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由“天价头”案重新审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作 者: 褚有众
导 师: 覃福晓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经济法
关键词: 天价头 消费者 欺诈 权益 消费纠纷 机制
分类号: D92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对2008年3月29日在河南郑州发生的骇人听闻的保罗国际“天价头”案的深入了解和认真梳理,由本案揭示出的若干问题来重新审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希望能够通过研究,为更准确地理解和研究我国消法提供有益的参考,更希望借此推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进一步成熟与完善。每逢“3.15”,我国消费者投诉案件便会剧增,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消费者维权意识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映射出消法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不足。在众多投诉案件中,大到商品房、汽车、电脑,小到烟酒、衣袜、零食,可以说各个行业都有涉猎。那么到底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消费者都有哪些人。文中将系统地阐释消费者的法律外延,将商品房、汽车等大额交易的购买者的法律地位进行明晰;同时对职业打假者的消费者地位重新确立,力图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消费主体纳入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范畴,以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对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的,对其进行惩罚性处罚。该条款的宗旨是通过严厉规范经营者来确保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高度保障。然而,对于欺诈的界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根本未加诠释。为了限制经营者并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对欺诈的法律构成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有让广大消费者懂得什么情况下属于经营者的欺诈,才能促使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更好地同不良经营者作斗争。消费者维权过程中,工商、税务、物价等相关职能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的职责在现实生活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同时消费者协会由于其地位的尴尬,在消费者维权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另外有些经营者为了追求其利益的最大化,采用各种手段从消费者身上榨取非法利益;而消费者维权很大程度上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声讨,却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样的现状呼吁我们极其有必要将政府、商家、消费者共同置于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来寻觅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为消费者能够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的保障。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现状,伴随诸多新问题的出现,即便在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研究方面比较成熟的欧美等发达国家,学者们也从未停下其研究的步伐。我国学者虽然也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然而奢望1993出台的只有短短55条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能够系统保障我国13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理论研究的极其不成熟。拓展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研究空间,为完善相关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已是当务之急。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引言 保罗国际“天价头”案的启示  10-14
第一章 消费者的法律内涵和外延  14-26
  1.1 界定我国消费者法律内涵和外延的重要意义  14-15
    1.1.1 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4
    1.1.2 能更好地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14
    1.1.3 能更好地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  14-15
  1.2 我国消费者的法律内涵  15-19
    1.2.1 消费者的主体要件  16-17
    1.2.2 消费者的消费目的要件  17-18
    1.2.3 消费者的消费客体要件  18-19
  1.3 我国消费者的法律外延  19-26
    1.3.1 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  20-21
    1.3.2 关于知假买假者的消费者法律地位  21-23
    1.3.3 关于患者的消费者法律地位  23-26
第二章 对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欺诈”的再认识  26-36
  2.1 我国消法第四十九条的立法性质和目的  26-27
  2.2 “欺诈行为”的法律界定  27-28
  2.3 “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  28-30
    2.3.1 “欺诈行为”构成要件的不同见解  28-29
    2.3.2 应将“故意”排除在构成要件之外  29-30
  2.4 “欺诈行为”的外延  30-33
    2.4.1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  30-31
    2.4.2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  31-33
  2.5 控制“欺诈行为”的体系构建  33-36
第三章 构建合理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  36-48
  3.1 消费纠纷缘何频频发生  36-37
  3.2 消费纠纷的特点  37-39
  3.3 我国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39-42
    3.3.1 和解方式中的弊端  39-40
    3.3.2 调解方式中的弊端  40-41
    3.3.3 申诉方式中的弊端  41
    3.3.4 仲裁方式中的弊端  41-42
    3.3.5 诉讼方式中的弊端  42
  3.4 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之合理构建  42-48
    3.4.1 构建合理的和解与调解机制  43-44
    3.4.2 构建合理的申诉机制  44-45
    3.4.3 构建合理的仲裁机制  45-46
    3.4.4 构建合理的诉讼机制  46-48
结束语  48-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3-54

相似论文

  1. 文学语言的模糊修辞研究,H05
  2.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3. 法国迪卡侬公司新产品上市的策略研究,F274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5.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6.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集成管理模式研究,G644
  7. 我国少数民族环境权研究,D922.68
  8. 中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630
  9.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的实践和展望,X38
  10. NaHCO3在杨树溃疡病防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S763.7
  11.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TP393.02
  12. 玉米生态核雄性不育系春杂的鉴定与初步研究,S513
  13.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4. Web2.0下的网络隐私权与个人数据保护研究,G350
  15. 我国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机制研究,G273.5
  16.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17.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东南沿海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422.6
  18.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19.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2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仓鼠肾细胞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S856.9
  21. 我国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F24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民事其他法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