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隋—宋扬州城防若干复原问题探讨

作 者: 刘妍
导 师: 陈薇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扬州 城门 城墙 城防设施 复原研究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建立一套“宏观—区域历史地理与军事地理研究、中观—城市城防设施布局研究、微观—城防建筑的结构与构造”的城防研究体系,在此体系中审视隋代至宋南时期的扬州城防设施建设。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历史上扬州及与其隔江相望的镇江(唐润州)的历史地理特征和军事地理地位,指出二者在军事上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保障与制约的关系。随后,进入中观层面,首先梳理了扬州历史建设史,并对本文重点研究时间段—隋至宋期间关于城市建设的史料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一些在前人研究中使用混乱的史料。其次,对扬州城防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考古工作及以前人城市平面复原图的概述,指出现有城市复原图的疑点与问题,并通过几个特殊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平面布局,包括:历史人物的行程路线、战争的攻防守路线、城门、水门的类型及分布等。最后,提出本文的隋—宋各时代平面复原图。此后,本文梳理了以傅熹年先生为代表的扬州唐宋城门复原研究工作现状,并指出其问题:缺乏对迄今唐宋考古资料的整理,并缺少对复原本体中考古揭示的细节的重视。为了弥补上述问题,本文汇总、统计、整理了迄今已发表的关于唐、宋时期城门和城墙的考古资料,并对排叉柱式城门道的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随后,对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唐宋城市城墙高度、宽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指出唐宋期间城墙高宽变化的趋势。以上关于城门和城墙的整理,直接为本文的研究主体扬州唐宋城门复原提供了依据。由此,本文分析了扬州唐宋城市遗址中由考古揭示的城门规模及形制的特点及其演化。选择了五个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城门进行计算机三维模拟复原。其中,对于唐代罗城西垣最南门的复原,重点探讨了扬州唐代排叉柱式城门的形制与构造;对唐宋城南门的复原,重点探讨了晚唐扬州正南门的形制规模,并试图还原考古尚未证实的城门平面布局;对宋大城西门的复原,重点探讨了早期拱券城门的形制;对唐宋城东门的复原,重点探讨了南宋瓮城至城濠间复杂的城防体系;对宋大城北门的复原,重点探讨了南宋水城门结构构造。对城门结构、形制的复原,属于本文的中观与微观部分研究。由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对扬州隋至宋重要发展阶段的城防研究形成了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认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扬州城市建设史及中国古代城市史的不足。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5-6
Abstract  6-13
绪论:新视角下的隋至宋扬州城防研究  13-19
  1 扬州:风月繁华背面的另一张面孔  13
  2 相关研究综述  13-17
    2.1 扬州考古、历史研究概述  13-14
      2.1.1 扬州城市史研究  13-14
      2.1.2 扬州城址考古与复原研究  14
    2.2 城市城防体系研究概述  14-16
      2.2.1 城市考古、城防制度与筑城技术研究  14-16
        (一) 政治、经济等历史角度  14-15
        (二) 建筑和考古学角度  15
        (三) 军事史角度  15-16
      2.2.2 唐宋城市考古与复原研究  16
    2.3 建筑复原的三维表现概述  16-17
  3 本文的着眼点和技术路线  17-18
  4 本文研究的意义  18-19
第一章 扬州区域防御体系:历史地理与军事地理  19-24
  1 春秋:邗城  19
    1.1 邗城之创立:军事城市  19
    1.2 邗城位置的必然性  19
  2 隋唐两宋之际:扬、润并立  19-21
    2.1 隋时扬州地位的上升  20
    2.2 扬、润军事地理  20-21
  3 扬州—镇江:双城记  21-24
第二章 扬州建城史述——城门城墙变迁考察  24-32
  1 唐以前扬城考  24-26
    1.1 春秋邗城(前486 年)  24
    1.2 楚广陵城之辨(前319 年)  24
    1.3 汉吴王濞广陵城(前154 年)  24-25
    1.4 三国广陵城辨(255 年)  25
    1.5 东晋桓温广陵城(369 年)  25
