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作 者: 章端
导 师: 孙锡凤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专业化 专业能力 角色转换
分类号: G4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7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本文基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与核心,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分析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继而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本身就是在试图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的过程中而出现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所以,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它包括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它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它强调漫长性和生长性;在教师与医生、律师等传统专业的比较下,提出并具体解释了一个成熟的专业应该具备的六大标准:专业知能、专业道德、专业训练、专业发展、专业自主、专业组织。 第三部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课程政策角度论述了教师专业自主权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提升,论述了教师一系列的专业能力,包括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反思者,同时也为教师专业瞥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I正515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四部分,论述了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教师转换角色,外部条件是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和建立教师专业工作环境。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
1 校本课程开发  9-13
  1.1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9-10
  1.2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10-11
  1.3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1-13
2 教师专业化解析  13-17
  2.1 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13-14
  2.2 教师专业的标准  14-17
    2.2.1 专业知能  15
    2.2.2 专业道德  15-16
    2.2.3 专业训练  16
    2.2.4 专业发展  16
    2.2.5 专业自主  16-17
    2.2.6 专业组织  17
3 校本课程开发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17-31
  3.1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自主权的提升  17-21
    3.1.1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  17-21
    3.1.2 课程政策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  21
  3.2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21-31
    3.2.1 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  21-24
    3.2.2 增长教师的课程知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4-26
    3.2.3 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  26-29
    3.2.4 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29-31
4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条件  31-44
  4.1 教师角色转换  32-37
    4.1.1 从课程的“消费者”到“生产者”  32-33
    4.1.2 从“能干的教书匠”到“专业的教育家”  33
    4.1.3 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  33-35
    4.1.4 从“教师”到“导师”  35-36
    4.1.5 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36-37
  4.2 教师教育应贯穿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全过程  37-42
    4.2.1 职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7-40
    4.2.2 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的作用  40-41
    4.2.3 加强学校与师范大学合作关系  41-42
  4.3 建立教师专业工作环境  42-44
    4.3.1 改变教师工作时间构成  42
    4.3.2 建立教师参与的激励机制  42-44
结语  44-45
主要参考文献  45-48
后记  48

相似论文

  1. 论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G715
  2. 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G712.3
  3. 公办小学国际部课程开发改进的行动研究,G622.3
  4. 中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证研究,G633.96
  5.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G633.7
  6. “石湖地区历代诗文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G633.3
  7. 新课程背景下X教师角色转换的个案研究,G635.1
  8. 普通高中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G633.96
  9. 基于改进的RBAC模型和CAS的单点登录设计与实现,TP311.52
  10. 高校国际化进程中担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师角色转换分析,G648.9
  11. 跳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研究,G633.96
  12. 对兰州市A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审视,G622.3
  13. 从农民工到市民的角色转换探索,C912
  14. 基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论新疆美术校本课程开发,J20-4
  15. 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722.2
  16. 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初探,G623.31
  17. 大学教师专业化简论,G645.1
  18.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G632.3
  19. 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G521
  20.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G451.1
  21. 不同层次护理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R-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师与学生 > 教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