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魏晋诗歌的迁逝主题

作 者: 付晶晶
导 师: 周禾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魏晋诗歌 士人 迁逝主题 文人化 生命意识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迁逝,即时易物迁,是生命中不可回避的现象。但凡有思想感情的人,都会产生迁逝之感。迁逝感指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人生的价值、生存的意义诸问题的高度关切和思考,是一种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与感悟。而以迁逝感为主题的感伤主义思潮,至少弥漫了建安以后约三个多世纪的时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诗歌无疑是抒发迁逝感最好、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体裁。本论文以魏晋诗歌中的迁逝主题为研究对象,把魏晋时期的诗歌分为建安诗歌、正始诗歌和两晋诗歌三个阶段,试图从纵向上分析迁逝主题在魏晋各个阶段诗歌作品中的表现和特点,进而探讨这种文学现象的创作心理和审美意义。通过对同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的分析,探寻诗歌文人化发展的轨迹。 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建安诗歌的迁逝主题。这一部分主要分析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对生命和死亡意象的表现,体现了建安风骨慷慨悲凉的特点。从而探寻出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趋势,即由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向文人化过渡的必然性。 第二部分:正始诗歌的迁逝主题。正始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嵇康和阮籍的诗歌为主,这一时期的诗歌中的忧愤之情溢于词外。正始诗人们在诗歌里对迁逝主题的表现更加个人化,较之建安诗歌,其文人化形态也更加纯粹。 第三部分:两晋诗歌的迁逝主题。这一部分中,把两晋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西晋时期的诗歌创作主要以陆机为主要分析对象,迁逝主题在西晋诗歌里表现出更为华丽的风格,词采上趋向华茂,而艺术表现上也更加细腻。而相较之下,东晋诗歌对于迁逝主题的表现显得平淡许多,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主要代表,对于人生的思考更加理性和淡然,但也抹不去意味有余的哀伤。至此,诗歌的文人化形态已经发展成熟。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9
第一章 建安诗歌的迁逝主题  9-18
  第一节 建安时期的社会背景  9-11
  第二节 建安之慨叹  11-18
第二章 正始诗歌的迁逝主题  18-25
  第一节 正始时期的社会背景  18-19
  第二节 正始诗歌中的迁逝之悲  19-25
第三章 两晋诗歌的迁逝主题  25-35
  第一节 两晋时期的社会背景  25-28
  第二节 西晋之磋叹  28-31
  第三节 东晋之余哀  31-35
结语  35-37
参考文献  37-38

相似论文

  1.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2. 关于曹操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B235.9
  3.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研究,G711
  4. 用生命擦拭生命,I207.42
  5. 晚明士人旅游活动研究,F592.9
  6. 生命视野下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G625.1
  7. 魏晋名士身体观之形成与变迁,I206.2
  8. 魏晋诗歌中露意象研究,I207.22
  9. 论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10. 六朝文学中的服饰文化研究,I206.2
  11. 论霍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12. 《战国策》士人形象分析,I206.2
  13. 王令思想研究,K244
  14. 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I207.6
  15. 士人精神与文化重构,I207.42
  16. 简论楚歌的流变与影响,I207.22
  17. 士大夫文人化的石湖词,I207.23
  18. 巴金小说中的生命意识,I207.42
  19. 宋代占卜风气中的士人行为与心态研究,K244
  20. 柱式艺术中生命意识的表达研究,J509.2
  21. 在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G633.9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