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及其调控措施的完善

作 者: 申亮
导 师: 丁卫国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食品贸易与文化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调控
分类号: F326.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2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粮食安全涉及到我国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通货膨胀等各个方面。在历史上,粮食问题曾多次对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2006年以来,粮食价格的波动明显,引起社会各界对粮食安全状况的关注。所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涉及面很广的问题。粮食安全的内涵非常丰富。粮食安全强调供给要“足够”,这就涉及到供给的量化,不仅包括数量的量化还包括粮食品种的区别对待。它强调供给的粮食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要满足“安全”、“健康”、“营养”、“活力”的需要。粮食安全强调“任何时候”不仅包括眼前也包括将来,在流通和分配制度上,粮食安全强调“任何人”、“买得到又能买的起”。本文首先对我国国内粮食生产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我国历年粮食生产波动和造成这些波动的原因后,深入研究了我国历次粮食波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我国国内粮食生产进行了展望。本文采用了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状况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笔者认为粮食安全是一个多目标的体系,有四个关键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四个关键因素是政府、消费者的需求、预警和调控机制、生产的可持续性、两个辅助因素是支持性产业和体系运行的成本。在建立了粮食安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在粮食安全体系的基础上又综合了与粮食安全相关的相关指标,采用粮食生产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率、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粮食价格上涨率、恩格尔系数、粮食储备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这七个指标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并结合本人的实地调研情况来对我国粮食安全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在历史上我国政府粮食生产调控存在不足,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我国未来粮食生产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我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和品质性问题日益突出。最后,在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前题下,为了全面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本文提出了有关完善调控手段的相关建议。在短期调控方面要完善粮食安全预警调控机制,实现粮食安全成本优化同时努力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在长期调控方面政府应注重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政府应完善相关的土地流转制度、医疗、养老等制度,加大保险,金融等支持。同时适度进口粮食,促进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8
  1.1 粮食安全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内涵  7-9
    1.1.1 粮食安全概念的丰富、深化  7-8
    1.1.2 粮食安全内涵的广泛性和紧密性  8-9
  1.2 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目的  9-10
    1.2.1 研究粮食安全问题的现实意义  9-10
    1.2.2 研究目的  10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0-17
    1.3.1 国外研究概述  10-14
    1.3.2 国内研究概述  14-16
    1.3.3 对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简要评述  16-17
  1.4 主要研究内容  17
  1.5 主要研究方法  17-18
第二章 我国的粮食生产分析  18-25
  2.1 我国1983 年以来粮食生产的波动情况  18-19
  2.2 我国1983 年以来历次较大粮食生产波动产生的原因  19-21
    2.2.1 政府调控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19-20
    2.2.2 消费者需求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20-21
  2.3 从我国1983 年以来历次较大粮食生产波动中反映出的问题  21-22
    2.3.1 我国粮食生产调控手段单一  21
    2.3.2 粮食生产的结构性和品质性问题日益突出  21-22
  2.4 未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  22-25
    2.4.1 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有巨大影响  22-23
    2.4.2 未来粮食生产相关资源更加稀缺  23
    2.4.3 政府涉粮财政投入的负担越来越重  23-24
    2.4.4 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行业转移  24
    2.4.5 全球生物燃料热潮有可能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24-25
第三章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实证分析  25-43
  3.1 粮食安全体系模型的构建  25-28
    3.1.1 粮食安全体系模型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25-26
    3.1.2 粮食安全体系模型指标说明  26-27
    3.1.3 粮食安全实地调研简介  27-28
  3.2 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实证分析  28-41
    3.2.1 粮食安全的政府投入分析  28-29
    3.2.2 粮食需求分析  29-32
    3.2.3 粮食安全的预警调控机制分析  32-36
    3.2.4 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分析  36-40
    3.2.5 粮食安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分析  40
    3.2.6 粮食安全体系运行成本分析  40-41
  3.3 结论  41-43
第四章 我国粮食安全调控措施的完善  43-48
  4.1 我国粮食安全调控措施存在的不足  43
  4.2 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期调控措施的完善  43-44
    4.2.1 完善粮食安全预警调控机制,实现粮食安全成本优化  43-44
    4.2.2 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对粮食的需求  44
  4.3 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调控措施的完善  44-48
    4.3.1 政府应注重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44-45
    4.3.2 政府应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5
    4.3.3 适度进口粮食,促进粮食安全的可持续性发展  45-48
第五章 本研究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48-49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48
  5.2 本文的创新点  48
  5.3 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6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6-57
附录:粮食安全相关问题调研问卷  57

相似论文

  1. 转基因技术视角下的粮食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D923.4
  2. 基于产能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有量研究,F323.211
  3. 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探索:提高农民种粮极性的视角,F326.11
  4. 转基因种子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F326.11;X959
  5. 基于世界粮食危机的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F326.11
  6. 云南省耕地分布及变化与粮食安全研究,F326.11
  7. 中国粮食安全风险因素与对策研究,F326.11
  8. 云南省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F326.11
  9. 中国粮食安全保障问题研究,F326.11
  10. 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财政保障体系研究,F326.11
  11. 河北省粮食安全及对策研究,F326.11
  12. 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F323.211
  13. 中国的生物能源、粮食生产和农村收入,F326.11;F323.8
  14. 我国粮食储备制度:问题与完善,F326.11
  15. 粮食安全下的甘肃省耕地保有量预测研究,F326.11;F224
  16. 新时期粮食公共安全研究,F326.11
  17. 保障粮食安全导致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X171;F326.11
  18. 安徽省粮食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F812.8;F224
  19. 湖南省主要粮食产品安全问题研究,F326.11
  20. 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粮食直接补贴制度研究,F326.11
  21. 国家粮食安全视野下的粮食生产政策研究,F326.1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部门经济 > 种植业 > 粮食作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