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分析与研究

作 者: 李志军
导 师: 杨山田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新中国 科技战略 科教兴国 生产力 启示
分类号: G3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技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了对科技发展实行社会管理,推进科技事业,并能有效地利用科技发展成果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的一系列总体方针、政策和措施。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决定性因素,制定合理的、符合本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已构成各国政府决策的核心工作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视科技发展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动力,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尤其对科技发展战略给予高度重视。但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走过了一段曲折、坎坷、多变的历史过程。其间,既有因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而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因不完善、不切合实际甚至错误的科技发展战略而阻碍科技事业发展的沉痛教训。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多年的科技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分析研究。随着国内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我们党的工作重点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与此相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心也经过了几次大的转变。文章从纵向上分析了每次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外背景,总结了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并归纳了其基本内涵,概括了科技发展战略的成就并提出了它的局限性;从横向上把中国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和苏联建国初期的科技发展战略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也把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进行了全面的对比研究。本文在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过去科技发展战略的经验和教训,进而得出了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启示:1.科技发展战略要和国情相适应;2.科技发展战略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3.科技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通过认真回顾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总结过去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对于提高科技发展战略制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使之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对于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技管理水平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3
  1.1 研究的背景  9
  1.2 前人的研究  9-11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3
2 建国初期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13-22
  2.1 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13-16
    2.1.1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  13-14
    2.1.2 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  14-16
  2.2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  16-20
    2.2.1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具体道路  16-17
    2.2.2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17-18
    2.2.3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方针和原则  18-20
  2.3 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局限性  20-22
    2.3.1 过分强化科技的政治功能  20-21
    2.3.2 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失误  21
    2.3.3 偏重于国防科技  21-22
3 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  22-36
  3.1 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22-27
    3.1.1 国际环境  22-25
    3.1.2 国内环境  25-27
  3.2 科技发展战略的内容  27-33
    3.2.1 人才及教育发展是科技发展战略的基础  27-30
    3.2.2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30-31
    3.2.3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31-32
    3.2.4 科技要面向世界,引进与创新相结合  32-33
  3.3 科技发展战略的成就及其局限性  33-36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36-46
  4.1 科技发展战略再次转变的时代背景  36-38
    4.1.1 国际形势  36-37
    4.1.2 国内形势  37-38
  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8-40
    4.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背景  38
    4.2.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  38-39
    4.2.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39-40
  4.3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0-46
    4.3.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积极实施  41-43
    4.3.2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内涵  43-46
5 科技发展战略的横向比较分析  46-59
  5.1 与苏联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分析(建国初期)  46-50
    5.1.1 苏联科技发展战略的国内、外环境  46-47
    5.1.2 苏联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的措施  47-48
    5.1.3 苏联科技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  48-49
    5.1.4 中苏两国建国初期科技发展战略之比较  49-50
  5.2 与日本科技发展战略比较分析(科技立国与科教兴国)  50-54
    5.2.1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提出的背景  50-51
    5.2.2 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提出与实施  51
    5.2.3 "科技立国"与"科教兴国"之比较  51-54
  5.3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总体特征  54-56
    5.3.1 与政治环境紧密相连  54-55
    5.3.2 受整个国家战略部署重点的影响  55
    5.3.3 与时俱进的开放性和超前性  55-56
  5.4 科技发展战略的启示  56-59
    5.4.1 科技发展战略要与国情相适应  56-57
    5.4.2 科技发展战略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57
    5.4.3 科技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  57-59
结语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4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4

相似论文

  1. 美国退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E712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4.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5.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6.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7. 全闽师范学堂与清末福建师范教育,G659.29
  8. 温州天河不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研究,Q958.8
  9.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X196
  10. 江淮历代小麦主栽品种生产力与氮肥效率的比较研究,S512.1
  11.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12.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水稻生长预测技术研究,S511
  13.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14.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15.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16. 传统文明的转变,B03
  17.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小麦生长监测预测技术研究,S512.1
  18. 丹阳市稻麦复种系统作物生产力与氮素利用效率研究,S511
  19. 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现实意义,B038
  20.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研究,F091.93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科学、科学研究 >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 > 中国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