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研究

作 者: 张丽
导 师: 丛春霞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社会保障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制度赡养率 企业缴费率
分类号: F24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558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97年,中国明确了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实现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然而,人口老龄化、隐性债务显性化及个人账户空帐运转,种种压力却使传统的公共养老保障制度在财政上出现了支付危机。由此引发的如何增加养老保险收入,填补基金缺口,维持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话题成为政府、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与此同时,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提升空间缩小;扩大养老覆盖面存在长期缺口隐患;提前退休现象严重、女性退休年龄偏低的现实,更是对原本紧张的养老保险基金雪上加霜。上述背景为中国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的讨论提供了必要的现实依据。本文围绕养老基金支付缺口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看法与见解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在中国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方案的可行性条件。并运用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分别测算出女性每提高一岁及以60岁为起点同时提高男女退休年龄对解决当前社会统筹基金缺口,降低制度赡养比以及企业缴费率的影响效果。目的是为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论文第一章介绍推迟退休建议提出的原由,并介绍国内外关于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动态。纵观国内外学者建议发现,目前选择改革最佳时机,提高退休年龄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基于此,第二章开始进入中国目前退休年龄现状介绍,从中国的现存状况入手分析推迟退休的必要性。综合以上背景,第三章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弥补人口老龄化所引致的劳动力资源不足;高学历人群的初始就业年龄偏大等几方面定性分析了退休年龄推迟的可行性。第四章做了定量分析,针对不同的退休年龄组合测算了推迟退休所产生的影响。第五章得出结论,并依据分析对延长退休年龄的具体方案,提供几点有益的政策建议,同时点明论文的不足之处。总之,我认为在充分考虑人口、社会、经济等因素基础上,推迟法定退休年龄将被迟早提上议事日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切合实际提出不同的退休年龄组合,并在结合实事背景基础上设定假设条件。先从定性的角度简单论证了文章观点,而后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给大家一个客观、直接的认识,进而得出推迟退休方案的可行性结论。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669.6
  2. 论我国弹性退休制度,F249.2
  3. 城镇居民退休年龄意愿影响因素研究,C913.7
  4. 中国推迟退休年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C913.7
  5. 法国退休制度探索,D756.5
  6. 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之初探,D922.5
  7. 退休年龄法律制度研究,D922.5
  8. 企业职工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探析,F272
  9. 对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研究,F249.2
  10.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研究,F842.6
  11. 全国统筹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率研究,F842.6
  12. 我国女性实行弹性退休制度问题研究,F249.2
  13. 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F124;F224
  14. 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C913.6
  1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提高我国退休年龄的利弊及可行性分析,C913.6
  16. 我国退休年龄问题研究,F249.2
  17. 养老保险支付危机与制度改革,F842.6
  18. 高校教师对我国男女退休年龄政策的态度研究,G645.1
  19. 关于中国女性公务员退休年龄问题的研究,D669
  20.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养老保险,F842.6
  21. 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证,D922.28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劳动经济 > 世界各国劳动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