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孙吴—嘉荫中—新生代盆地组成、构造与盆地演化
作 者: 杨国良
导 师: 刘俊来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孙吴-嘉荫盆地 沾河断陷 嘉荫断陷 盆地演化 中新生代
分类号: P5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孙吴-嘉荫盆地位于松辽盆地的北部,是东北地区晚中生代区域性伸展构造盆地群中的一部分。对孙吴-嘉荫盆地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认识东部地区伸展盆地的构造特点、成盆动力学及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尤其是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过程的正确理解。本文在大量借鉴前人工作结果的基础上,综合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测试资料及室内整理资料,从构造-岩浆-盆地演化关系入手,结合开展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成因与热-年代学研究,对孙吴-嘉荫盆地构造特征、演化成因机理、动力学体制和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孙吴-嘉荫盆地的组成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包括前中生代基底和中新生代盖层。基底以古生界和元古界花岗岩类侵入岩为主,变质岩次之。盖层除早白垩世宁远村组的火山岩外,主要为中新生代的沉积岩,自下而上依次为:宁远村组、淘淇河组、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渔亮子组、乌云组和孙吴组。根据重磁场特征,盆地共解释出断层22套,其中北东向断裂规模大、数量多,控制了盆地总体构造格局和早白垩世火山活动。北西向断裂切割、错开北东向断裂并控制了盆地北部断陷活动及展布。北东向断裂是在近东西向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而北西向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代表了拉扭性应力场。根据综合评价,盆地可划分两隆四凹6个Ⅰ级构造单元;10个断凹和9个凸起19个Ⅱ级构造单元。基底深度自南向北逐渐加深,自西向东相间分布,受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孙吴-嘉荫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张裂-断陷-抬升-坳陷沉降-抬升的演化过程。早白垩世,盆地处于伸展断陷期,早期以断裂活动为主,火山大量喷发,形成大片巨厚宁远村组火山岩沉积;之后盆地基底整体抬升,断陷规模逐渐变小,并受早白垩世晚期燕山中期运动的影响,断陷开始抬升、剥蚀,断陷并进入稳定沉降阶段。晚白垩世,盆地进入坳陷沉降期。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沉积时期是坳陷发展的全盛时期。晚白垩世末,受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控制,盆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反转,经历了褶皱运动,形成了渔亮子组沉积。盆地早白垩世构造-火山岩事件为区域性事件,是一次遍及东亚的区域性事件,即是晚中生代区域伸展构造发育的表现,也是区域岩石圈减薄作用的浅部响应,作为区域地壳拆离作用与减薄过程的一部分,它们受统一的伸展应力场制约。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引言 10-17 1.1 项目来源 10 1.2 选题背景 10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0-14 1.3.1 东北地区晚中生代盆地群研究现状 10-11 1.3.2 孙吴-嘉荫盆地研究与开发历史 11-14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1.5 研究内容 14-15 1.5.1 盆地组成与结构分析 14-15 1.5.2 盆地成盆动力学研究 15 1.5.3 盆地区域演化规律分析 15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途径 15-16 1.7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17 2 区域地质概况 17-24 2.1 大地构造背景 17-18 2.2 盆地概况 18-20 2.3 盆地基本组成单元 20-24 2.3.1 基底组成 21 2.3.2 盆地沉积盖层 21-24 3 盆地组成与结构 24-31 3.1 沉积岩岩石学特征 24 3.1.1 砾岩类 24 3.1.2 砂岩类 24 3.1.3 泥岩类 24 3.2 盆地沉积相特征 24-29 3.2.1 辫状河相 26 3.2.2 曲流河相和曲流河三角洲相 26 3.2.3 扇三角洲相 26-28 3.2.4 湖泊相 28-29 3.2.5 沉积相演化规律 29 3.3 白垩系充填特征 29-31 3.3.1 早白垩世宁远村组充填序列 29 3.3.2 早白垩世晚期淘淇河组充填序列 29-30 3.3.3 晚白垩世永安村组-太平林场组充填序列 30 3.3.4 晚白垩世渔亮子组充填序列 30-31 4 火山岩特征 31-41 4.1 宁远村组火山岩相 31-33 4.1.1 火口-溢流相 31-32 4.1.2 溢流-爆发相 32 4.1.3 爆发-沉积相 32-33 4.2 火山岩地球化学 33-35 4.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34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35 4.3 宁远村组火山岩年龄特征 35-41 5 构造特征与盆地演化 41-62 5.1 盆地构造特征 41-45 5.1.1 基底断裂特征 41-42 5.1.2 主要控盆断裂特征 42-43 5.1.3 构造单元划分 43-45 5.2 沾河断陷的组成与结构 45-51 5.2.1 沾河断陷的组成 45-47 5.2.2 沉积环境分析 47-48 5.2.3 构造样式分析 48 5.2.4 沾河断陷的双层结构 48-50 5.2.5 沾河断陷构造演化史 50-51 5.3 嘉荫断陷组成与结构 51-56 5.3.1 嘉荫断陷的组成 51-52 5.3.2 沉积环境分析 52-53 5.3.3 构造样式分析 53 5.3.4 嘉荫坳陷的结构 53-55 5.3.5 嘉荫坳陷构造演化史 55-56 5.4 沾河断陷与嘉荫断陷的对比研究 56-58 5.4.1 白垩系地层及沉积相对比 56-57 5.4.2 盆地结构和构造对比 57 5.4.3 盆地活动的阶段性 57-58 5.5 盆地原型特征 58-59 5.5.1 淘淇河组时期沉积特征 58 5.5.2 永安村组时期沉积特征 58 5.5.3 太平林场组时期沉积特征 58-59 5.6 盆地构造演化史 59-61 5.6.1 火山-裂陷沉积期 59-60 5.6.2 坳陷沉降期 60 5.6.3 构造反转期 60 5.6.4 晚坳陷期 60-61 5.7 区域构造意义 61-62 结论 62-63 致谢 63-70 作者简介 70
|
相似论文
-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 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速贝梁勘查区控煤因素分析,P618.11
-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构造变形研究,P542
-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 西乌旗地区中、新生代岩浆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P588.121
-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及油气分布,P618.13
-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及盆地演化分析,P618.13
- 青东地区新生代盆地的发育与演化,P618.13
- 沂沭断裂带两侧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P618.13
- 四川盆地中新生代区域构造格架与构造演化过程研究,P542
- 松潘地区白龙江隆起西段晚中生代沉积特征与盆地演化,P618.13
- 海拉尔盆地及外围侏罗纪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P618.13
- 孙吴—嘉荫盆地石油地质潜力分析,P618.13
- 桂中坳陷构造演化及油气保存条件分析,P618.13
- 沾河—嘉荫断陷石油地质特征综合研究,P618.13
- 松潘—阿坝地区东缘二叠—三叠纪地层对比及沉积盆地演化,P534
- 右江沉积盆地演化与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作用,P618.51
- 滇西南耿马地区古特斯阶段地层序列恢复及盆地演化,P539.2
- 西藏朗县地区郎杰学群岩石学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分析,P548.2
- 川东北地区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P618.13
- 辽西建昌盆地中生代的构造演化与盆地沉积,P544.4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区域构造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