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述评

作 者: 李淑英
导 师: 崔永杰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外国哲学
关键词: 波普尔 科学知识增长 问题 主体性
分类号: N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波普尔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是科学家公开承认对他们有用的唯一一个科学哲学家。他的以科学知以增长理论为核心的科学哲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从各个不同的出发点对其进行研究。本人的写作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系统阐释,进一步认识其理论的积极成分及存在的问题。 本论文从四个方面对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通过对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时期,以培根、休谟和康德为代表的欧洲近代,以及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流派——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分析和论述,厘清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与传统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之间的继承与批判关系。 第二部分,对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释。根据波普尔所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把其理论分为五部分:科学始于问题;科学理论是大胆的猜想;科学进步的方法是“试错法”;科学进步的标准是“可证伪度”;科学进步的目标是逼近真理。同时指出,波普尔早期科学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逻辑主义倾向,而到了后期,他则把科学知识的增长与进化论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科学的人性方面以及科学进步的动态性。 第三部分,从两方面入手对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影响进行分析。波普尔的理论不仅在科学始于问题、科学进步机制以及科学进步目标等几个问题上对后继科学哲学的发展具有深渊的影响,并且与新兴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也有必然联系,特别是SSK中的相对主义,实际上就是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中主体性的深入发展。 第四部分,在以往学者对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评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新再认识。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进步性主要在于:一是对进化认识论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二是体现了科学知识增长中主体性,三是为我们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局限性就在于脱离历史、脱离实践,只从逻辑上分析科学知识的产生、增长问题,并且过分强调增长中认知主体的积极的能动性,而忽略其负面影响。 通过以上论述,文章最后得到结论: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不仅促进了科学哲学的发展,而且对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
一、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7-16
  (一) 古希腊时期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  8-9
  (二) 近代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  9-13
  (三) 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  13-16
二、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  16-26
  (一) 科学始于问题  16-18
  (二) 科学理论是大胆的猜想  18-20
  (三) 科学进步的方法是“试错法”  20-22
  (四) 科学进步的标准是“可证伪度”  22-24
  (五) 科学进步的目标的逼近真理  24-26
三、 波普尔的科学知识增长理论的影响  26-34
  (一) 对后继科学哲学的影响  26-32
  (二) 对后现代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影响  32-34
四、 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理论评价  34-42
  (一) 进步性  34-40
  (二) 局限性  40-42
结语  42-43
注释  43-45
参考文献  45-46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6-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3.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4.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5. 军事演习中工兵团工程装备维护保障资源配置研究,E251.2
  6. 尼日利亚女子基础教育问题研究,G543.7
  7.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8. 佛山市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G451.1
  9.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10. 论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改进,G647
  11.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2. 农村初中学困生的问题研究,G635.1
  13. 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策略,G632.3
  14.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G647
  15.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16.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17.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18. 二维波动方程测井约束反演的自适应同伦共轭梯度法,P631.81
  19.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20. 我国环境行政指导法律问题研究,D922.68
  21. 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G633.41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自然科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