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管理人员多层次评价理论与方法

作 者: 江敏
导 师: 宋保维;周春生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电子与信息工程
关键词: 企业管理人员评价 层次分析法 聚类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灰色综合评价 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分类号: F27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48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往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准确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本文通过研究模糊和灰色评价的基础理论,建立了企业管理人员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实例进行研究。本文取得主要研究成果有: (1)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把评价因素分解为按支配关系分组而形成的有序递阶层次结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齐次马尔可夫链性质对指标体系设计的优化程度进行判断,实现了指标体系的合理设计。 (2)综合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用灰数描述因素间两两比较结果,采用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判断方式确定评价中的权重系数。 (3)运用正态性检验和正态样本异常值判断处理方法对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对异常评价信息的判断和剔除。 (4)针对评价过程中定性指标难以精确度量和描述的问题,运用模糊数学基础理论和单一模糊综合评价,建立了多层次评价因素和多层次评价主体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针对评价判断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使评价信息存在一定的不客观和不公正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灰色聚类分析法,建立了多层次评价因素和多层次评价主体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6)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较好地解决了评价指标和标准的模糊性、评价信息的灰色性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和准确性,能够较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管理人员的总体表现。 总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企业管理人员评价中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而且在人员评价领域及其他评价领域中也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9-15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3
    1.2.1 国外对企业管理人员评价方法的研究  11-12
    1.2.1 国内对企业管理人员评价方法的研究  12-13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5
第二章 评价的理论基础  15-36
  2.1 层次分析法  15-19
    2.1.1 递阶层次结构  15-16
    2.1.2 权重系数  16-19
  2.2 模糊数学基础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  19-27
    2.2.1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19-24
    2.2.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24-27
  2.3 灰色系统基础理论和灰色聚类分析  27-30
    2.3.1 灰色系统基础理论  27-29
    2.3.2 灰色聚类分析  29-30
  2.4 马尔可夫过程  30-32
    2.4.1 马尔可夫过程的概念  30-31
    2.4.2 马尔可夫链  31-32
  2.5 正态性检验  32-34
    2.5.1 W检验  33
    2.5.2 D检验  33-34
  2.6 正态样本异常值判断和处理  34-35
  2.7 本章小结  35-36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36-47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和设计原则  36-38
  3.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方法  38-45
    3.2.1 指标体系初步设计  38-41
    3.2.2 指标体系优化设计  41-44
    3.2.3 评价层设计  44
    3.2.4 评价表设计  44-45
  3.3 指标体系设计实例  45-46
  3.4 本章小结  46-47
第四章 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47-73
  4.1 灰色层次分析法  47-56
    4.1.1 灰色层次分析法有关概念  47-51
    4.1.2 确定权重系数  51-56
  4.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56-62
    4.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基础  56-58
    4.2.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58-62
  4.3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  62-70
    4.3.1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基础  62-64
    4.3.2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64-70
  4.4 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70-72
    4.4.1 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综合评价的比较  70-71
    4.4.2 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模型  71-72
  4.5 本章小结  72-73
第五章 多层次综合评价软件设计  73-78
  5.1 软件功能  73-74
  5.2 软件结构  74-76
  5.3 软件设计  76-77
  5.4 本章小结  77-78
第六章 实例研究  78-97
  6.1 评价对象简介  78
  6.2 评价指标体系  78-79
  6.3 确定权重系数  79-83
    6.3.1 第一层因素权重系数  79-81
    6.3.2 第二层因素权重系数  81-83
    6.3.3 评价层权重系数  83
  6.4 评价人评价  83
  6.5 加权平均综合评价  83-84
  6.6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84-87
  6.7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一  87-92
  6.8 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方法二  92-95
  6.9 多层次模糊灰色综合评价  95
  6.10 评价结果对比  95-96
  6.11 本章小结  96-97
第七章 全文总结  97-99
  7.1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97-98
  7.2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98-99
参考文献  99-101
附表  101-110
  附表一: 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度综合评价表  101-102
  附表二: 某集团所属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评价指标  102-104
  附表三: 判断人1、2、3评价因素两两比较表  104-107
  附表四: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某年度综合评价数据表  107-110
主要工作业绩简历  110-111
致谢  111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4.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5.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6.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0.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11.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12.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3.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4.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5.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6.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17.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8.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9.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20.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21.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 企业行政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