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表面多层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分子识别中的应用
作 者: 何燕芳
导 师: 刘斌;孙向英
学 校: 华侨大学
专 业: 无机化学
关键词: 化学修饰电极 自组装膜 分子识别 有机硫化合物 β-环糊精 L-色氨酸 Cu2+ 对苯二酚 牛血清蛋白 电化学分析 荧光分析
分类号: O65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组装膜(Self-assembled momolayers,SAMs)尤其有机硫化合物在金表面的自组装膜具有易制备、稳定性好和能预先进行表面设计等特点,成为化学修饰电极发展的高级形式,在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等领域引起极大关注。构建新型功能性自组装膜并拓宽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1)在自组装十二烷基硫醇(C12SH)的金表面,利用十二烷基硫醇的长链使β-环糊精(β-CD)间接简便的固载在金表面,构建具有可逆再生性的β-CD/C12SH/Au自组装膜。基于环糊精对色氨酸的包络作用,引起电化学阻抗值的变化,可将β-CD/C12SH/Au自组装膜用于识别不同荷电状态的L-色氨酸。2)基于Au-S键的作用和Cu2+的配位构建了Cu2+/L-Cys/Au自组装膜,该自组装膜识别不同浓度的L-色氨酸后其阻抗发生变化,从而建立了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法的L-色氨酸生物传感器。并在自组装膜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免标记检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3)利用自组装膜层层组装技术,通过Cu2+的桥联作用快速方便地制备了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与其它方法制备的修饰电极相比,自组装膜法制备的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干扰小、稳定性好等优点,并对对苯二酚具有电催化作用。在0.1mol/LKCl溶液中,采用计时安培法测定对苯二酚,其浓度在2.0×10-5~2.4×10-4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于环境中对苯二酚的测定。4)利用亚甲基蓝(Mb)与半胱氨酸(L-Cys)之间的静电吸引这种非共价键力的作用,将具有光电活性的亚甲基蓝试剂成功地间接组装于金表面,所构建的Mb/L-Cys/Au双层膜具有强的荧光信号和电化学响应。利用亚甲基蓝与牛血清白蛋(BSA)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对膜光电性质灵敏的变化而间接地测定BSA,基于此可建立一种新的牛血清蛋白界面识别方法,发展新型的生物传感器。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绪论 9-33 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概况 9-11 1.1.1 化学修饰电极的发展 9-10 1.1.2 化学修饰电极的分类 10-11 1.2 自组装膜的研究概况 11-17 1.2.1 自组装膜的发展 11-13 1.2.2 自组装膜的制备 13-16 1.2.3 自组装膜的结构、成膜机理及组装动力学 16-17 1.3 自组装膜修饰电极 17-24 1.3.1 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表征 18-21 1.3.2 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在电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 21-24 1.4 论文的提出 24-25 参考文献 25-33 第二章 Β-环糊精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对色氨酸荷电状态的识别 33-43 2.1 引言 33-34 2.2 实验部分 34-35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4 2.2.2 实验方法 34-35 2.3 结果与讨论 35-41 2.3.1 C_(12)SH/Au 膜及β-CD/C_(12)SH/Au 膜的制备及表征 35-38 2.3.2 β-CD/C_(12)SH/Au 膜对不同荷电状态L-色氨酸的识别 38-40 2.3.3 β-CD/C_(12)SH/Au 膜电极对不同荷电状态L-色氨酸的响应 40-41 2.3.4 β-CD/C_(12)SH/Au 膜电极的再生 41 2.4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3 第三章 一种基于电化学阻抗法检测色氨酸的免标记生物传感器 43-51 3.1 引言 43 3.2 实验部分 43-45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44 3.2.2 实验方法 44-45 3.3 结果与讨论 45-49 3.3.1 L-Cys/Au 及Cu~(2+)/L-Cys/Au 膜的制备 45-46 3.3.2 自组装膜电极在[Fe(CN)_6]~(3-)/[Fe(CN)_6]~(4-)溶液中的电化学特征 46 3.3.3 自组装膜电极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46-47 3.3.4 Cu~(2+)/L-Cys/Au 自组装膜对L-色氨酸的识别及其选择性 47-49 3.4 结论 49 参考文献 49-51 第四章 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 51-61 4.1 引言 51 4.2 实验部分 51-52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51-52 4.2.2 实验方法 52 4.3 结果与讨论 52-59 4.3.1 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CuHCF/L-Cys/Au)的制备 52-53 4.3.2 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53 4.3.3 扫速对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影响 53-54 4.3.4 支持电解质对CuHCF/L-Cys/Au 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影响 54-55 4.3.5 KCl 的浓度对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55-56 4.3.6 pH 对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影响 56 4.3.7 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56-57 4.3.8 铜铁氰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的催化性 57-59 4.3.9 干扰实验 59 4.4 结论 59 参考文献 59-61 第五章 亚甲基蓝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对牛血清蛋白的界面识别 61-71 5.1 引言 61 5.2 实验部分 61-63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61-62 5.2.2 实验方法 62-63 5.3 结果与讨论 63-69 5.3.1 亚甲基蓝溶液的荧光性质 63-66 5.3.2 Mb/Cys/Au 自组装膜的荧光性质及对牛血清蛋白的界面识别 66-67 5.3.3 Mb/Cys/Au 自组装膜的电化学性质及对牛血清蛋白的识别 67-69 5.4 结论 69-70 参考文献 70-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1-72 致谢 72
|
相似论文
- 硅壳结构荧光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化学/生物传感应用,TB383.1
- Chitosan/SiO_2复合纳米粒子与DNA相互作用及分析应用研究,TB383.1
- 基于γH2AX的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定量检测CT照射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DNA损伤,R818.7
- 遗传改造的酿酒酵母分析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在萜类生物合成途径上各代谢物分析中的应用,R914
- 喹诺酮类药物和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R917
- 气相色谱—质谱法/超分子识别荧光分析法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研究,TS207
- 痕量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光学检测方法及仪器研究,X839.2
- 新杂环三氮烯荧光试剂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O657.3
- 中药厚朴活性成分的荧光分析法研究,R284
- 叶绿素a荧光检测仪的设计与开发,TH766.6
-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亚硝酸根离子荧光测定法的研究,R341
- 环糊精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R917
- TFPI-2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714.245
- Eu~(3+)荧光共聚物及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 维生素的荧光光谱及分析方法研究,R927.2
- 基于四尾栅藻的水环境急性毒性分析研究及应用,X173
- 结核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参照品的制备及其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R378
- 不同窑口古钧瓷的无损鉴别研究,K876.3
- 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在铁矿石选矿中的应用研究,TH744.4
- 海底原位X荧光探针分析的水分效应及校正技术研究,P71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 > 电化学分析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