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看“符号”

作 者: 刘洋
导 师: 郭晓光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符号化 陌生化 精神定向 创造意识
分类号: J2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绘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涂鸦可以说是人的本能,艺术家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观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随着人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顺应环境方式的改变,人类所需技术的含量、操作方式也相应变化了。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人类创造文化离不开符号活动,符号活动即使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又是把人和文化相连接的中介。人的本性存在于人自身不断创造文化的符号活动之中,换言之也即,整个人类文化的世界都是由人所建造的符号的宇宙。 绘画就是通过形式和媒介本身的“陌生化”而得以实现的。这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观点。因为这种陌生化的形式,语言和符号在绘画艺术作品里也同样蕴含着艺术家的眼光与创造意识。而这种追求超越与创新的眼光,恰恰应该视作一种精神定向。此种精神定向是画家用来观看事物的东西,它是一种建造性的视觉机制,在艺术作品创造过程中是从一开始就起作用的。正因为这样的精神作用,我们在把绘画,把艺术,把诗或文学看作是符号事实时,才可以说他们是特殊的语言形式,是特殊的文化符号现象。对艺术语言的“陌生”与“间离”化的追求,使得艺术家们更加重视符号,关注艺术自身,并系统强化艺术的语言与符号的质素,将语言不只是看作表达思想意蕴的外在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独立的不再是“能指”而成为“所指”的客体。因此,深刻的理解“符号”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现代艺术的发展,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研究都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目录  6-7
引言  7-8
一、 艺术符号的概念阐释  8-15
  1 艺术符号  8-11
  2 符号与文化  11-15
二、 艺术家与艺术符号  15-20
  1 个人符号  15-17
  2 符号与时代  17-20
三、 艺术符号与形式  20-27
  1 符号与形状和色彩  20-22
  2 符号与表现  22-24
  3 符号与构图  24-27
四、 创造时代的符号  27-33
  1 原始时期的符号  27
  2 古典时期的符号意识  27-29
  3 现代艺术的符号特征  29-30
  4 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精神  30-33
五、 解构符号  33-39
  1 东西方艺术之差异  33-34
  2 独立的个性化空间  34-35
  3 绘画创作的不可知性  35-37
  4 符号的民族性  37-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1
后记  41

相似论文

  1. 诗意的疏离:图文之间,J506
  2. 元代散曲套数叙事艺术研究,I207.24
  3. 试论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及其意义,B565
  4. 宁式家具现代化的研究,TS664.01
  5. 痛苦与诗歌,I207.25
  6. 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陌生化”策略,G633.3
  7. 新视野中的乡土中国,I712
  8. 审美与批判:论王德威的现当代文学批评,I06
  9. 得意莫忘形,H059
  10. 日常用品陌生化设计研究,J524
  11. 《微暗的火》中的叙述者,I207.42
  12. 互连线统计时序的符号化分析方法,TN405.97
  13. 《宠儿》中的陌生化艺术,I712.074
  14. 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研究,I207.42
  15. 用生命探寻文学的夜路,I207.42
  16. 表达与物欲向往:二度空间中的奢侈品传播研究,G206
  17. 符号化模拟电路敏感性的分析与应用,TN710
  18. 陌生背后的熟悉,I207.42
  19. 关键词的符号化生产与社会性论证,G222
  20. “陌生化”写作研究在中学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G633.3
  21. 《我的名字叫红》不可靠叙事者研究,I374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创作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