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评价与粮食安全分析

作 者: 陈涛
导 师: 常庆瑞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陕北农牧交错带 土地资源质量综合评价 粮食安全
分类号: S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不能自给,人地关系紧张,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成为困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此情况下,研究该区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状况、生产能力,人口增长及其粮食需求,对掌握区域粮食供需情况,解决粮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区域粮食的总体供需平衡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及对该区的粮食安全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以ArcGIS为基础平台,数字化完成土地资源系列图,构筑土地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空间数据库;通过空间叠加,得到基础单元图斑,采用属性表操作获取基础单元图斑的专题属性信息,结合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建立属性数据库;以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方法,得到了研究区土地资源综合质量评价图。    2.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的土地质量总体不高。一、二级地极少,2.38万公顷,只占研究区总面积的0.66%;三级地41.43万公顷,占11.47%;四级地109.97万公顷,占30.45%;五级地92.54万公顷,占25.65%;六级地81.05万公顷,占22.44%:七级地33.72万公顷,占9.34%。    3.揭示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①粮食需求预测。本研究根据有关文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制定该区未来营养发展目标,得到该区在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需求,分别是68664万kg、102808万kg和147100万kg。②粮食总产量预测。本论文粮食总产量包括植物性粮食产量和动物性畜产品,而且将畜产品按照营养折算标、准,折算成植物性粮食。植物性粮食产量是根据耕地生产力预测、耕地面积和复种指数进行计算,畜产品产量是根据饲草量预测进行计算,总粮食产量则是两者之和。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总产量分别是:55934万kg、70442万kg和82826万kg。③粮食供需之间矛盾。根据粮食需求预测与粮食总产量预测,可以得出该区在2005、2015和2030年的粮食余缺,分别是:一12730万kg、一32366万kg和一64274万kg。    4.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对策是:保护耕地,严禁非农用地占用;开发后备资源,增加粮食生产;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调节农牧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

全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19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背景  11-14
    1.2.1 土地资源学科的理论基础  11-12
    1.2.2 GIS 在国内外研究应用  12-14
    1.2.3 GIS 在土地资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4
  1.3 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发展  14-17
    1.3.1 国外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发展  14-15
    1.3.2 中国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发展  15-17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7-19
    1.4.1 研究目标  17
    1.4.2 研究内容  17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9
第二章 区域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19-35
  2.1 位置及概述  19
  2.2 土地的自然环境要素  19-31
    2.2.1 地质、地貌环境  19-22
    2.2.2 气候条件  22-26
    2.2.3 土壤  26-29
    2.2.4 水文及水文地质  29-30
    2.2.5 植被  30-31
  2.3 土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1-35
    2.3.1 土地、人口与劳动力  31-32
    2.3.2 农业  32
    2.3.3 工业  32-33
    2.3.4 交通运输  33
    2.3.5 城镇建设  33-34
    2.3.6 文教科技  34-35
第三章 数据基础及数据库的建立  35-39
  3.1 数据来源与选取  35
  3.2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5-37
    3.2.1 数据库的建立  35-36
    3.2.2 数据编码  36-37
  3.3 数据误差分析  37-39
    3.3.1 空间数据误差来源  37-38
    3.3.2 减小误差的措施  38-39
第四章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资源评价  39-60
  4.1 土地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39
  4.2 评价因子及指标体系  39-40
    4.2.1 评价因子的选择  39-40
    4.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40
  4.3 评价单元的划分  40-42
  4.4 权重确定  42-46
    4.4.1 基本原理  42-43
    4.4.2 确定方法  43-44
    4.4.3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评价权重的确定  44-46
  4.5 评价过程  46-49
    4.5.1 单因素评价  46-49
    4.5.2 综合评价  49
  4.6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质量评述  49-60
    4.6.1 榆阳区土地质量  50-51
    4.6.2 府谷县土地质量  51
    4.6.3 神木县土地质量  51-52
    4.6.4 横山县土地质量  52-53
    4.6.5 靖边县土地质量  53-54
    4.6.6 定边县土地质量  54-55
    4.6.7 佳县土地质量  55-60
第五章 耕地生产力预测与粮食安全分析  60-77
  5.1 陕北农牧交错带人口系统分析及增长预测  60-62
    5.1.1 人口现状分析  60-61
    5.1.2 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61-62
  5.2 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生产现状与需求预测  62-65
    5.2.1 植物性产品生产现状  62-63
    5.2.2 畜产品生产现状  63-64
    5.2.3 粮食需求预测  64-65
  5.3 陕北农牧交错带粮食生产预测  65-70
    5.3.1 复种指数发展预测  65-66
    5.3.2 耕地生产力预测  66-68
    5.3.3 植物性粮食产量预测  68
    5.3.4 畜产品产量预测  68-69
    5.3.5 总粮食(食物)产量预测  69-70
  5.4 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与分析  70-74
    5.4.1 粮食供需之间的矛盾  70
    5.4.2 粮食需求随人口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加  70-71
    5.4.3 其它地区粮食调进不会无限制满足该地区粮食需求  71-72
    5.4.4 耕地总量减少难以避免  72-73
    5.4.5 该地区耕地资源质量低下,提高困难  73-74
  5.5 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对策  74-77
    5.5.1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5
    5.5.2 开发后备资源,增加粮食生产  75-76
    5.5.3 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  76
    5.5.4 调节农牧生产结构,增加粮食生产总量  76-77
结论  77-79
参考文献  79-84
致谢  84-85
作者简介  85

相似论文

  1. 转基因技术视角下的粮食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D923.4
  2.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我国饲料粮供求分析,F326.11
  3.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探索:提高农民种粮极性的视角,F326.11
  4. 中国粮食安全储备预警研究,F326.1
  5. 粮食安全目标下我国主要粮食品种结构分析,F326.1
  6. 中国城市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F299.2
  7.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及其调控措施的完善,F326.11
  8.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粮食贸易法律制度研究,F316.11
  9. 我国粮食安全的生态成本及其优化研究,F323.22
  10. 浅探我国粮食问题,F326.11
  1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F301
  12. 生物燃料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S216
  13.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农因素分析,F326.11
  14. 从保护价到粮食自给政策,F326.11
  15. 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F326.11
  16. 中国虚拟耕地战略初步研究,F323.211
  17. 四川省粮食安全目标下合理粮食储备研究,F326.11
  18. 区域粮食安全测评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构建,F326.11
  19. 河南省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及其与粮食安全关系的研究,F326.11
  20. 荒漠化土地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X171.1
  21. 平顶山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状况及问题研究,S14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地理、土壤调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