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汉语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研究

作 者: 王峰峰
导 师: 张赪
学 校: 北京语言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 语法化 句法结构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3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是近代汉语里的一个重要语法现象。本文主要研究它的出现、发展、消失过程,对它在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系统的描写,并结合语法化理论来解释这种特殊“被”字句出现、消失的原因。我们从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中筛选语料,进行调查和统计。通过数量统计来说明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历时演变状况,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进行描写,用静态和动态结合的方法进行解释。通过研究,我们主要得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结论:〈1〉关于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出现动因“被”字句既具有比较强的静态说明特征,又带有较多的动态叙述特征。这是在其内部产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内因。从唐代开始,“被”字句的句法结构逐渐变得复杂。当“被”字句中的受事主语没有出现,谓语动词的动作性、处置性非常弱,甚至是不及物动词时,就具备了产生典型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外部条件。最后,当介词“被”后的句法单位在语义上结合紧密而和“被”关系松散,整个句子表达“当事”蒙受某种事件、状态、情况时,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就出现了。〈2〉唐、宋、元、明、清时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存在状态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在唐宋元和明清这两个时期的语义特征语用功能基本相同。但明清时期的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句法结构要比前一个阶段复杂:谓语动词的修饰、补足成分增多,出现了连动、兼语结构“被”字句。〈3〉共时系统内两类“被”字句的关系共时系统中的被动关系“被”字句和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它们在句法结构上基本相同;在语义上,两类“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差别很大,被动关系“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一般为[+及物性]、[+动作性]、[+处置性],且此三项特征同现。非被动关系“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主要为[-及物性]或[+弱动作性]或[-处置性];在语用功能上,被动关系“被”字句大多表达受事遭到不幸、不如意或者出乎意料的动作行为。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语用功能有两点:①表达了牵涉对象蒙受、面对了不如意的状态、情况、事件。②维持了句群的叙述重点。〈4〉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衰落和消失清代末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开始衰落,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到二十世纪前期,这种“被”字句基本消失。它衰落及消失的原因我们归纳如下:明清时期的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句法结构空前复杂,这使“当事”和它所蒙受的“不幸事件”距离疏远,语义上的蒙受关系变弱。整个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在语义上的重点变成了陈述、描写施事的动作行为,这和主动句或其他句式的功能重合。一般“被”字句的结构更为清楚、简洁,表达的语义明确。被动关系“被”字句成为了语法化后的唯一“被”字句,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在清末衰落并在二十世纪几乎消失。

全文目录


论文提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23
  0.1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9-18
    0.1.1 “被”字句结构的复杂化  10-12
    0.1.2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研究情况  12-16
    0.1.3 小结  16-18
  0.2 理论背景——语法化  18-19
  0.3 研究对象、选取语料的标准、研究方法  19-23
    0.3.1 研究对象  19
    0.3.2 选择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标准  19-23
    0.3.3 研究方法  23
1. 唐宋元时期的非被动关系“被”字句  23-33
  1.1 唐宋元时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数量统计  23-24
  1.2 唐宋元时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  24-28
    1.2.1 句法  24-26
    1.2.2 语义  26-27
    1.2.3 语用  27-28
  1.3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出现条件、来源、出现动因  28-33
    1.3.1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出现条件、来源  28-31
    1.3.2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出现动因  31-33
2. 明初至近代前期的非被动关系“被”字句  33-48
  2.1 明初至近代前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数量统计  33-34
  2.2 明初至近代前期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  34-41
    2.2.1 句法  34-37
    2.2.2 语义  37-40
    2.2.3 语用  40-41
  2.3 共时系统下两类“被”字句的比较  41-45
  2.4 发展表现以及清末衰落的原因  45-48
    2.4.1 发展表现  45-46
    2.4.2 清末至近代前期衰落的原因  46-48
3.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的典型性分类  48-50
  3.1 和被动关系“被”字句最接近的例子  48-49
  3.2 次接近  49-50
  3.3 典型非被动关系“被”字句  50
4. 关于“被”字的语法意义  50-53
5. 非被动关系“被”字句在现代汉语中的出现情况  53-54
6. 结论  54-57
引用文献  57
参考文献  57-59
后记  59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红安方言语法研究,H146
  3.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4. 《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语气词比较研究,H146
  5. 《老友记》中口语标记语的关联视角研究,H313
  6. 柳江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7. 汉、韩语肢体词语意义泛化现象比较研究,H55
  8. 论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在英译汉中的再现,H315.9
  9. 语法化理论下英汉情态动词CAN和能的对比研究,H146
  10. 《韩非子》句法研究,H141
  11.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H146
  12. 介连兼类虚词的语法化顺序和习得顺序研究,H146
  13. “NP1+V+有+NP2”类存在句研究,H146
  14. 表祈使义的“给我+VP”的句法、语义研究,H146
  15. 动趋式“V+开去”的句法语义研究,H146
  16. 现代汉语“V+N”结构关系研究说略,H146
  17. 太原方言副词研究,H172.2
  18. 现代汉语插入语“就是说”研究,H146
  19. 《碧岩录》助词研究,H141
  20. 顺应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言语反讽研究,I561
  21. 基于本体相似度的语义Web服务匹配算法研究,TP393.0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