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

作 者: 王女杰
导 师: 王仁卿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生态区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服务 生态赤字 公众参与制度 生态环境保护 补偿机制 区域对 环境问题 补偿标准 补偿依据 平原湖区 生态承载力 环境空间 流域保护 研究环境 生态消费 区域生态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生态补偿是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手段。区域生态补偿是生态补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态效益的输出区域与生态效益的受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性,对于协调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相对落后、但生态脆弱和生态功能重要地区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区域生态补偿的研究中,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研究方法在区域空间尺度上缺乏普适性;(2)生态补偿的依据存在争议。因此,对于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问题,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生态补偿依据,而且研究方法需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根据这个思路,本文对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了专门研究。本文首先在对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结合研究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修正或转化,则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可以作为确定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有效工具;引入生态足迹理论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地域差异,可以估算不同区域支付/获得的补偿量。然后,以山东省为研究案例,具体研究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生态补偿优先级(ecological compensation priority sequence, ECPS)作为区域间补偿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山东省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县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补偿优先级进行了计算,从生态区、市和县三个空间尺度分析了山东省开展区域生态补偿的优先区域和补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区中处于西部地区的鲁西南平原湖区生态区应优先获得补偿,偏东部的鲁东丘陵生态区和鲁中南山地丘陵生态区应优先支付补偿;在山东省17地级市中菏泽市应优先获得补偿;对青岛、济南、菏泽和东营四个典型市中的各县区进行生态补偿优先级核算,四个城市中补偿优先级最低的均为市区,说明市区是生态系统服务的输入和受益地区,而周围县市的补偿优先级较高,是“生态输出”地区,应该得到区域生态补偿,其中东营河口区补偿优先级最高,为典型的高“生态输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优先享受区域生态补偿。(2)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本文以生态足迹等生态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了区域生态补偿的主、客体判定,支付补偿优先级确定和补偿量计算的方法。以山东省十七个地级市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在山东省这样一个省级范围开展区域生态补偿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均为生态赤字,其中,青岛、潍坊、济南的生态赤字情况最为严重。山东省各市应该支付的生态补偿量为508.31亿元,济南、青岛和淄博和威海四个支付补偿优先级最高的市需支付的生态补偿量分别为78.79亿元、149.52亿元和40.7亿元和20.59亿元,这些资金可由山东省设立金融机构,以基金的形式统一协调分配,以向补偿客体提供优惠贷款,或者向补偿地区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使用,促进受偿地区的经济发展,修复遭受破坏的环境。本研究提出的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补偿机制为开展区域生态补偿提供了客观而科学的依据,而且该方法并可运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生态补偿。(3)生态补偿保障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和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的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如建立综合主管部门生态补偿理事会、考核官员的环保绩效、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培养扶持环保企业、加强生态补偿的科学研究等,使我国的补偿标准科学化,补偿资金多元化,补偿制度法制化、规范化,希望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生态补偿事业。本文沿着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为生态补偿依据的研究思路,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在两者得出的结论基础上,制定了生态补偿保障机制。最后对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和基于生态足迹的两种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对比,详细阐述和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成果为开展区域生态补偿提供了客观而科学的依据,并可运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生态补偿。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4
第一章 绪论  14-20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4-15
  1.2 区域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  15-16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6-18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8-20
    1.4.1 研究目的  18-19
    1.4.2 研究内容  19-20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0-25
  2.1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20-23
  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3-25
第三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25-35
  3.1 引言  25
  3.2 研究方法  25-28
    3.2.1 山东省生态资源面积的数据处理  25
    3.2.2 单位面积非市场价值的计算  25-27
    3.2.3 区域生态补偿优先级的确定  27-28
  3.3 研究结果  28-32
    3.3.1 山东省各生态区生态补偿优先级  28-30
    3.3.2 山东省各市生态补偿优先级  30-31
    3.3.3 山东省典型市中各县生态补偿优先级  31-32
  3.4 讨论  32-33
  3.5 本章小结  33-35
第四章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35-43
  4.1 引言  35
  4.2 研究方法  35-37
    4.2.1 区域支付或者获得生态补偿的判定  35-36
    4.2.2 区域支付生态补偿优先级的确定  36
    4.2.3 区域支付/获得生态补偿量的估算  36-37
  4.3 数据处理与计算  37-41
    4.3.1 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37-38
    4.3.2 区域支付生态补偿优先级  38-39
    4.3.3 修正系数与生态补偿量  39-40
    4.3.4 计算结果  40-41
  4.4 讨论  41-42
  4.5 本章小结  42-43
第五章 生态补偿保障机制  43-51
  5.1 前言  43
  5.2 补偿标准的核算体系和主管部门  43
  5.3 生态环境补偿费用的来源  43-45
  5.4 补偿费用使用的机制  45-46
  5.5 补偿费用使用的监督机制  46-47
  5.6 讨论与建议  47-50
  5.7 本章小结  50-51
第六章 讨论与总结  51-55
  6.1 讨论  51-53
  6.2 总结  53-55
参考文献  55-62
致谢  62-64
硕士期间撰写论文目录  64-65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5

相似论文

  1. 新疆限制开发区域生态补偿研究,X171.4
  2. 中牟县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县建设战略研究,X321
  3. 我国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效率评价及应用研究,X196
  4. 高速公路区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TU986.5
  5. 城市边缘区域生态绿地空间规划及利用途径的研究,TU984.115
  6. 区域生态交易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初探,X2
  7. 区域生态补偿中的中央政府直接投资研究,F283
  8. 河北太行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分析,F301
  9. 山西省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研究,F327
  10. 区域生态供应链环境绩效评价研究,F205
  11. 生态政策对区域生态供应链的影响研究,X321
  12. 氧气区域生态补偿及其模型构建研究,X321
  13.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和预警研究,X826
  14. 鄂尔多斯沙产业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
  15. 论区域生态安全制度体系的构建,D912.6
  16. 区域生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研究,F205
  17. 上海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18. 生态工业园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性问题研究,X322
  19. 基于改进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X826
  20. 区域生态式城市污水资源化建设模式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