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

作 者: 高峰
导 师: 黄向阳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全方位德育 德育工作化 道德同一性危机 间接道德教育 隐蔽课程
分类号: G6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高校德育实施途径或渠道问题,即高校全方位德育。首先,论文对全方位德育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安徽某地方高校大学生中收集得来他们认为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加以整理概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校全方位德育的分析框架和调查问卷;然后,在该所高校通过分层抽样选取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5名教职员工进行了个别访谈,对该校进行非结构式观察,借以综合考察学校的德育状况;进而,将调查的结果与应然状态下的德育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一致性程度,以查明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问题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高校道德教育,增强德育实效性的若干对策。调查发现,从整体上说,大学生对来自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学生指导、各类训练活动、学校服务和学校环境等方面的感知并不强烈,这些方面所发挥的道德职能或有缺失,或有不足,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更多的还是在依靠专职德育机构和德育工作者,学校做了很多努力,但没有被学生感知到,德育缺乏有效性。论文认为,高校全方位德育的主要症结之一就是德育目标被淡化,错把德育当工作来对待,妨碍了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德育。为了化解和缓和这种状况,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德育的目的意识,弱化德育的工作意识,加强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德育意识培训,让各项工作都释放出德育职能。具体说就是:重建承载教育性的课堂教学;完善以自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重视各类学生指导中德育职能的发挥;围绕育人目标,开展各类训练活动;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服务系统;营造富有感染力的学校道德环境。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导言 高校全方位德育的问题  10-12
第一章 全方位德育的探索  12-22
  一、赫尔巴特三步到位的道德教育阶段论  12-13
    (一) 道德至上的教育目的论  12
    (二) 三步到位的教育手段论  12-13
  二、杜威三位一体的间接德育论  13-15
    (一) 工具主义教育目的观  13-14
    (二) 间接道德教育理论  14-15
  三、里克纳的全方位品格教育方案  15-18
    (一) 以"关怀"和"负责任"为核心的价值观  16-17
    (二) 品格教育全方位方案  17-18
    (三) 全方位品格教育测评  18
  四、我国高校全方位德育现状调查  18-22
    (一) 全方位德育研究分析框架与评估标准  18-20
    (二) 高校全方位德育的现状调查  20-22
第二章 大学生对高校道德影响的感知  22-38
  一、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道德影响的感知  22-25
  二、学生对学校管理中的道德影响的感知  25-27
  三、学生对各类指导中的道德影响的感知  27-29
  四、学生对各类训练活动中的道德影响的感知  29-32
  五、学生对学校服务中的道德影响的感知  32-34
  六、学生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  34-38
第三章 高校德育的问题与症结  38-46
  一、问题:高校全方位德育的缺失  38-45
    (一) 课堂教学中的道德负面影响  38-40
    (二) 学生管理中的道德影响不足  40-41
    (三) 各类学生指导中的道德影响不足  41-42
    (四) 学校各类训练活动中的道德影响不足  42
    (五) 学校服务中的道德负面影响  42-43
    (六) 学校环境营造与调控中的道德影响不足  43-45
  二、症结:德育目标被淡化,错把德育当"工作"  45-46
第四章 高校德育的改造与重建  46-55
  一、重建承载教育性的课堂教学  46-48
    (一) 返璞归真:重拾教育性教学  46-47
    (二) 重拳出击:提高教师的道德敏感性  47-48
    (三) 洞若观火:着力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德育职能  48
  二、完善以自治为核心的学生管理  48-50
    (一) "管理是教育的一根缰绳"  48-49
    (二) 实现学生管理中的德育职能  49-50
  三、重视各类学生指导中德育职能的发挥  50-51
  四、围绕育人目标,开展各类训练活动  51
  五、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校服务系统  51-53
    (一) 实现一线服务职工培训制度化、长期化,提高服务意识  52
    (二) 搭建一线服务职工与学生的直接沟通平台,提高服务时效和针对性  52
    (三) 以学生为根本,提供主动、细致、贴心的服务  52-53
  六、营造富有感染力的学校道德环境  53-55
结论 迈向全方位的德育  55-57
参考文献  57-59
附录 学校德育状况调查问卷  59-61
后记  61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市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G807.4
  2.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G807.4
  3. 体育隐蔽课程因素对大学生篮球专项课学习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G841
  4. 体育隐蔽课程的内容与方法研究,G807
  5.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隐蔽课程开发的理论研究,G807
  6. 新疆乌鲁木齐市中学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G633.96
  7. 中小学课堂中的隐蔽课程资源荒废现象研究,G632.4
  8.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发与研究,G807.4
  9. 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G424-05
  10. 体育隐蔽课程论——体育隐蔽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G807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G641
  1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13. 理工科大学美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1
  14. 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G641
  15.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7.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8.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19. 高校校史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G641
  20. 交往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21.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