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思考

作 者: 孟宪婧
导 师: 张慧君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小康社会 精神生活 自由 幸福
分类号: D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6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精神生活的产生与人的本质和人的本性密切相关,是为着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活动,是使人成之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主要分为内在精神生活与外在精神生活两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精神生活划分的角度与精神生活本真意义的角度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提出一些应然之思,从中看到精神生活在小康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满足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的需要;体现小康社会中人的自由;是小康社会中人的幸福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小康社会中扮演着守望者的角色,使人能够优雅、从容的生活。然而,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精神生活的发展还不尽人意,有待提高。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关注精神生产,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制度和舆论方面,对不合理的精神生活进行调控;弘扬民族精神。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7
引言  7-8
一、对精神生活的理解  8-15
  (一) 精神生活的起源  8-10
  (二) 精神生活的概念阐述  10
  (三) 精神生活的划分  10-12
  (四)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  12-15
二、对小康社会精神生活的应然之思  15-20
  (一) 从精神生活划分的角度来看  15-17
  (二) 从精神生活本真意义的角度来看  17-20
三、对精神生活在小康社会中作用的要述  20-27
  (一) 精神生活满足小康社会中人的发展需要  20-22
  (二) 精神生活体现小康社会中人的自由  22-24
  (三) 精神生活是小康社会中人的幸福重要组成部分  24-25
  (四) 精神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25-26
  (五) 精神生活在小康社会中扮演着守望者的角色,使人能够优雅、从容的生活  26-27
四、对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精神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27-35
  (一) 对目前社会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  27-28
  (二) 目前社会精神生活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28-31
  (三) 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31-35
结语  35-36
附:精神生活状况调查表  36-37
注释  37-40
参考文献  40-43
中文摘要  43-45
Abstract  45-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2-MIB的研究,X703
  2. 基于μ综合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TP273
  3.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4. 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O441.6
  5. 离异家庭与非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家庭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比较研究,G449
  6.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7. 教育精神之生活叙事研究,G40
  8.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评析,B82-05
  9. 关注幸福感与共情反应和助人行为的关系,B844
  10. 大学生人际互动性的结构与测量,B841
  11. 醉态犯罪研究,D917
  12. 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橙黄Ⅱ的研究,X791
  13. 冷应激和冷适应游泳对大鼠心脑ATP酶、钙离子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R87
  14. 论马克·吐温的人文主义观,I712.06
  15. 大学生自我宽恕倾向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B844.2
  16.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高职学生自评症状与总体幸福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研究,B844.2
  17.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18.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19. Edaravone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早期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R965
  20. 关于邓玉娇案审判的思考,G206
  21. 两种自由概念,D08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