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作 者: 刘欣
导 师: 江昌新
学 校: 天津医科大学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ushing综合征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滤泡癌 VEGF TGFβ1
分类号: R73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肾上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比较常见的病变。肾上腺皮质疾病因起源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中,球状带疾病常表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束状带疾病常表现Cushing综合征,网状带疾病多表现为性腺异常综合征。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则需通过血液学化验、放射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确定病变的来源、类型和性质。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93~2005年检出肾上腺疾病中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应检查综合分析。观察1993~2005年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发病变化,总结408例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和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的临床特征,探讨临床病理联系。方法用游程检验、方差分析、t(t’)检验、χ~2检验,对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病理科1993~2005年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外科病理检出率(外检率)、构成比,平均诊断年龄、性别比例及临床症状、体征、病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3年外检总数122 926例(平均9456例/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分别为610例、408例,分别占总平均外检率的0.50%、0.33%。13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外检率无明显变化趋势。2.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疾病分别为212例、194例、2例,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51.96%、47.55%、0.49%。13年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构成比无明显变化趋势。3.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腺瘤、腺癌分别为50例、159例、3例,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疾病中的构成比分别为23.58%、75.00%、1.42%;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分别为84例、93例、17例,在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疾病的构成比分别为43.30%、47.94%、8.76%,13年来以上疾病的构成比均无变化趋势。4.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生、腺瘤及腺癌男女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47.2岁与46.3岁,46.6岁与43.7岁,65.0岁与61.5岁;束状带增生、腺瘤及腺癌男女平均诊断年龄分别为34.2岁与39.0岁,47.9岁与39.9岁,52.3岁与35.3岁,除男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腺瘤、腺癌平均诊断年龄均高于女性(P<0.05),其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临床检查中放射学检查显示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腺瘤、腺癌的平均直径分别小于束状带腺瘤、腺癌。内分泌化验检查显示球状带腺瘤血醛固酮水平高于增生,而血钾水平低于增生,血浆肾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束状带腺瘤、腺癌的血钾、血皮质醇均高于增生,而腺瘤尿皮质醇水平低于增生及腺癌。另外,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共有316例有高血压表现,平均为183/113mm Hg。球状带疾病平均血压为186/114mm Hg,束状带疾病平均血压为178/113mm Hg。球状带增生、腺瘤、腺癌之间,束状带增生、腺瘤、腺癌之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均无显著性。6.根据内分泌化验检查及临床表现,将患者的肾上腺皮质疾病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两组。良性病变(增生、腺瘤)中有功能性者(球状带分别为80.0%,76.1%;束状带分别为71.4%,61.3%)的比例高于无功能性者(球状带分别为20.2%,23.9%;束状带分别为28.6%,38.7%);而腺癌中有功能性者(球状带为0,束状带为23.5%)的比例明显低于无功能性者(球状带为100%,束状带为67.5%)。7.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均有高血压表现,所占比例分别为91%、64%。功能性病变中,典型内分泌症状伴有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典型内分泌症状但不伴有高血压者(球状带分别为93.8%、6.2%,束状带分别为66.1%、33.9%)。球状带典型症状伴高血压者平均血压为185/113mm Hg,束状带典型症状伴高血压者平均血压为173/110mm Hg,仅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高于后者。8.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功能性腺瘤的平均直径(1.7cm)小于无功能性表现者(2.1cm),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无任何内分泌症状者为大;而束状带功能性腺瘤的平均直径(2.6cm)大于无功能性者(2.2cm),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13年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疾病、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发病的趋势变化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可能主要受内因及遗传因素影响。2.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疾病在临床表现、检查(包括放射学检查、内分泌化验、体征如高血压)有明显差异。3.根据内分泌化验检查及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组后,球状带与束状带良性病变均以功能性居多,而恶性病变以无功能性居多。4.球状带、束状带功能性病变中有高血压者的比例高于无功能性病变中单纯高血压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伴高血压者的平均血压水平略高于Cushing综合征伴高血压者。5.球状带疾病中功能性腺瘤的直径偏小,而束状带疾病中功能性腺瘤的直径偏大。目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基础疾病、碘的摄入量、生活环境、遗传、放射线照射等因素相关;其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及预后与许多细胞黏附分子和机体的自身免疫调节有密切关系。随机选取1962~2004年103例手术治疗者的部分石蜡标本,其中乳头状癌65例(伴淋巴结转移30例、不伴淋巴结转移35例),滤泡癌48例(高分化型25例、低分化型23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种癌组织中的VEGF、TGFβ1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这两种指标的表达情况与甲状腺滤泡源性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临床资料分析中平均确诊年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t’)检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比较采用χ~2(Fisher)检验,各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结果1.