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几种Cu(l)配合物的电致磷光性质的研究

作 者: 何琳
导 师: 沈家骢;马於光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关键词: 质的研究 配合物 最高效率 开启电压 最大亮度 电荷传输 单层器件 掺杂体系 最大效率 中心原子
分类号: O64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磷光发射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成为这一领域走向实用化的一个焦点问题。但目前使用的磷光染料,即过渡金属配合物,其中心原子多为稀有金属,如 Ir,Pt,Ru,Re,Os 等,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这就提高了该类材料的成本,也限制了该类材料的广泛应用。因此,拓展一系列中心原子较为廉价的新型电致磷光金属配合物仍然十分重要。 在第三章,我们选择过渡金属配合物 Cu4进行了相关性能研究。这种配合物室温下发光寿命长,在固态以及溶液状态下都有很强的发光,发射峰值在 520nm,是一种绿色发光的磷光材料。通过制备结构为 ITO/Cu4:PVK /TAZ/Mg:Ag/Ag和 ITO/Cu4:PVK /Beyy/LiF/Al 的双层器件, 研究器件发光颜色随掺杂比例的变化 , 来 探 讨 电 致 发 光 器 件 中 单 重 态 与 三 重 态 的 能 量 转 移 机 理 。ITO/Cu4:PVK/TAZ/Mg:Ag/Ag 器件的开启电压为 12v,发射峰位在 516nm,电流密度为 20mA/cm2 时亮度为 50cd/m2,器件效率为 0.12lcd/A。 ITO/Cu4:PVK/Beyy/LiF/Al 器件的开启电压为 11v,发射峰位在 518nm,电流密度为 21mA/cm2时亮度为 140cd/m2,器件效率为 0.7cd/A。我们还就器件的效率与稳定性的问题,研究了在氧气及氮气气氛下,Cu4在惰性母体薄膜中发光强度的变化。 在第四章,用结构简单易于合成的 CuPOP 混合配体的配合物来替代结构复 - 57 -<WP=63>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英文摘要杂的 Cu4。通过优化浓度,优化发光层,电荷传输层以及电极结构,寻找到了几种比较适合此类配合物的器件结构,其中包括单层器件结构与多层异质化器件结构。对 CuPOPphen 掺杂体系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类性质优异的发光材料,发射峰位为 576nm, 单层结构器件最大亮度是 1400 cd/m,最大效率为1.02cd/A,多层结构的器件最大亮度是 178 cd/m 最大发光效率达 1.85cd/A,而且在较高的电流密度和亮度的情况下,器件的效率仍可保持较大值。值得一提的是,器件的最高效率往往发生在亮度最高值附近,这与大多数器件最大效率发生在开启电压附近的事实有所差异。光谱特性表明 CuPOPphen 是一类空穴注入型材料,提高其发光层的电荷传输能力对提高他们的 EL 效率极其重要,这也正是这种材料的单层多掺杂体系器件效果较好的原因。CuPOPbpy 总体来说器件效果不及 CuPOPphen,单层器件结构可以在掺杂比例为 1.0%时达到最高效率0.8cd/A,多层器件结构可在比较低的掺杂浓度即 0.2%时获得最高效率 1.12cd/A。

全文目录


第一章 前言  6-25
  第 1 节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发展历程及现状  6-7
  第 2 节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结构、机理及发光效率  7-11
    1.2.1 器件结构  7
    1.2.2 发光过程  7-9
    1.2.3 发光效率  9-10
    1.2.4 器件稳定性  10-11
  第 3 节有机/聚合物电致磷光材料与器件  11-16
    1.3.1 三重态发光材料的特性  11-12
    1.3.2 能量转移  12-15
    1.3.3 常用的电致磷光材料  15-16
  第4 节 Cu(I)配合物型光功能材料概述  16-24
    1.4.1 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分类  16-19
    1.4.2 Cu(I)配合物配体的多样性和配位方式的灵活性  19-20
    1.4.3 [Cu(phen)2]+体系激发态设计和发射寿命调控  20-21
    1.4.4 Cu(I)配合物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21-24
  第 5 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24-25
第二章 实验用试剂和测试仪器  25-28
  第 1 节实验试剂和药品  25
  第 2 节器件的制备工艺  25-26
  第 3 节实验仪器  26-28
    2.3.1 实验仪器  26-27
    2.3.2 测试仪器  27-28
第三章 Cu4 光物理与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  28-38
  第 1 节引言  28
  第 2 节实验思想  28-29
  第 3 节结果与讨论  29-37
    3.3.1 材料结构与器件结构  29-30
    3.3.2 吸收发射光谱  30
    3.3.3 电致发光性质  30-34
    3.3.4 能量转移过程  34
    3.3.5 氧气淬灭的影响  34-37
  第 4 节本章小节  37-38
第四章 CuPOP 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  38-54
  第 1 节引言  38
  第 2 节实验思想  38-39
  第 3 节结果与讨论  39-53
    4.3.1 Cu(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39-43
    4.3.2 Cu(Ⅰ)配合物的光学性能  43-44
    4.3.3 Cu(Ⅰ)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  44-45
    4.3.4 Cu(Ⅰ)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45-53
      4.3.4.1 器件结构  45-46
      4.3.4.2 器件性质  46-53
  第4节 本章小结  53-54
参考文献  54-58
致谢  58-59
作者简历  59-60
发表论文  60-62
论文摘要(中文)  62-64
论文摘要(英文)  64-65

相似论文

  1. 三种羧酸系列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O621.13
  2.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3. 奉献中的成长:军嫂角色适应过程研究,E225
  4. 锂、钾、镁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反应,O621.13
  5. 过渡金属席夫碱配合物圆二色谱的理论解析,O641.4
  6. 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降脂活性研究,O627.63
  7. Schiff碱铜(Ⅱ)配合物在不同基础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TE624.82
  8. 福利院学龄孤儿同伴关系的质性研究,B844.1
  9.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10. 壳聚糖负载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O634
  11.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O641.4
  12. 氮杂β-二亚胺和次磷酸类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O627.51
  13.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14. 1,3-丙二胺缩邻香兰素3d-4f异核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27.3
  15. 多维电荷传输基团修饰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特性,O627.8
  16. 含吡啶基因四硫富瓦烯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O621.3
  17. 基于吡嗪衍生物配位聚合物的组装与性质研究,O633.5
  18. 蓝光树枝状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O641.4
  19. 含吡啶基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O627.2
  20. 吡啶羧酸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O627.3
  21. 含S/N配体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电性能,O641.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结构化学 >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