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真实性评价——人在教育评价中的回归

作 者: 张向众
导 师: 李劲松;罗黎辉
学 校: 云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人的回归 人的评价 真实性评价 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
分类号: G40-0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626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评价理念,真实性评价诞生于教育评价对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发问和追寻中,积极追求着人在教育评价中的回归。真实性评价实质为:“人”的评价,着意于伸发人的独特性与创造力,着意于人的本真性的发扬。在真实性评价过程中,人以主体身份进行生命创造,人自由地进行选择,人因此生活于本真状态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意义的展现、主体价值的认同是真实性评价的基础。在自己的反思性实践中不断反思、批判而进行创造、建构,进而努力重建着人的意义和价值。这正是真实性评价在教育评价发展中的意义之所在。基于人的评价之理念,真实性评价从不同的方面变革着教育评价,从而在反省中深化了教育评价的认识,在创新中拓宽了教育评价的视野,在发展中丰富了教育评价的内涵。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真实性评价,尽管形式不一,但都秉承着人的评价的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体现着人在教育评价中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实现着人在教育评价中的回归。真实性评价以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课程观和建构主义教学观为基础,主张学生必须要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或与现实情境相似的真实任务,以便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展现和认同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以及的情感、态度。真实性评价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和协商建构真实性评价任务的设计、行为表现的观察和学业成果的记录以及评分规则的创设中实现了: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当知道什么和应当能够做什么;让学生在解决真实评价任务中提高和发展自己;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展现和证明自己;让学生从评价报告中获取大量的反馈信息。现实课堂中的真实性评价极力追求着评价与教学的整合。一方面,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学生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大量的反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真实性评价基于自己的本性,又随需嵌入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育评价的情境化;课堂教学也根据需要有机地转变为真实性评价,相互韵撑,推动,混然一体地追求学生真实的学习,实现人的回归

全文目录


一、 真实性评价理念——人的评价  7-15
  (一) 真实性评价是人的主体创造  7-11
    1. 真实性评价中人之主体的建构  7-9
    2. 真实性评价中人的主体间性  9-10
    3. 真实性评价中主体的建构  10-11
  (二) 真实性评价是人的自由选择  11-13
    1. 真实性评价中人的选择  12-13
    2. 真实性评价中人的自主和责任  13
  (三) 真实性评价是人的本真生活  13-15
    1. 何谓真实性评价中人的本真生活  13-14
    2. 真实性评价中“理解”是人的生存方式  14-15
    3. 真实性评价中“谈论”是人的交往形式  15
二、 真实性评价对教育评价的变革  15-21
  (一) 真实性评价的反省:对教育评价的分析  15-17
    1. 真实性评价对传统评价中“科学主义”倾向的反思  15-16
    2. 真实性评价对传统教育中“控制化”倾向的批判  16-17
  (二) 真实性评价的创新:教育评价研究的新方法  17-19
    1. 真实性评价的“文本”分析  17-18
    2. 真实性评价的“语境”分析  18-19
  (三) 真实性评价的发展:教育评价的过程性思维  19-21
    1. 真实性评价在“文本理解”中动态建构  19-20
    2. 真实性评价在“语言游戏”中动态生成  20-21
    3. 真实性评价的过程性思维之特点  21
三、 真实性评价在现实课堂中的探索  21-41
  (一) 课堂中真实性评价的理论基础——植根于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22-26
    1. 经验自然主义教育观  22-24
    2. 人本主义课程观  24-25
    3. 建构主义学习观  25-26
  (二) 课堂中真实性评价的要素——依赖于学生的主体建构和自由选择  26
  (三) 课堂中真实性评价的目的——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6-34
    1. 让学生明确自己应当达到的境地  26-29
    2. 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评价任务中提高和发展自己  29-30
    3. 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方式中展示和证明自己  30-33
    4. 让学生在真实性评价报告体系中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  33-34
  (四) 课堂中真实性评价和教学的整合——重归于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生活中  34-41
    1. 真实性评价追求评价和课堂教学的整合  35-36
    2. 服务于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评价  36-38
    3. 在表现本位的课堂教学中实施真实性评价  38-41
四、 结语  41-43
参考文献  43-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基础教育改革中过程性评价平台的构建与完善,G521
  2.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4.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整合探索,G633.2
  5. 基于感兴趣信息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技术研究,TP391.41
  6.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7. 冬青属植物资源收集与无性繁殖技术研究,S184
  8.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9.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10. 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G633.3
  11.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12.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14. 中职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G712
  15. 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G712.4
  16.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7.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18. 论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G633.3
  19.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研究,G633.55
  20. 论语文教师教学表达力,G633.3
  21.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育学 >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 教育管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