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针康法治疗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作 者: 陈林
导 师: 唐强
学 校: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针康法 颅脑损伤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分类号: R2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针康法颅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将临床颅脑损伤后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康复组,采用神经功能程度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分法、临床疗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为指标,临床对比观察了针康法(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与康复疗法治疗前后颅脑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临床观察表明针康组和康复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程度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康组优于康复组(P<0.05)。2.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结局量表比较,针康组优于康复组(P<0.05)。结论1.针康法能有效的提高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疗效,其疗效优于康复治疗。2.针康法能有效的提高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运动功能。3.针康法能有效的提高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3-4
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7
文献综述  7-23
  1. 中医学对颅脑损伤运动功能障碍的认识  7-13
    1.1 颅脑损伤的概念  7
    1.2 颅脑损伤的病因病机  7-8
    1.3 颅脑损伤后的治疗  8-9
    1.4 针刺治疗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  9-13
  2. 现代医学对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  13-23
    2.1 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发病机制  14-16
    2.2 颅脑损伤后运动障碍表现形式  16
    2.3 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评定方法  16-17
    2.4 颅脑损伤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现状  17-23
临床研究  23-30
  1. 临床资料  23-25
  2. 研究方法  25-26
  3. 研究结果  26-30
讨论  30-37
结论  37-38
致谢  38-39
参考文献  39-44
附表  44-56
个人简介  56

相似论文

  1. 亚低温联合胸腺五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T细胞亚群及预后的影响,R651.15
  2.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R651.1
  3. 异丙酚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R969
  4. 急性颅脑损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实验分析,R651.1
  5.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开始时间的研究,R743.3
  6.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动态监测凝血功能的意义,R651.15
  7.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危重病相关皮质类固醇不足的影响及意义,R651.15
  8. 血管内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的临床护理评价,R473.6
  9. 急性颅脑外伤后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的研究,R651.15
  10.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伤残程度多因素定量研究(Ⅱ),R749.1
  11. 强化胰岛素控制血糖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及分析,R651.1
  12. 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相关风险因素分析,R651.15
  13. 计算加工ERP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初步研究,D919
  1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IgG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651.15
  15. 不同治疗方案对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R473.6
  16.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椎间融合术患者康复的影响,R473.6
  17. 颅脑电阻抗成像监护系统的应用改进及转危期图像监护实验研究,R197.39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高钠血症与预后的关系,R651.15
  19. 甲强龙加重颅脑创伤后大鼠海马电生理损害的相关研究,R651.15
  20. 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及预后分析,R651.1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