    1.6 南朝刘宋竟陵王刘诞广陵城考(458 年)  25-26
    1.7 隋代江都(605 年)  26
  2 唐宋时期的扬州城  26-30
    2.1 唐代扬州城  26-27
    2.2 五代扬州城  27-28
    2.3 北宋扬州城  28
    2.4 南宋扬州城  28-30
  3 元明清扬州城  30-32
    3.1 元代扬州城  30-31
    3.2 元末明初扬州城  31
    3.3 明中期至清代扬州城  31-32
第三章 扬州隋至宋城市城防格局平面复原分析  32-64
  1 扬州历代城市平面复原研究现状成果  32-36
    1.1 宋城考古及复原  32-33
    1.2 唐城考古及复原  33-34
    1.3 隋城考古及复原  34-36
  2 隋至宋历代复原图疑点讨论  36-41
    2.1 宋城复原图  36-39
      1) 沿用唐罗城西北城垣的防御建设  36
      2) 夹城北便门  36-37
      3) 堡城便门(象鼻桥)  37
      4) 大城西垣城濠格局  37-39
    2.2 唐城复原图  39-40
      1) 子城下潭庄东门  39
      2) 东垣、南垣护城濠与运河  39-40
    2.3 隋城推测  40-41
  3 本文的扬州历史平面复原  41-64
    3.1 若干路线复原  41-53
      3.1.1 日僧圆仁与成寻的路线  41-46
        1) [唐]·[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41-44
        2) [北宋]·[日]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  44-46
      3.1.2 唐宋间战事攻守城路线  46-53
        1) 晚唐扬州争夺拉锯战  46-50
        2) 五代后周攻南唐扬州之战  50
        3) 南宋李全犯扬州  50-53
    3.2 若干细节探讨  53-59
      3.2.1 城门细节  53-58
        3.2.1.1 瓮城的存无与形制  53-55
        3.2.1.2 水门的位置及功能  55-58
      3.2.2 城墙细节  58-59
    3.3 隋至宋各时期平面复原图  59-64
      1) 隋代扬州平面图  59-60
      2) 唐代扬州平面图  60-61
      3) 五代—北宋时期扬州平面图  61-63
      4) 南宋扬州平面图  63-64
第四章 唐宋城门形制、结构、技术  64-99
  1 城门建筑复原研究概述  64-67
    1.1 复原研究现状  64-65
    1.2 城门复原思路与方法  65-67
    1.3 傅熹年体系的重新审视  67
  2 汉—明初城门形制特点演变  67-76
    2.1 城门形制及规模  67-72
    2.2 城门构成元素  72-76
      (一) 城阙与朵楼  72
      (二) 城门墩  72-74
      (三) 门楼  74
      (四) 慢道  74-75
      (五) 瓮城  75-76
  3 魏晋—元城门门道做法  76-96
    3.1 唐宋门道基本数据  76-78
    3.2 门道主体结构—排叉柱  78-86
      (一) 排叉柱排列形式  78-81
      (二) 排叉柱础做法  81-83
      (三) 门道基础做法分类与分期  83-84
      (四) 门道基础的做法与建造程序  84-86
    3.3 城门构造  86-93
      (一) 城门数目及位置  86-87
      (二) 城门构件定义与分类  87-90
      (三) 城门础石尺寸  90
      (四) 将军石与止扉石  90-91
      (五) 城门构件尺寸  91-92
      (六) 门上部构件  92-93
    3.4 门道壁做法  93-94
      (一) 门壁  93-94
      (二) 撞石  94
    3.5 路面  94-95
    3.6 门道构架与构架顶部做法  95-96
    3.7 城门施工程序  96
  附录:第四章所涉及城门考古资料出处  96-99
第五章 唐宋城市城墙做法  99-118
  1 历史文献中的筑城规定  99-102
    1.1 历史文献中的筑城数据  99-101
    1.2 唐、宋城墙高宽比的变革  101
    1.3 唐、宋城墙收分做法  101-102
  2 唐宋城墙尺度数据分析  102-114
    2.1 爱宕元与斯波义信的唐宋城墙数据辨析  102-109
      A. 唐代城墙数据:基于爱宕元的工作  104-106
      B. 宋代城墙数据:基于斯波义信的工作  106-109
    2.2 唐宋城墙数据分析  109-114
      (一) 总体情况  109-112
      (二) 地方城市  112-113
      (三) 州府城市  113
      (四) 小结  113-114
  3 扬州城墙高宽数据推测  114-116
    (一) 宋代城墙数据推测  114
    (二) 唐代城墙数据推测  114-116
  4 文献中其他类型城防建筑规定  116-118
