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明、清文庙建筑实例探析

作 者: 胡炜
导 师: 杨大禹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云南文庙 型制 大木作 多元的地方化倾向 相似性 差异性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80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是导师杨大禹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云南地区宗教建筑研究”中的“儒教建筑”的部分内容。论文以实例调研与相关文献为基础,在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认知云南文庙:分析云南明清文庙各实例多元的地方化倾向、研究建筑形态与建构逻辑上所显示的相似性差异性、试图分析其深层的原因。这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故而对三者的研究有时是交错的。 相似性研究主要针对文庙型制及成因,从文庙的本质属性即祭孔的仪仗这一层面,来把握文庙建筑设置、布局、乃至空间氛围的相似性。差异性研究贯穿始终,成为论文的核心,在时间与空间两种维度下,研究云南明清文庙建筑空间布局的局部差异与型制的发展、各主要单体具体形态的差异、具体建构逻辑即大木作技术的差异、并试图剖析成因。有的差异性可以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找到相似的形态,这就是建筑中表现出来的所谓滞后性与外来文化的影响,后者包括周边地区的影响与中原的影响即云南文庙建筑中应时性表现。 云南文庙因官方倡导与主持,以中原文庙尤其曲阜孔庙为蓝本,型制与内地一致。在统一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即在主要建筑的设置与空间关系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已经能够满足作为祭孔的仪仗这一根本要求,对具体的建筑形态(除保证建筑等级外)基本没有明确规定,表现出多元性与地方性的各种可能:如各地大成殿柱网、屋顶形式与举折、层数、用材等均无定制,部分附属建筑如魁阁的位置亦无规律可言。故对具体建筑形态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叙述各实例差异的层面上。 云南明清两代文庙的建构逻辑即以大木作技术为代表的建构方式,呈现出不连续性。明代的遗构的建构逻辑介于宋、清建筑语法之间有一定变异,但无论总体形象乃至构件做法与尺度权衡,更接近宋制,表现出一定滞后性。清代遗构的地方化倾向相对复杂:1.在总体发展趋势上与内地差距大大缩短,主要表现在结构逻辑上如构件的联系更直接、简洁,斗栱由结构构件转化为以装饰作用为主等,甚至出现与内地基本同步的实例。2.以大理地区为代表主要在总体形象呈现出一定滞后性,沿用宋制,但细部做法的风格则较复杂。3.以华版式斗栱为主流,成为地方性做法的突出代表。4.部分实例出现与周边地区极相似的做法,表现出周边地区的影响。5.极少数的实例承继了明代的做法表现出一定的历史延续性。 故而“多元的地方化倾向”是对云南文庙建筑的恰当的概括,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一味具行滞后性。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绪言  9-13
第一章 文庙型制与成因  13-27
  1.1 文庙起源与型制  13-15
    1.1.1 文庙释名与庙、学合一  13-14
    1.1.2 文庙型制的制度  14-15
  1.2 影响文庙型制形成的因素  15-21
    1.2.1 文庙原型--礼制建筑中的祭祀建筑  15-16
    1.2.2 儒家思想的影响  16-18
    1.2.3 祭孔仪礼的影响  18-20
    1.2.4 古代教育建筑的影响  20-21
  1.3 本章小结  21-27
第二章 云南文庙兴衰演变  27-37
  2.1 云南文庙肇始的背景历程  27-29
    2.1.1 政治背景  27
    2.1.2 社会背景  27-28
    2.1.3 民族及宗教背景  28
    2.1.4 教育背景  28
    2.1.5 建筑文化背景  28-29
  2.2 明代文庙建设与与官学的勃兴  29-31
  2.3 清代文庙的延伸与改土归流  31-32
  2.4 民国时期文庙状况概略  32-33
  2.5 本章小结  33-37
第三章 云南文庙的建筑与空间  37-75
  3.1 历代文庙总体形态与建筑概述  37-42
    3.1.1 元代文庙的总体形态与建筑  37-38
    3.1.2 明代文庙的总体形态与建筑  38-41
    3.1.3 清代文庙的总体形态与建筑及发展  41-42
  3.2 文庙的主体:祭庙的建筑类型及其空间关系  42-66
    3.2.1 前导空间  42-51
    3.2.2 核心空间  51-63
    3.2.3 后续空间  63-66
  3.3 文庙的附体:学宫的建筑类型及其中间关系  66-68
  3.4 小品与其它构筑物  68-70
  3.5 本章小结  70-75
第四章 云南明、清文庙典例探析  75-115
  4.1 明代风格文庙典例探析  75-86
    4.1.1 牟定文庙  75-79
    4.1.2 楚雄文庙  79-80
    4.1.3 鹤庆文庙  80-86
  4.2 清代文庙典例探析  86-113
    4.2.1 建水文庙  86-93
    4.2.2 石羊文庙  93-96
    4.2.3 宜良文庙  96-97
    4.2.4 石林文庙  97-101
    4.2.5 丽江文庙  101-104
    4.2.6 凤仪文庙  104-110
    4.2.7 宾川文庙  110-111
    4.2.8 泸西文庙  111-113
  4.3 本章小结  113-115
第五章 云南文庙大木作建构技术探究  115-167
  5.1 云南文庙大木作发展的三阶段  116-119
    5.1.1 元代文庙大木作  116-117
    5.1.2 明代文庙大木作  117-118
    5.1.3 清代文庙大木作  118-119
  5.2 柱网、屋架与屋顶形式  119-137
    5.2.1 平面柱网  119-127
    5.2.2 历代屋架流变  127-130
    5.2.3 屋顶形式  130-137
  5.3 斗栱的流变  137-163
    5.3.1 元代斗栱  137
    5.3.2 明代风格斗栱  137-145
    5.3.3 清代斗栱  145-163
  5.4 云南文庙中的抗震技术  163-165
    5.4.1 文庙的选址  163-164
    5.4.2 具体构造措施  164-165
  5.5 本章小结  165-167
第六章 现状与保护  167-172
  6.1 现代云南文庙的状况概略  167-168
    6.1.1 云南文庙现状  167-168
    6.1.2 儒家思想的兴起与云南文庙的修复  168
  6.2 云南文庙价值与保护  168-172
    6.2.1 云南文庙历史价值  169
    6.2.2 云南文庙文化价值  169
    6.2.3 云南文庙建筑艺术价值  169-170
    6.2.4 云南文庙建筑真实性的定位  170-172
余论  172-173
参考文献  173-175
附录1 图纸目录  175-179
致谢  179-181

相似论文

  1. 基于行为特征的IRC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2. 构式语法观照下的高中英语双及物结构教学研究,G633.41
  3. 平顶山烤烟综合质量评价及与美国烤烟的对比分析,S572
  4.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5. 差异性学生评价探究,G40-058.1
  6. 基于形状的汉画像检索技术研究,TP391.41
  7. 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研究,G633.6
  8. 元白相似性考索,I207.22
  9. 利用非局部相似性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研究,TP391.41
  10. 基于自相似分析的流媒体DDoS攻击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11. 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TV697.11
  12. 基于PLSA语义聚类的web服务发现方法,TP393.09
  13. 基于相似性测量检测图像型垃圾邮件技术的研究,TP393.098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农业园环境艺术设计研究,TU986.5
  15. 支持重复数据删除的网络备份系统中存储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TP309.3
  16. 僵尸控制行为识别及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17. 基于行为特征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研究,TP393.08
  18. 物联网业务应用协议的研究与实现,TN929.5
  19. 基于本体多Agent系统的交易伙伴智能发现相关技术研究,F713.36
  20. 差异性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B844.2
  21. 头肩图像视频的自动分割,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