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析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

作 者: 杨敏
导 师: 郝志模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邓小平 新社会主义观 传统社会主义观 意义
分类号: A8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邓小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正视国情又放眼未来,根据中国和世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新情况,第一次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特征和社会主义模式。它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1)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科学水平;(2)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3)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创新本身,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4)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根本。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引言  5-6
一、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条件  6-17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的思想源头  6-12
  (二) 对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12-14
  (三)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  14-15
  (四) 当代世界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是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5-17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17-38
  (一) 传统社会主义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  18-22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  22-38
三、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意义  38-50
  (一)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新发展,它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38-41
  (二)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41-42
  (三)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创新本身,弘扬了马克思主义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42-45
  (四)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根本所在  45-50
结语  50-51
注释  51-53
参考文献  53-55
后记  55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2.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3.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4.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5. 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民主化探究,D819
  6. 自主课堂构建,G424.21
  7. 河南省燃化集团并购仰韶华源燃气公司案例研究,F271
  8.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61
  9.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1. 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B81
  12. 塔尔斯基真之定义与意义理论关系的探析,B812
  13.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14.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15. p53、PCNA和PTE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R735.2
  16.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17. 周礼全意义理论研究,B812
  18.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9. 社会科学中的语境问题,C0
  20.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21. 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意义研究,G80-05

中图分类: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