.1
  13.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14. 长期高盐饮食诱导Wistar大鼠血管重构的机制及替米沙坦干预,R544.1
  15. 血浆内皮素-1及血流变与原发性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R775
  16.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17.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1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促进大鼠糖尿病后肢缺血血管新生研究,R587.1
  19. 低温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PPAR-γ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605.971
  20. NF-κB抑制剂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非小细胞肺癌ASPP1、ASPP2表达的影响,R734.2
  21.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丁酸钠对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R735.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 肝及胆疾病 > 肝硬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