    (一) 城墙附属设施:女墙、楼橹  116
    (二) 城墙外部设施:羊马城、瓮城  116-117
    (三) 城濠及濠桥  117-118
第六章 扬州城门形制、结构、技术变化及复原研究  118-173
  1 唐宋扬州已发掘城门形制特点  118-120
    1.1 唐代城门  118-119
    1.2 五代城门  119
    1.3 北宋城门  119
    1.4 南宋城门  119-120
  2 唐宋扬州重点城门复原探讨  120-172
    2.1 唐罗城最南端西门(农学院西门)复原研究—唐代排叉柱式陆城门  120-135
      2.1.1 考古资料分析  120-121
      2.1.2 复原推测  121-135
        (一) 瓮城基本数据  121-122
        (二) 瓮城门  122-132
        (三) 主城门  132-135
    2.2 唐宋城南门复原研究—唐罗城正南门的形制规格  135-146
      2.2.1 考古资料分析  135-139
      2.2.2 中唐—南宋南门布局变化  139-140
      2.2.3 晚唐门道数目讨论  140-142
      2.2.4 瓮城角楼分析  142-144
      2.2.5 水门瓮城布局讨论  144-146
    2.3 宋大城西门复原研究—宋代拱券陆门典型  146-160
      2.3.1 考古资料分析  146-151
      2.3.2 复原推测  151-157
        (一) 五代—北宋早期  151-152
        (二) 北宋后期  152-154
        (三) 南宋时期  154-157
      2.3.3 拱券结构门道判断依据  157-160
    2.4 唐宋城东门复原研究—南宋独特的岛—陆城防设施  160-167
      2.4.1 考古资料分析  160-162
      2.4.2 唐—北宋东门复原  162-163
      2.4.3 南宋瓮城外岛—陆城防设施复原  163-167
        (一) 羊马城  164
        (二) 濠岛  164-165
        (三) 壕桥  165-167
    2.5 宋大城北门水门复原研究—南宋水门典型  167-172
      2.5.1 考古资料分析  167-170
      2.5.2 北门及水门复原  170-172
  3 唐宋扬州重点城门复原小结  172-173
结语  173-176
  1. 对隋至宋扬州城市平面布局的探讨  173
  2. 对隋至宋扬州城市平面布局换视角探讨  173
  3. 对唐宋城门结构、构造与构件的深入探讨  173
  4. 对唐宋城墙尺度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173-174
  5. 建立了城防体系研究系统  174
  6. 传统复原方法中的探索:对傅熹年体系的城门复原研究方法的总结  174-175
  7. 计算机三维建模应用于复原研究  175
  8. 本文未完成的章节  175-176
致谢  176-177
参考文献  177-184
图表目录  184-188
个人简历  188

相似论文

  1.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2. 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研究,F249.27
  3.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4. 河北易县开元寺研究,TU-092
  5. 楚国纪南城南垣水门的复原研究,TU984.114
  6. 《广陵潮》蕴含的扬州古文化研究,I207.42
  7. 黄慎人物画初探,J205
  8. 数字化城市治理研究,F299.2
  9. 西安明城墙周边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TU984.113
  10. 朱彬《礼记训纂》的学术继承,K248
  11. 扬州古运河遗产廊道构建研究,TU986
  12. 明代北直隶府州县城门与朝鲜时代韩国城门比较研究,TU-09
  13. 扬州清曲在地方音乐课程中传承的文化价值及其实践构想,J60-4
  14. 扬州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X26
  15.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X26
  16. 罩的园林空间意义,TU986.1
  17. 植物源大蒜菌质活素粉对扬州鹅生产性能、理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S835
  18. 扬州鹅PRL基因的序列克隆及其多态性与产蛋性状的关联分析,S835
  19. 不同稻谷、稻壳形态日粮对仔鹅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的影响,S835
  20. 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G12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