乳头状癌和滤泡癌男性平均确诊年龄均高于女性(P<0.05),乳头状癌男性平均确诊年龄低于滤泡癌(P<0.05);两种癌的总的性别比例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1∶3.21,1∶2.86,且乳头状癌女性比例高于滤泡癌(P<0.01)。2.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显示,VEGF、TGFβ1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VEGF阳性物质多呈弥漫或散在深棕色或棕黄色颗粒状,而TGFβ1阳性物质多呈弥漫黄色或淡黄色颗粒状。在两种癌组织浸润的免疫活性细胞中均未见阳性物质的表达。3.乳头状甲状腺癌的VEGF阳性率(89.2%)略低于滤泡癌(89.6%)(P>0.05),乳头状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VEGF的阳性率(88.6%)亦略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90.0%)(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原发灶VEGF的阳性率(90.0%)略低于转移灶(93.3%),滤泡癌中高分化型病例VEGF的阳性率(88.0%)低于分化型(91.3%),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乳头状甲状腺癌的TGFβ1阳性率(75.4%)略低于滤泡癌(85.4%)(P>0.05),乳头状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TGFβ1的阳性率(74.3%)亦略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76.7%)(P>0.0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原发灶TGFβ1的阳性率(76.7%)略低于转移灶(83.3%),滤泡癌中高分化型病例TGFβ1的阳性率(84.0%)低于分化型(87.0%),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乳头状癌与滤泡癌全部病例总的VEGF阳性率(89.4%)高于TGFβ1的阳性率(79.6%)。乳头状癌总的VEGF阳性率(89.2%)高于TGFβ1的阳性率(75.4%),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阳性率(90.0%)高于TGFβ1阳性率(76.7%),其中原发灶中VEGF阳性率(90.0%)略高于TGF的阳性率(76.7%),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88.6%)高于TGF的阳性率(74.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而转移灶中VEGF阳性率(93.3%)高于TGF的阳性率(83.3%),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无相关趋势(P>0.05)。6.滤泡癌总的VEGF阳性率(91.7%)略高于TGF的阳性率(87.5%),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呈正相关趋势(P<0.05)。其中高分化型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88.0%)高于TGF的阳性率(84.0%),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无相关趋势(P>0.05);而低分化型病例中VEGF的阳性率(91.3%)高于TGF的阳性率(87.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趋势(P<0.01)。结论1.乳头状癌伴发淋巴结转移高于滤泡癌,滤泡癌多侵犯血管发生血道转移,乳头状癌与滤泡癌均为女性多发,但男性较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年龄较大的男性滤泡爱患者较女性更易侵犯血管。提示男性甲状腺癌患者预后不好,应注意长期随访观察。2.VEGF、TGFβ1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呈正相关关系,但TGFβ1的表达低于VEGF。3.临床上综合分析VEGF、TGFβ1在组织中的表达,对于肿瘤的检测、治疗和预后评估等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甲状腺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具体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40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5-46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1 前言 11-12 材料与方法 12-14 结果 14-36 讨论 36-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一 43-46 第二部分 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中VEGF、TGFβ1表达的病理学研究 46-81 中文摘要 46-49 英文摘要 49-52 前言 52-54 材料与方法 54-56 结果 56-66 讨论 66-75 结论 75-76 参考文献二 76-81 致谢 81-82 附发表文章 82-85
|
相似论文
- GATA2与Smad4相互作用对TGFβ信号通路负调控的初步研究,R363
- 经鼻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742.1
-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机制研究,R285.5
- 外加低压稳恒直流电场对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541.4
- 长期高盐饮食诱导Wistar大鼠血管重构的机制及替米沙坦干预,R544.1
- 心肌梗死区VEGF、SDF-1对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R542.22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丁酸钠对大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R735.34
- NRP-2和VEGF在大肠腺癌及大肠腺瘤中表达的研究,R735.34
- 微囊化人胃癌细胞培养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R735.2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化疗联合恩度靶向治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R734.2
- VEGF在肝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R735.3
- 蓝光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α1D亚基蛋白表达及分泌功能的影响,R774.1
- 硅油填充继发青光眼患者前房液中生长因子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R779.6
- 脂肪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R78
- 蛇床子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63.9
- VEGF诱导成神经分化的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研究,R329
- Bax和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 MMP-2、VEGF、CD105、Ki67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研究,R734.2
- 增生性瘢痕中CD90、Ⅰ、Ⅳ型胶原和TGF-βⅠ型、Ⅱ型受体表达的相关性分析,R622
- 脂质体介导的VEGF-C siRNA治疗肺癌体外实验研究,R734.2
- 沙利度胺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R73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内分泌腺肿瘤 > 甲状腺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