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交叉询问制度研究

作 者: 刘潇
导 师: 丁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交叉询问 中美差异比较 刑事诉讼程序
分类号: D91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7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叉询问制度是源于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的一项重要的询问证人方式,被认为是对证据进行质证最有效的方法,是发现事实真相、到达正义的最佳途径。1996年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庭审制度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化,立法上初步建立了交叉询问制度的雏形。然而,与英美国家交叉询问制度运行相比,我国交叉询问制度在运行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应否引入交叉询问制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笔者查阅了各种资料和文献,通过对文献分析、对中美交叉询问制度比较、对司法实践情况考察等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把交叉询问制度作为选题,试图把交叉询问制度作为一项系统的制度予以考察,希望能够为完善我国交叉询问制度尽绵薄之力。本文分为四个大部分:交叉询问制度的概述:美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中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分析;关于我国完善交叉询问制度的几点建议。第一部分笔者主要对交叉询问制度的概念、内容、价值及功能定位予以概述。交叉询问制度有着严格的运行顺序、询问范围,不仅是发现真实的最佳途径,而且是实现民主、正义,解决社会纠纷重要的证据调查方式。第二部分笔者以美国为例,探讨了美国交叉询问制度在实践中的运行。首先,介绍了美国交叉询问制度的运行规则:对抗性证人分类规则、禁止质疑本方证人规则、意见排除规则、诱导性询问规则、当事人异议规则、反对复合式及其他混乱性问题规则。然后对美国交叉询问制度实践中的运行状况、前提条件和配套制度、询问艺术以及该制度在美国刑事庭审中的利弊予以分析。进而第三部分,对中国交叉询问制度进行了探究。首先考察了我国交叉询问制度的引进与确立和在当今控辩式的庭审模式中交叉询问制度的运行特点。其次,笔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中美交叉询问制度运行差异的原因,即交叉询问制度的对抗性因素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合”观念相冲突;我国对质证过程不够重视;庭审中职权主义色彩严重;证人普遍不出庭作证;法律职业者水平不高;立法不完善、相关制度配套制度的缺失等现实司法状况。通过对产生差异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交叉询问制度顺应我国社会和刑事诉讼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刑事诉讼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借鉴英美法系国家交叉询问制度的理念、运行规则、技术等,最终会促进我国交叉询问制度的完善,使我国交叉询问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在文章最后,笔者对如何完善交叉询问的程序、规则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证据开示制度、证人出庭制度、律师辩护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3
第一章 交叉询问制度概述  13-22
  一 交叉询问制度概念  13-14
  二、交叉询问的程序内容  14-18
    (一) 基本程序  14-15
    (二) 交叉询问的提问顺序  15-16
    (三) 交叉询问的范围  16-18
    (四) 证言导出方式  18
  三、交叉询问制度价值及功能定位  18-22
    (一) 揭示和认定真实  19-20
    (二) 实现民主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自由  20
    (三) 实现程序正义  20-21
    (四) 解决社会纠纷、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21-22
第二章: 美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研究  22-33
  一、美国交叉询问制度运行规则  22-27
    (一) 对抗性证人分类规则  22
    (二) 禁止质疑己方证人规则  22-23
    (三) 意见排除规则  23
    (四) 诱导性询问规则  23-26
    (五) 当事人异议规则  26-27
    (六) 反对复合式及其他混乱性问题规则  27
  二、美国现行交叉询问制度  27-33
    (一) 实践中的运行  27
    (二) 交叉询问制度运行前提条件及其制度保障  27-30
    (三) 交叉询问的技巧  30-32
    (四) 对美国交叉询问制度的利弊分析  32-33
第三章 中国刑事诉讼交叉询问制度分析  33-46
  一、我国交叉询问制度引进与确立  33-34
  二、现行交叉询问制度运行特点  34-36
  三、中美交叉询问制度运行差异比较分析  36-42
    (一) 以传统文化观念为角度  37-38
    (二) 以庭审中法官作用为角度  38-39
    (三) 以对质证重视程度为角度  39-40
    (四) 以证人出庭率为角度  40-41
    (五) 以法律职业者业务水平为角度  41-42
    (六) 其它方面  42
  四、中国交叉询问制度完善之必要性和可行性  42-46
    (一) 我国交叉询问制度完善之必要性  42-44
    (二) 我国交叉询问制度完善之可行性  44-46
第四章 关于我国完善交叉询问制度的几点建议  46-51
  一、交叉询问程序及规则的立法完善  46-48
    (一) 完善交叉询问的程序  46-47
    (二) 完善交叉询问的规则  47-48
  二、完善主要的相关配套制度  48-51
    (一) 建立证据庭前开示制度  48-49
    (二) 关于证人出庭制度  49-50
    (三) 关于律师辩护制度  50-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6
致谢  56-5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7-58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8

相似论文

  1. 论传闻证据规则的构建,D925.2
  2. 论交叉询问制度之构建,D925.2
  3. 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民事诉讼质证中的价值探析,D925.1
  4. 交叉询问中的美国联邦刑事品格证据规则,DD915.3
  5. 法庭交叉询问中证词导出的语用策略研究,D90-055
  6. 交叉询问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构建,D925.2
  7. 刑事诉讼交叉询问研究,D925.2
  8. 论被告人质证权,D925.2
  9. 论刑事被告人的质证权,D925.2
  10. 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制度之重构,D925.13
  11. 交叉询问制度研究,D925.2
  12. 从英美交叉询问制度论我国民事庭审证言质证程序的完善,D925.13
  13. 我国刑事质证制度研究,D925.2
  14. 交叉询问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立法建构,D925.2
  15. 刑事诉讼质证问题研究,D915.3
  16. 中国对抗制庭审交叉询问阶段问话人重述现象研究,D90-055
  17. 论美国宪法的对质诘问权,DD911
  18. 从会话含义看法庭交叉询问中对证词的质疑,D90-055
  19. 刑事简易程序正当化研究,D915.3
  20. 关于刑事诉讼程序正义问题的探讨,D915.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