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就业歧视及其法律规制研究

作 者: 张军
导 师: 张在范
学 校: 河南师范大学
专 业: 经济法
关键词: 就业歧视 界定 立法现状 反就业歧视 法律规制
分类号: D9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价值目标,就业乃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实行公平就业,反对就业歧视,保障劳动者的公平就业权,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而就业歧视的出现无疑是与公平就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就业歧视是对和谐社会的无情嘲讽。如果把和谐社会比作一曲动人心弦的合奏曲,那么,就业歧视的出现就如同在这曲合奏曲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而这无疑将会严重影响到这曲合奏曲的整体音乐效果。当然,就业歧视现象不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也不是到了当今社会才突然出现的,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的世界性难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甚至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歧视现象。而只是到了近现代,由于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增强,人们才开始对就业歧视问题关注和重视起来,这方面的研究和立法也才开始逐渐增加。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人民的权利意识和观念较为薄弱,因此,尽管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多年,社会各个方面也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对于就业歧视问题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处于认知不足、缺失或默然接受的状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业歧视现象在我们国家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国人面对此种歧视所表现出的集体无意识不无相关。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成熟和发达,各类人才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近几年中国劳动力呈现出持续性供大于求的状况,特别是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爆发,更使得原本就不太理想的就业状况雪上加霜,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就业歧视问题也就显得尤其突出,如果不能对此问题作出及时、有效、全面、妥善的解决,必然会造成严重影响求职者权利的不良后果,也将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阻滞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但是,现在我国有关保障公民公平就业的相关法律基本上都是宪法性的、宣示性的,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加快与公平就业相关的立法已迫在眉睫,目前亟待制定一部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法律,针对当前突出的就业歧视问题做出合理的规制,以有效扭转就业歧视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本文拟对就业歧视的内涵界定、产生原因、社会危害性、特征、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当前中国就业歧视的现实和反就业歧视制度的现状等方面展开分析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通过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保障形式来有效遏制就业歧视现象的合理化建议,以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的公平就业权,进而推动社会朝着理性与和谐的方向前进。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1章 绪论  10-16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0-12
    1.1.1 选题背景  10-12
    1.1.2 选题意义  12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3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6
    1.3.1 研究思路  13-14
    1.3.2 研究方法  14-16
第2章 就业歧视界定  16-20
  2.1 “歧视”在语义层面的定义  16
  2.2 “歧视”在法律层面的定义  16-17
  2.3 就业歧视在法律上的定义和在法律上的界定  17-20
第3章 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危害性剖析  20-28
  3.1 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  20-22
    3.1.1 劳动者自身素质原因  20
    3.1.2 我国封建专制传统的强大惯性  20
    3.1.3 人类自身偏见的长期存在  20
    3.1.4 经济上的原因  20-21
    3.1.5 劳动力市场的原因  21
    3.1.6 法律制度上的原因  21-22
    3.1.7 用人单位的原因  22
  3.2 我国就业歧视的社会危害性剖析  22-28
    3.2.1 就业歧视剥夺了人的人格尊严  23
    3.2.2 就业歧视严重危害社会公正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3
    3.2.3 就业歧视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23-24
    3.2.4 就业歧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道而驰  24
    3.2.5 就业歧视为腐败埋下了种子  24-28
第4章 我国就业歧视的特征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28-32
  4.1 我国就业歧视的特征  28-29
    4.1.1 制度性歧视异常严重  28
    4.1.2 就业歧视广泛存在  28
    4.1.3 非歧视性就业不公平行为普遍存在  28-29
  4.2 我国就业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  29-32
第5章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的现状  32-38
  5.1 我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  32-34
    5.1.1 实体法方面  32-33
    5.1.2 程序法方面  33-34
  5.2 我国现行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的缺陷  34-38
    5.2.1 现有立法对法律原则的规定不够科学、严谨  34
    5.2.2 缺乏系统的反就业歧视法  34-35
    5.2.3 缺少可操作性  35
    5.2.4 就业歧视范围过窄  35
    5.2.5 法律适用的范围不够广泛  35
    5.2.6 法律救济途径不完善  35-36
    5.2.7 缺乏专门的反就业歧视宣传和执法机构  36-38
第6章 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建议  38-54
  6.1 确立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38-39
  6.2 确立反就业歧视法律保障的立法模式  39-41
  6.3 确定适当的立法名称  41
  6.4 立法体例的合理安排  41-43
  6.5 我国《公平就业保障法》具体内容  43-54
    6.5.1 总则  43-46
    6.5.2 公平就业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  46-47
    6.5.3 公平就业宣传和执法机构  47-48
    6.5.4 救济机制  48-49
    6.5.5 法律责任  49-52
    6.5.6 附则  52-54
结论  54-56
参考文献  56-58
致谢  58-5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9-60

相似论文

  1.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2. 农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研究,F249.2
  3. 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规制,D631.4
  4. 论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法律规制研究,F426.22
  5. 论市场误导行为的法律规制,F123.9
  6. 转移定价法律规制研究,F275
  7. 论一人公司,D922.291.91
  8. 行业协会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9. 论恶意诉讼,D925.1
  10. 无意思联络网络群体性侵权研究,D913
  11. 论外资并购环境下中国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922.294
  12. 试论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手段的法律规制,D925.2
  13. 试论我国网络犯罪的防控,D917
  14. 论质量技术监督行政处罚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制,D922.1
  15.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923.4
  16. 论日常家事代理权,D923.9
  17. 论我国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及其法律规制,D924.392
  18. 商品炒作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922.294
  19. 大学生就业歧视自我感知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G647.38
  20. 论我国公共物品民营化的法律规制,F299.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劳动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