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作 者: 李晓龙
导 师: 卢荣安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耕地非农化 互动关系 需求模型 贡献率测算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膨胀,耕地非农化规模日益扩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经济要发展,耕地也要保护。经济发展不能获得必需的土地支撑,就会导致增长的减速;耕地非农化无序或过度,就不能保证粮食安全,经济也难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被非农占用是必然的,如何在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这种两难境地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湖北省为例,研究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并探讨协调二者关系的对策建议。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接着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呈双倒“U”型关系,即一方面,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需求有强大的经济驱动,耕地非农化数量随经济增长先增后减,呈倒“U”型;另一方面,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有很强的贡献作用,并且贡献有一定的滞后性,贡献大小随时间的推移先增后减,呈倒“U”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例,采用湖北省1996~2005年间的数据,分别建立了湖北省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需求的计量模型和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湖北省经济增长和耕地非农化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者关系模型为二次曲线模型;在假定趋势下,湖北省未来的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关系可分为四个阶段:①2006~2016年,即GDP总量在0.71~1.79万亿元期间,两者呈正相关,耕地非农化面积2016年达到最大值;②2016~2020年,即GDP总量在1.79~2.53万亿元期间,两者呈负相关,“发展”与“吃饭”的矛盾开始突显;③2020~2024年,即GDP总量在2.53~3.51万亿元期间,两者呈负相关,“发展”与“吃饭”的矛盾全面激化;④2024年以后,即GDP总量达到3.51万亿元以后阶段,“发展”与“吃饭”的矛盾将不复存在,社会经济实现和谐发展。(2)1996~2005年间,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贡献率为7.68%,并且从定量角度验证了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倒“U”型趋势。最后,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协调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的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1 绪论  10-23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7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2-14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17
    1.3.3 研究评述  17
  1.4 研究技术路线、方法及数据来源  17-19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7-19
    1.4.2 研究方法  19
    1.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19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19-20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  19-20
    1.5.2 本文的不足  20
  本章参考文献  20-23
2 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  23-33
  2.1 经济增长概述  23-24
    2.1.1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23
    2.1.2 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23-24
  2.2 耕地非农化概述  24-29
    2.2.1 耕地非农化的内涵  24-25
    2.2.2 耕地非农化的实质  25-26
    2.2.3 耕地非农化的实现方式及途径  26-27
    2.2.4 耕地非农化的理论分析  27-29
  2.3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研究  29-32
    2.3.1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互动关系分析  29-30
    2.3.2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30-32
  本章参考文献  32-33
3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33-48
  3.1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历程分析  33-34
    3.1.1 湖北省经济增长的历程分析  33
    3.1.2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的历程分析  33-34
  3.2 湖北省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的需求研究  34-41
    3.2.1 相关假定  34-35
    3.2.2 计量模型选取与建立  35-37
    3.2.3 模型结果的检验  37
    3.2.4 模型的结果分析及应用  37-41
  3.3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41-47
    3.3.1 模型函数的选取及建立  41-42
    3.3.2 模型函数结果分析与应用  42-46
    3.3.3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46-47
  本章参考文献  47-48
4. 结论及对策建议  48-53
  4.1 主要结论  48-49
    4.1.1 湖北省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双倒“U”型关系  48
    4.1.2 湖北省经济增长对耕地非农化需求的四个阶段  48-49
    4.1.3 湖北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算  49
  4.2 对策建议  49-52
    4.2.1 经济手段  49-50
    4.2.2 行政手段  50-51
    4.2.3 技术手段  51-52
    4.2.4 非约束性手段  52
  本章参考文献  52-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之研究,G643
  2.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3. 中部地区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变化研究,F127
  4. 基于制造业集聚视角的吉林省经济增长研究,F427
  5. 山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F127;F224
  6.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F124
  7. 人力资本对青岛市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127;F224
  8.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205;F127
  9. 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吉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F832.6;F127
  10. 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F124;F224
  11. 对外贸易促进越南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F133.3;F224
  12. 贵州省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计量研究,G527;F127
  13.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4. 广西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7;F127
  15. 河北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F224
  16. 进口贸易对上海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F127;F752.6
  17.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F752.68;F124
  18. 上海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127;F224
  1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F424;F224
  20.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研究,F299.2;F224
  21. 转型经济背景下土地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