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

作 者: 王晓辉
导 师: 刘崇仪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外汇储备 适度规模 阿格沃尔模型 流动性过剩
分类号: F83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11次
引 用: 1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4月12日发布的一季度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2020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了135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6%。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增长迅猛:2004年底达到6099亿美元,2005年底达到8189亿美元,2006年2月底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达到10663亿美元。“1万亿美元”是其他国家没有达到过的,它相当于全球外汇储备的20%,相当于中国去年经济总量的45%,相当于全国人民手中钞票总金额的3倍。面对巨额外汇储备,人们越来越关心这样的问题: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一国持有多少外汇储备算适度,在理论和实践中没有统一标准。国际上只是定义了外汇储备的低限,高限则没有共识。传统观点认为,外汇储备不得少于3—4个月的进口付汇额,亚洲金融危机后,又提出外汇储备不得少于短期外债的规模。然而,综合考虑进口、偿债、外汇管制的特殊因素、外资企业的利润汇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等复杂因素,中国的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目前没有定论。另外,中国的现状是“藏汇于国”,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占全国外汇资产的比重高达68%。而发达国家多“藏汇于民”,以英国为例,政府持有的外汇储备虽然只有430亿美元,但由于其99.5%的外汇资产为民间持有,加上这一大块后,其外汇资产高达8.28万亿美元,远远高于中国。虽然还没有中国外汇储备究竟多少合适的定论,但中国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已经日益显现:导致了大量的外汇占款进而引起了中国货币政策的扭曲;加剧了目前已经很严重的流动性过剩进而扭曲了很多经济行为;对人民币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压力,使中国面临“高储蓄两难”;造成了资金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对国外储备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有关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综述。本部分全面介绍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知识、传统理论和模型。为了得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定义,首先介绍了以外汇储备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际储备的概念和构成,然后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详细分析了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前面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含义。了解了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基本知识后,又详细介绍和评价了西方学者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的主要成果即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传统理论和模型:比例分析法、储备需求函数分析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法。第三部分,基于传统理论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在利用传统理论进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历史和现状,这样就使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更全面。因此,本部分先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历史和现状。随后分别利用比例分析法和成本收益法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比例分析法分析利用了外汇储备与进口比率和外汇储备与外债比率两个指标,中国的这两个指标都显示中国外汇储备多年来严重过剩。由于比例分析法的局限性,这些指标都只能作为衡量外汇储备适度性的参考。成本收益法中的阿格沃尔模型因为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适合发展中国家而被大部分学者作为分析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重要工具,因此本论文也利用阿格沃尔模型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阿格沃尔模型主要是针对经常发生国际收支逆差的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由于模型的假定背景与中国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测算的结果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很大。第四部分,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与实证分析。在第三部分的基于传统理论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中,基本上每一种分析方法的结果都和中国外汇储备的实际规模相差甚远,但这并不能表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因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传统决定理论和模型的产生年代和背景与中国当前特殊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有必要建立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阿格沃尔模型有科学的理论基础而且适合发展中国家,因此本论文在构建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时就以阿格沃尔模型为基础。近年来中国外债总额和短期外债激增,巨额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有不少的利润汇出,稳定人民币的汇率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作为保证,因此在建立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在阿格沃尔模型的基础上加上外债总额、短期外债、外商直接投资和外汇市场交易额这些影响因素即构成了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随后本论文利用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前面的分析主要是讨论了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最低限额,没有涉及到过度的外汇储备对中国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中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调节国际收支平衡;可以使中国央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维持人民币汇率;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资信;增强中国抗击经济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但是过度的外汇储备又会引起中国货币政策扭曲;会加剧流动性过剩进而扭曲很多经济行为;会对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使中国面临“高储蓄两难”;会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并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在对外汇储备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进行了讨论后,结合前面的分析就可以得出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第五部分,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经过长期不断探索,中国在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许多经验,成绩显著,但在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以至于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情况下这些管理不足以解决目前的问题。本论文认为在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应制定合理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提出了以下几点设想:积极有效地实施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动态目标系统;加强外债管理——建立中长期外债清偿基金。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实证与规范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政策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模型,从而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能适时、恰当的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因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9
1. 绪论  9-13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研究的意义  10-11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  11-13
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理论综述  13-28
  2.1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13-20
  2.2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决定:理论评述  20-28
3. 基于传统理论对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28-40
  3.1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历史与现状  28-31
  3.2 基于比例分析法下的实证分析  31-35
  3.3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法下的实证分析  35-40
4. 中国适度外汇储备模型与实证分析  40-50
  4.1 结合中国实际构建适度外汇储备模型进行的实证分析  40-43
  4.2 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43-50
5. 对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建议  50-56
  5.1 积极有效地实施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  50-52
  5.2 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  52-54
  5.3 建立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动态目标系统  54
  5.4 加强外债管理——建立中长期外债清偿基金  54-56
参考文献  56-58
后记  58-59
致谢  59-60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0

相似论文

  1. 对外经济的就业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1978-2009),F752;F224
  2.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F832.6
  3.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研究,F832.6
  4. 基于供需平衡的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F832.6
  5.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F822;F224
  6. 国内外通货膨胀基本理论比较研究,F821.5
  7. 贵州石漠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探索,F321.1
  8. “从紧”货币政策下的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研究,F832.2;F224
  9.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研究,F832.6
  10. 流动性与资本市场稳定性研究,F822.2;F224
  11.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探究分析,F832.6
  12. 国际收支双顺差与流动性过剩关系研究,F224
  13.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分析,F832.6
  14.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研究,F832.6
  15. 盛世危言:日本泡沫经济的前车之鉴,F131.3
  16.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与选择,F822
  17.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F832.6
  18.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F832.2
  19.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船闸效应”分析,F832.6
  20. 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F320
  21. 基于均值-VaR的我国外汇储备货币结构研究,F832.6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