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75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

作 者: 李青
导 师: 李铁刚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专 业: 海洋地质
关键词: 冲绳海槽北部 九州西南海区 晚全新世 微体古生物 海洋古环境 古生产力 古上升流 黑潮
分类号: P73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冲绳海槽北部柱状岩芯DOC024,通过对其微体古生物分析和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数据、AMS14C测年结果和已有的研究资料,对7500年以来该区域古生产力演化、古上升流演化及黑潮对该区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冲绳海槽北部,九州西南海区,全新世晚期7.5ka BP以来,该区的钙质和硅质生物生产力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钙质生物的生产量高值出现在7.0ka BP左右,但在7.0-6.4ka BP之后明显下降而且十分稳定;而3.0ka BP左右是硅质生物生产量的高值期,3.0ka BP之前硅质生物生产力逐渐增加,之后呈下降趋势;表层海水初级生产力亦在7.0ka BP左右出现短暂的高值,之后呈下降趋势,波动较频繁,0.9kaBP前后也出现了较明显的高值。古生产力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主要反映了黑潮与陆架水混合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上升流强度的变动。冲绳海槽北部、九州西南海区,全新世7.5-7.0ka BP陆源物质影响明显, 7.0kaBP前后黑潮侵入并与陆架水强烈混合,7.0-6.0ka BP期间黑潮影响逐渐控制了该区,上升流开始发生,温跃层开始变浅;约在6.0-2.0ka BP之间上升流持续稳定发育,温跃层深度逐渐下降:6.0-5.0ka BP上升流影响作用于温跃层但对表层影响较小,5.0-4.0ka BP海水表层温度受上升流冷水影响降低;而约2.0-1.2ka BP,上升流减弱,海水表层温度回升;近1200年来上升流加强、温跃层深度减小的趋势更加显著。上升流的发育明显地控制着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上升流强度与黑潮强度密切相关,且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冲绳海槽北部冷涡区域附近海洋环境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由于受冲绳海槽北部复杂的海洋环境、DOC024柱状样中7.5ka BP左右火山活动的扰动作用,使我们难以准确而详细地探讨全新世黑潮在冲绳海槽北部的变动;但根据对数据的分析讨论,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可以得出以下认识:在冲绳海槽北部,7.5aBP前后黑潮强度减弱,以至于几乎完全失去了对该海区的影响;7.0-2.0kaBP上升流的稳定发育说明了黑潮较稳定,仅有小幅波动;2.0-1.2kaBP上升流减弱,黑潮减弱;1.2kaBP伴随着气候的变暖,黑潮增强且幅度较大;0.3kaBP随着气候变冷,黑潮有所减弱;总体上自7.0aBP前后黑潮入侵以来黑潮对该区的影响一直存在,而6.6kaBP以来黑潮底层水团对该区的影响比较稳定。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绪言  9-25
  1.1 引言  9-10
  1.2 古海洋学与古全球变化研究  10-16
  1.3 冲绳海槽及其邻近陆架区古海洋学研究进展  16-21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21-25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  25-31
  2.1 区域地质概况  25-26
  2.2 区域环流体系和水文特征  26-31
第三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31-35
  3.1 研究材料  31-32
  3.2 研究方法  32-35
    3.2.1 微体古生物分析  32-33
    3.2.2 氧、碳同位素分析  33
    3.2.3 AMS~(14)C测年和年代校正  33-34
    3.2.4 蛋白石测定  34-35
第四章 柱状样年龄模式及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35-51
  4.1 年龄模式和沉积速率  35-36
  4.2 微体生物群落特征  36-51
    4.2.1 有孔虫动物群组合特征  36-45
    4.2.2 钙质超微化石组合特征  45-49
    4.2.3 放射虫动物群组合特征  49-51
第五章 冲绳海槽北部海洋古环境的演化特征  51-82
  5.1 古生产力演化  51-67
    5.1.1 古生产力的不同记录  51-57
    5.1.2 古生产力演化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7-67
  5.2 海水表层古温度与古盐度演化  67-76
    5.2.1 δ~(18)O 记录  67
    5.2.2 SST及古盐度记录  67-73
    5.2.3 海水表层古温度、古盐度演化  73-76
  5.3 古黑潮与上升流演化  76-82
    5.3.1 上层水结构变化与上升流演化  76-77
    5.3.2 古黑潮与上升流  77-82
第六章 结论  82-84
参考文献  84-98
致谢  98

相似论文

  1. 吕宋海峡东侧海区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对黑潮平均流的影响初探,P731.27
  2. 黄东海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的初步研究,P734.2
  3.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晚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P532
  4. 东海黑潮区海洋锋的区域气候学效应,P732
  5. 江淮梅雨的准双周振荡,P468.024
  6. 琉球海流起源及其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P731.21
  7.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厚蟹属的物种界定与历史地理学,Q959
  8.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P532
  9. 东海黑潮水和东海陆架水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研究,P731.27
  10. 东北及邻近地区积雪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P467
  11. 若尔盖地区晚全新世泥炭记录的环境演化,P532
  12. 松辽盆地白垩纪沟鞭藻、绿藻和疑源类及其生产力,Q914
  13. 福建中部近岸海域晚全新世沉积硅藻研究,Q914
  14. 东海黑潮温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P731.2
  15. 基于多平台观测西北太平洋海域上层生物物理过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个例研究,P444
  16. MD01-2376岩心所反映的印度尼西亚穿越流230ka以来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地轨因素的响应,P731.1
  17. 东海黑潮上层环流季节、年际变化与局地风应力的关系,P731.27
  18. 夏季台湾暖流的水文、化学特性及其对东海赤潮高发区生源要素补充的初步研究,X55
  19. 全球上层海流的漂流浮标资料分析,P715
  20. 冲绳海槽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的放射虫及其古海洋学意义,Q915
  21. 末次冰期以来冲绳海槽中北部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意义,P736.2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