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外贸企业进出口贸易融资研究

作 者: 赵雷
导 师: 舒瑾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会计学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融资 融资工具 结构性贸易融资
分类号: F7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通过在国际原料市场和商品市场上的进出口活动参与国际竞争、抢占国际市场。国际贸易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增长占据半壁江山。从国际形势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对外贸易作为增进国家实力的重要手段。国家会给予各种政策上的优惠以帮助本国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设立各种出口信用机构等。然而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制约因素是流动资金的短缺,不管是进口企业、出口企业还是中间商,都不同程度的面临这一问题。大型企业可以采取较多的方式获得资金融通,而大多数中小外贸企业缺少便利的银行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只有依靠进出口业务的贸易融资才能获得稳定的流动资金来源。即使是大型企业也不能因为有其他的融资渠道而忽视贸易融资的重要性,毕竟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贸易融资有其自身的优势。在国际贸易融资活动中,有三个主要参与主体,分别是企业、银行和国家政策性机构。企业问题主要集中在自身素质方面,如缺少相关业务的人才储备,没有利用贸易融资的意识,企业信用不足等。对于银行来说,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银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能提供丰厚的利润来源。而国内银行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出于控制风险的考虑,其主要客户依然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不足。政策性机构如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等设立较晚,业务渗透率低,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于以上一些问题,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和政策性机构的角度,例如从银行如何开展贸易融资业务,融资风险控制等方面来进行相关研究,却忽略了贸易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企业自身。因此本文希望能够从企业的角度(以外贸企业为主,以银行和政策性机构为辅)出发,来研究这一融资领域的具体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前言。首先介绍了贸易融资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描述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流动资金短缺问题。其次是说明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必要性,主要从对外贸企业和对我国进出口事业的作用来论述。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第一章是从理论上为贸易融资研究做一个铺垫。对贸易融资的定义和特点加以分析,贸易融资属于融资领域的债务性融资,但是其不同于传统融资方式的特点,它具有“自我偿付”性,并且不会增加企业的破产成本。而贸易融资的发展则离不开一定的国际经济背景,即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这些都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接下来从中小外贸企业资金缺口、国际支付结算方式与贸易融资的联系以及贸易融资市场三个方面对贸易融资作了理论介绍。同时也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以前的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对主要的贸易融资方式的特点加以比较,对企业来说要想很好的利用贸易融资工具,就必须了解和熟悉具体融资方式的特点,才能根据本企业的具体业务进行选择利用。本文分简单贸易融资和结构性贸易融资以及进口融资和出口融资两个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阐述了其特点,同时也将各种贸易融资工具的介绍包含其中。其次对于企业说,融资成本是进行融资时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对于大部分贸易融资来说,其融资成本低于传统贸易融资,但是企业必须掌握贸易融资成本的构成,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成本和风险。本章结尾介绍了贸易融资成本的构成。第三章承接上一章从企业的角度来讨论如何运用具体的融资工具。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来合理的安排融资工具不仅能够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扩大业务,也可以利用融资工具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一些风险,如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本章首先提出了利用融资工具的三原则:融资成本最低原则、融资风险最低原则、融资与贸易方式相结合原则。然后介绍了国外企业利用贸易融资工具的先进经验以供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企业对贸易融资工具的利用,包括简单的单项融资工具运用以及组合的结构性贸易融资工具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融资工具组合并分析其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最后一部分分析了控制融资成本的措施,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第四章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发展贸易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我国外贸发展进行说明,通过贸易额占GDP比重的不断增加,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描述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其次介绍了我国政策性的出口信用机构: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外贸企业利用贸易融资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企业、银行、政策性机构三个方面。其中以企业为主,提出其问题是信用评价体系没有建立导致海外坏账率较高;因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不熟悉融资产品特点及其组合使用,也无法提出合适本企业的融资策略,因而只能被动等待银行的服务,融资成本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信用度需要继续加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手段也要创新,学习利用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作为贸易融资中的另一方,我国银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业务创新上,银行所开展的贸易融资业务简单,无法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对于企业较为复杂的融资业务不能满足。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今天,这严重限制了银行的发展,在面对国外银行业先进的服务竞争下,银行需要不断开拓创新,立足本土实际开发出更多的贸易融资产品。另外我国银行业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对中小外贸企业的支持不够,这也限制了银行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在这一点上国外银行的风险控制手段较为先进,产品也更丰富,可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这是国内银行应该学习借鉴的。除此之外,银行融资产品的流动性不够也是制约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的一个因素。作为贸易融资业务中的辅助方,政策性信用机构在我国的运营时间还不长,进出口银行成立于1994年,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于2001年,其对我国的外贸渗透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两者在业务定位上还有不明确的地方。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从企业、银行、政策性机构三者的角度分别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之处:首先与以往研究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关注银行相比,本文的研究重点放在企业上,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贸易融资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其次是研究角度与以前不同,贸易融资在之前都是作为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范畴,本文希望能从财务学融资领域来对其加以探讨。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贸易融资风险的研究不足。

全文目录


摘要  3-7
ABSTRACT  7-11
0. 导论  11-15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2
  0.2 利用贸易融资的必要性  12-13
  0.3 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13-15
1. 外贸融资相关研究及综述  15-25
  1.1 国际贸易融资定义及特点  15-17
  1.2 贸易融资背景及发展  17-20
  1.3 贸易融资基本理论及综述  20-25
2. 贸易融资主要方式特点及成本  25-32
  2.1 传统贸易融资与结构贸易融资比较  25-27
  2.2 出口融资方式与进口融资方式特点的比较  27-29
  2.3 贸易融资成本  29-32
3. 外贸企业贸易融资工具选择  32-44
  3.1 我国企业贸易融资原则  32-33
  3.2 国外的先进经验  33-35
  3.3 传统贸易融资工具选择  35-36
  3.4 结构性贸易融资工具选择  36-41
  3.5 控制融资成本的措施  41-44
4. 我国外贸发展现状及贸易融资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44-53
  4.1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44-45
  4.2 我国出口信用机构发展现状  45-46
  4.3 外贸企业利用贸易融资中的问题  46-49
  4.4 发展贸易融资的对策  49-53
参考文献  53-56
后记  56-57
致谢  57-58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58

相似论文

  1. 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F752
  2. 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权益保护研究,D998.2
  3. 论国际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法律制度,D996.1
  4. 美国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司法审查制度,DD913
  5. 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测度,F224
  6. 从国际贸易壁垒角度来探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区域分布,F741.2
  7. 国际物流因素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746;F224
  8. 江苏省进出口贸易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X321;F224
  9. 国际贸易中补贴与反补贴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996.1
  10. X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F832.2
  11. 金融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F752.6;F224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研究,F752.62;F224
  13. 中越边境贸易与人民币跨境流通的实证分析,F752.733.3;F224
  14. 农发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初探,F832.2
  15. 基于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F752
  16. 中美国际贸易摩擦中的伦理问题探析,F752.02
  17. 论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性,F741.2
  18. 中印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F752.735.1
  19. 独立保函应用及其风险防范研究,F740.4
  20. 金融危机下的国际贸易融资:作用、影响及中国选择,F740
  21. 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问题研究,F259.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贸易经济 > 各国对外贸易 > 中国对外贸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