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媒体化现象解析

作 者: 王庆军
导 师: 季宗绍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新闻学
关键词: 体育 媒体化 新闻传播 我国 社会转型期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9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同任何文化形态一样,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体育,其生存和发展需要媒体的传播。尤其在大众传播时代,体育的传播和发展已离不开媒体,媒体也离不开对体育的报道。体育运动通过传媒通道,被输送到处在不论远近的大众日常生活之中,而媒体又借助于体育运动的魅力,吸引着无以计数的“眼球”。然而,随着媒体与体育二者关系的不断演化,当下体育新闻传播已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体育媒体化现象。所谓“体育媒体化”是指将体育现象中经选择过的形象及信息等内容制作为媒体体育作品:体育消息、体育评论、体育专题、广播或电视体育竞赛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广播或电视体育杂志栏目、体育纪录片以及体育广告等,再呈现给大众的过程。简言之,把体育的部分形象及信息等内容转化为媒体文本的过程,即体育媒体化。这一过程体现在体育通过媒体这一中介传播时,对媒体特性的依赖、妥协,以及表现出来的深刻的媒体印记。使得人们通过媒体而看到的体育呈现出:竞技化、符号化、精英化、明星化、娱乐化、戏剧化、男性化、暴力化、仪式化、全球化等特征。体育媒体化现象是特定社会发展时期媒体与体育之间关系的极端表现形态,是在商业化背景下两者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其体现了媒体商业化和体育精英化以及体育商业化三者的“共谋”,违背了社会责任论的精神,导致了体育的改写及其社会效益的异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在多元视角下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媒体体育传播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体育媒体化概念,解析了体育媒体化现象的成因,指出了当下媒体体育传播运作过程中效果的积极与消极,并为改进和完善我国媒体体育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7
前言  7-9
第一章 体育媒体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9-20
  第一节 体育媒体化的概念  9-11
  第二节 体育新闻进入媒介核心产品  11-14
    一、电视体育节目的现场性  11-12
    二、体育与受众心理上的接近性  12-13
    三、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13
    四、媒体体育报道运作的制度化  13-14
  第三节 体育媒体化与体育新闻传播的关系  14-16
    一、概念上包含和被包含  14
    二、诞生时间上有别  14-15
    三、功能和效果上互异  15
    四、表现方式上相互影响  15
    五、体育媒体化是体育新闻传播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  15-16
  第四节 媒体化体育——精英的舞台,大众的消费  16-18
    一、媒体化体育——运动精英的表演  17
    二、媒体化体育——媒体精英和大众的狂欢  17-18
    三、媒体化体育——大众的消费  18
  第五节 体育媒体化凸现媒体“产业”与“事业”的博弈  18-20
第二章 转型期媒体化体育的特征和体育媒体化成因解析  20-32
  第一节 媒体化体育的特征  20-24
    一、体育竞技化、符号化  20-21
    二、体育精英化、明星化  21
    三、体育娱乐化、戏剧化  21-22
    四、体育男性化、暴力化  22-23
    五、体育仪式化、全球化  23-24
  第二节 体育媒体化成因解析  24-32
    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  24-26
      (一) 集权社会体制的弱化  24-25
      (二) 大众多元信仰的激活  25
      (三) 大众对大众媒体的依赖  25-26
      (四) 大众对体育文化的多元需求  26
    二、体育和媒体相互为用、借力共赢  26-29
      (一) 体育传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26-27
      (二) 媒体之于体育有着天然优势  27
      (三) 体育和媒体优势互补  27-28
      (四) 经济力量刺激体育与媒体的共生  28-29
    三、电视的特权及其对其它媒体的作用与反作用  29-32
      (一) 电视议程决定体育议程  29
      (二) 电视获得改写体育规则及干预赛事日程安排的特权  29-30
      (三) 电视体育传播对其它媒体的作用与反作用  30-32
第三章 转型期体育媒体化现象之影响  32-46
  第一节 积极效果  32-38
    一、扩大体育影响,推动体育发展  32-33
    二、成就了两个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  33-34
    三、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宣泄大众心理压力  34-35
    四、大赛传播中提高了媒体的整体水平  35-36
    五、建构国家认同感,激发民族凝聚力  36-37
    六、塑造国家形象,沟通国际交往  37-38
  第二节 消极效果  38-46
    一、改变了体育的真义及大众的体育价值观  39-40
    二、破坏了体育的正常发展  40-41
      (一) 打破了体育内部发展的平衡  40
      (二) 主宰着体育项目发展的命运  40-41
    三、传播不当,增加社会不稳定性  41-42
    四、恶性竞争,造成水平低下、资源浪费和公信力下降  42-43
      (一) 对体育新闻人才的竞争  42
      (二) 对赛事资源和目标市场的竞争  42-43
    五、受众的个性和自由正随着图像产品的“标准化”被消融  43-44
    六、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4-46
      (一) 体育暴力传播过度,青少年行为易过激  44
      (二) 体育色情传播随意,青少年身心易受损  44-45
      (三) 体育庸俗信息泛滥,青少年认知易受扰  45-46
第四章 体育传播中我国媒体正面功能发挥  46-55
  第一节 借他山之石攻玉,需政府规范引导  46-48
  第二节 开发同合作并举,自律与他律统一  48-51
    一、媒体间开发同合作并举  48-50
    二、媒体自律与他律统一  50-51
  第三节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理论研究  51-52
  第四节 增强社会责任,媒体责无旁贷  52-55
结语  55-57
参考文献  57-60
后记  60-61

相似论文

  1.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2.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侵权行为研究,G812
  3. 西安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实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807.4
  4.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5.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6. 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政策的实证研究,G818.2
  7. 2005-2009年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文献计量学分析,G807.4
  8. 人文视角下福州市普通高校公体武术选项课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07.4
  9. 体育动漫影响青少年篮球价值取向原因探究,G841
  10.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11. 跳绳在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应用研究,G623.8
  12.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规范性与准确性研究,G633.96
  13. 陕南贫困山区中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G633.96
  14.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实验研究,G633.96
  15. 广州市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6
  16. 广州市九佛第二中学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G886.9
  17. 中小型体育赛事营销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G80-05
  18.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19.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2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创编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G831.3
  21.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必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状及对策研究,G831.3-4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