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作用下树突状细胞内皮样分化的研究

作 者: 白睿华
导 师: 董子明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内皮样分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MAPK信号通路 ERK
分类号: R735.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抗原呈递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是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许多研究证实在肿瘤患者循环血中和肿瘤周围浸润的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及其呈递功能均下降,肿瘤细胞可以分泌多种免疫抑制因子抑制DCs的功能成熟。肿瘤的无限制生长需要血管的供应。传统理论认为肿瘤血管形成是通过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即从已存在的微血管上芽生出新的毛细血管的过程,目前研究发现也可以通过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由内皮前体细胞分化形成新血管的过程。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可以来源于骨髓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s,EPCs)和人外周血中CD34+细胞群。研究证实多数肿瘤细胞都高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VEGF可以通过MAPK/ERK信号途径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MAPK/ERK途径是体内外多种细胞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最新研究报道,在小鼠和人卵巢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白细胞亚群,同时表达DCs和内皮细胞的标志。另有学者报道在肿瘤条件培养基浸润下的单核细胞能分化发育为肿瘤相关性树突细胞(tumor-associated dendritic cells,TADCs),此类细胞能在血管生成因子如VEGF和致瘤素M的诱导下分化发育为内皮样细胞(endothelial-like cells,ELCs),并且在基质胶上可以形成网状结构。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能抑制未成熟DCs(immature dendritic cells,iDCs)的生长过程及相关抗原表达,并且未成熟DCs在SW620细胞上清诱导下发生内皮样分化。这些研究揭示在肿瘤相关环境下DCs在抗肿瘤免疫方面受到抑制,部分DCs还发生内皮样分化。国内外近年来关于DCs的研究多集中于如何提高DCs抗肿瘤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而肿瘤微环境下DCs的内皮样分化发生及其机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目的:本实验探讨结肠癌细胞SW620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营造的微环境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不同时期DCs发生内皮样分化的影响,以及MAPK/ERK信号途径在此过程中的激活情况。实验方法:1.制备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液。2.采集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PMI 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3×106/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1 ml,移入二氧化碳孵育箱(5%/CO2,37℃)静置3 h,去除悬浮细胞,获取贴壁生长的单核细胞,加入含rhGM-CSF(100 ng/ml)、IL-4(5 ng/ml)和10%自体血清的1640培养液,第5d加入LPS(5 ng/ml)。诱导组除加入上述培养液外,分别于第2d(未成熟DCs诱导组)、第7d(成熟DCs诱导组)分组加入SW620细胞上清液。隔天半量换液,各诱导7d。分别于第9d和14d收集诱导组细胞和对照组DCs。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并计数;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vWF、VE-cadherin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WP小体;增殖及杀伤实验观察诱导后细胞抗原呈递功能的改变;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实验(DiL-Ac-LDL uptake assay)了解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Westernblotting检测SW620细胞上清液对未成熟DCs刺激后15、30、60 min的ERK1/2水平的影响。使用ERK1/2上游激酶MEK的阻断剂PD98059,观察MAPK/ERK通路阻断后,SW620细胞上清诱导组细胞vWf、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情况和DiL-Ac-LDL摄取功能。3.胰蛋白酶法配合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原代脐静脉内皮细胞,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2.0进行结果的统计分析,将所得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确定方差齐性后,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结果:1.在SW620细胞上清液诱导下,未成熟DCs诱导组细胞生长过程及其状态明显落后于对照组DCs,细胞密度较低,并且形成类管腔样和条索样结构;其对照组DCs则表现典型树突状细胞特征,细胞形态不规则,有粗细不等的毛刺状突起,有悬浮趋势;而成熟DCs诱导组细胞与其对照组DCs无明显差异。2.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未成熟DCs经SW620细胞上清液诱导7d后,内皮细胞的特异标记vWF、VE-cadherin与对照组DCs相比,均出现明显表达且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经SW620细胞上清液诱导的未成熟DCs胞内出现内皮细胞的特异性结构WP小体。DCs方面功能检测:未成熟DCs诱导组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下降,而内皮细胞特异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功能增强。SW620细胞上清诱导未成熟DCs以时间依赖性方式激活MAPK/ERK信号通路。PD98059阻断后vWF、V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DiL-Ac-LDL摄取功能也显著下降。结论:1.在SW620细胞上清液诱导下,DCs的生长过程和功能受抑制,并且未成熟DCs上调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和功能,提示其发生内皮样分化。2.SW620细胞上清通过MAPK/ERK信号途径诱导未成熟DCs内皮样分化。使用PD98059阻断剂后可明显阻断其内皮样分化进程。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论文部分 人结肠癌SW620细胞上清作用下树突状细胞内皮样分化的研究  11-48
  引言  11-14
  材料与方法  14-20
  方法  20-28
  实验结果  28-37
  讨论  37-43
  小结  43-44
  参考文献  44-48
综述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48-62
  参考文献  57-62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树突状细胞在多柔比星诱导的大鼠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R692.5
  2. Angiopoietin-1对高糖培养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R587.2
  3. P-选择蛋白对人单核细胞源性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成熟的影响,R543.5
  4. 糖康对糖尿病大鼠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285.5
  5. 骨桥蛋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MMP9表达及与胚胎着床相关性分析,R321
  6. 淋巴器官中的树突状细胞在神经—免疫通路中的作用,R392
  7. 温度敏感型纳米载体的构建与评价,R943
  8. 强脉冲光对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ERK抑制剂的作用,R751
  9. 树突状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R735.2
  10.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及机制,R363
  11. 抑制GL15细胞中LRIG1基因的表达对p-EGFR,p-AKT和p-ERK的影响,R739.4
  12. Sema-3a对树突状细胞B7-H4表达的影响,R392
  13. 脂氧素A4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机制初探,R363
  14. 多发性骨髓瘤来源微泡:高效促肿瘤细胞增殖新信号途径,R733.3
  15. 保护素PD1对LPS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之间粘附性的影响,R614
  16. SK4在肝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R730.4
  17.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穿胞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R965
  18. 新型贻贝仿生聚氨酯材料的研究,TB391
  19.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机制的初步研究,R965
  20. 氧化应激在罗哌卡因所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965
  21. CD86及NF-κB在IL-10修饰的DC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R779.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肠肿瘤 > 结肠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