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用GPS对太阳耀斑电离层响应的监测和研究

作 者: 张健
导 师: 欧吉坤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专 业: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关键词: GPS 仪器偏差 电离层 投影函数 天顶方向的电子总量(VTEC) 太阳耀斑 电子总量变化率
分类号: P1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238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探讨了利用双频GPS接收机的观测值监测太阳耀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主要工作包括: 总结了影响电离层电子总量的因素,介绍了太阳耀斑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太阳耀斑对电离层的影响及耀斑爆发对GPS测量的影响。 分析了当前研究电离层的方法及其特点,指出利用GPS研究太阳耀斑的可能性及其优点。根据现在研究太阳耀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GPS研究太阳耀斑的数据处理方法:利用双频观测值确定出仪器偏差后,再利用码和相位观测值,结合导航电文就可以求出电离层交叉点的沿天顶方向上的电子总量VTEC值。指出在计算VTEC值的过程中,消除仪器偏差的重要性。 新的求解VTEC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考虑了GPS卫星和接收机的仪器偏差的影响,计算的电子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更接近电离层的实际情况;提高了求解电子总量的精度,计算出的VTEC值更能反映耀斑引起的电子总量的增加情况。 对2000年7月14日大耀斑爆发前后一周时间内,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GPS资料进行了分析。从时间域、空间域上分析了这次耀斑爆发时,电离层电子总量变化的特点:①、在耀斑爆发后10分钟左右,所有向日面的GPS测站的资料求解的VTEC都有一个明显的“抖动”,即:各测站卫星交叉点的VTEC在耀斑爆发后都迅速增长,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下降,且各站计算的VTEC增降过程在时间上基本一致;②、耀斑引起的电子总量的增加不仅随地方时的不同而不同,在同一经度带上,不同纬度的增量也是不一样的,纬度高的地方比纬度低的地方电子总量的增量大;③、发现了在耀斑爆发前,纬度在20°~35°之间的某些测站电子总量的“异常”增加现象。1998年11月22日耀斑期间的GPS资料计算结果也发现这种异常现象。 介绍了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求解电子总量变化率的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对耀斑进行了分析。比较了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和求解VTEC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监测到级别更小的耀斑爆发。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12
  1.1 太阳耀斑的研究现状  9-10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0-12
第二章 GPS定位原理及其误差分析  12-21
  2.1 GPS的组成概况及其特点  12-13
  2.2 GPS定位的基本观测量及其观测方程  13-17
  2.3 GPS测量的误差分析  17-19
  本章小节  19-21
第三章 大气的电波折射效应及其改正  21-31
  3.1 大气结构及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21
  3.2 对流层对GPS测量的影响及其改正方法  21-22
  3.3 电离层的形成及其结构  22-24
  3.4 影响电离层电子总量的因素  24-27
  3.5 电离层对GPS测量的影响  27-28
  3.6 GPS测量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28-30
  本章小节  30-31
第四章 GPS跟踪网及其在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  31-35
  4.1 IGS及其它各国GPS连续运行站简介  31-32
  4.2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简介  32
  4.3 GPS跟踪网在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  32-34
  本章小节  34-35
第五章 太阳耀斑对GPS测量的影响  35-45
  5.1 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35-37
  5.2 太阳耀斑及其电离层响应  37-41
  5.3 太阳耀斑对GPS测量的影响  41-44
    5.3.1 太阳耀斑对GPS卫星的影响  41-42
    5.3.2 太阳耀斑对GPS信号及其测量的影响  42-44
  本章小节  44-45
第六章 利用GPS监测电离层的数据处理方法  45-55
  6.1 求解VTEC的方法介绍  45-50
    6.1.1 双频GPS资料求解TEC的原理  45-47
    6.1.2 投影函数  47-48
    6.1.3 利用双频伪距和相位观测值联合求解VTEC  48-50
  6.2 GPS仪器偏差的处理方法  50-53
  6.3 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求解电子总量变化率的基本方法  53-54
  本章小节  54-55
第七章 利用GPS对太阳耀斑电离层响应的监测和分析  55-73
  7.1 问题的提出  55
  7.2 利用中国地壳形变网络的GPS资料对太阳耀斑的监测及分析  55-67
    7.2.1 2000年7月14日太阳耀斑背景介绍  55-56
    7.2.2 GPS资料计算的VTEC的结果分析  56-67
    7.2.3 结论  67
  7.3 利用TEC变化率来研究太阳耀斑  67-71
  7.4 两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比较  71-72
  本章小节  72-73
结束语  73-75
参考文献  75-79
附录  79-81

相似论文

  1. 高灵敏度GNSS软件接收机的同步技术研究与实现,P228.4
  2. 基于微型无人平台导航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研究,V249.32
  3. 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研究,V249.328
  4. 列车动态监控系统的研究,U284.48
  5. 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定位技术研究,U416.2
  6.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7. GPS抗干扰技术研究,P228.4
  8. 定位辅助搜寻Wi-Fi的移动设备节能策略,TN929.53
  9. 基于Nios Ⅱ的GPS信息接收系统设计,TN967.1
  10. 面向智能手机的节能定位策略,TN929.53
  11. 基于CORS网络的中国区域电离层延迟的模型与应用研究,P228.4
  12.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13. 水情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335
  14. 信息融合技术在嵌入式驾驶疲劳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P368.12
  15. 面向GPS导航拖拉机的最优全局覆盖路径规划研究,TN967.1
  16. 脉搏信号自动监测系统的定位及算法研究,TN911.7
  17. GPS宽波束圆极化微带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研究,TN822
  18. 基于ARM的车载跟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68.12
  19. 嵌入式手持移动设备上地理信息展示的低功耗实现,TP311.52
  20. 基于小波和Kalman滤波的GPS数据去噪方法研究,P228.4
  21. 面向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手持GPS设计探讨,TN967.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太阳系 > 太阳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