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G108线大修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宋世杰
导 师: 胡力群;梁武星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关键词: 旧沥青路面 冷再生 水泥 基层 施工工艺 效益
分类号: U41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将旧沥青路面材料经铣刨加工后进行重复利用,并根据再生后结构层的结构特征,适当加入部分新骨料或细集料,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外掺剂和适量的水,在自然环境下连续完成材料的铣刨、破碎、添加、拌和、摊铺及压实成型,重新形成结构层的一种工艺方法。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国内普遍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这一结构特点,研究利用水泥为稳定剂的旧沥青路面的现场冷再生技术。提出了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深入研究了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主要力学指标,分析了其强度随水泥用量、养生龄期和试验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各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再生馄合料的稳定性能(水稳性和冻稳性)、抗冲刷性能和抗收缩性能开展了研究,并与规范推荐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并将再生的混合料应用于路面基层,实践表明其满足相应的路用性能要求。本文还结合实体工程对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项切实可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尤其适用十缺乏砂石材料的地区和道路的大中修改建。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第一章 绪论  9-16
  1.1 研究背景  9-10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性现状  10-14
    1.2.1 国外再生技术现状  10-12
    1.2.2 国内再生技术现状  12-14
  1.3 研究方案  14-16
    1.3.1 原材料性质  14
    1.3.2 旧沥青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14
    1.3.3 路面冷再生混合料基层施工工艺研究  14
    1.3.4 冷再生混合料基层路用性能检测与评估  14-15
    1.3.5 冷再生混合料基层经济效益分析  15-16
第二章 原路面状况及再生方案  16-27
  2.1 依托工程概况及病害原因分析  16-21
    2.1.1.原路面弯沉值  18-21
  2.2 路面再生方法  21-23
  2.3 冷再生方案的确定  23-26
    2.3.1 维修方案选择  23-24
    2.3.2 稳定剂的选择  24-26
  2.4 本章小节  26-27
第三章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再生料击实特性  27-33
  3.1 原材料性能  27-29
    3.1.1 铣刨料  27-28
    3.1.2 碎石  28
    3.1.3 再生剂  28-29
  3.2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击实特性  29-32
  3.3 本章小节  32-33
第四章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力学性能  33-42
  4.1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强度形成原理  33-35
  4.2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力学性能  35-40
    4.2.1 抗压强度  36-38
    4.2.2 抗折强度  38-39
    4.2.3 抗压回弹模量  39-40
  4.3 本章小节  40-42
第五章 水泥稳定铣刨料收缩特性及冲刷特性  42-54
  5.1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收缩性质  42-50
    5.1.1 收缩机理  42
    5.1.2 测试方法  42-45
    5.1.3 干缩特性  45-49
    5.1.4 温缩特性  49-50
  5.2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铣刨料冲刷特性  50-53
    5.2.1 机理分析  50-51
    5.2.2 试验方法  51-52
    5.2.3 试验结果  52-53
  5.3 本章小节  53-54
第六章 水泥稳定沥青路面再生料基层施工工艺  54-68
  6.1 冷再生关键设备构造及特点  54-57
  6.2 现场水泥再生基层配比确定  57-59
  6.3 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59-65
    6.3.1 施工主要过程  59-61
    6.3.2 施工质量控制  61-65
  6.4 路面检测结果与评价  65-68
    6.4.1 路面检测结果  65-66
    6.4.2 效果评价  66-68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68-70
  7.1 主要结论  68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8-70
参考文献  70-72
致谢  72-7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3

相似论文

  1. 微粉的粒度组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TU528.041
  2.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3.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4. 基层部队人员日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TP311.52
  5.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6. 磷石膏中微量组分对水泥熟料烧制及性能的影响,TQ177.3
  7. 磷肥副产氟硅酸钠含氯废水的回收利用研究,X786
  8.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9. 民主化视阈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422.6
  10. 农村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治理对策研究,D631.4
  11. 国税系统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
  1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13.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14.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15. 中材汉江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F274
  16. 云南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633
  17. 煤的湿润特性及新型湿润剂的实验研究,TD714
  18. 基层治理中的民主机制研究,D422.6
  19. 企业安全效益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F272;F224.5
  20. 硅酸三钙的制备及硅磷酸钙骨水泥的理化性质,R318.08
  21. 采油厂级经济产量规模与效益最大化关系研究,F426.22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道路养护与维修 > 路面的养护与维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