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徐复观的中国思想史观
作 者: 马超
导 师: 柴文华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徐复观 中国思想史 心的文化 仁性 知性
分类号: B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徐复观是第二代现代新儒家“三大师”之一,以中国思想史研究著称于世。本文的主要思路是:以对徐复观治中国思想史方法的分析为开端,进而分析其治中国思想史的深层线索与目的,也可以说是对其“返本开新”之路的探究;其治中国思想史的深层线索:在其独特的文化观下,对中国文化发端处“忧患意识”的阐发和对中国“心的文化”的认定,并以此来贯穿其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始终。这个深层线索可以说是其对“返本”的寻求;徐复观治中国思想史的目的:以“仁性文化”、“知性文化”的“摄”(即“摄智归仁”)与“转”(即“转仁成智”)和以儒家政治思想与西方民主政治的“相助相即”共同来为中国与西方寻找摆脱各自困境的方案。这个目的也可以说是其对“开新”的寻求。本文旨在对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著作的分析,梳理出其独特的中国思想史观,并在行文的过程中对其中国思想史观作简要评析。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6 绪论 6-9 第一章 徐复观与中国思想史 9-16 第一节 徐复观所理解的“中国思想史”的涵义与范围 9-10 第二节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缘起 10-12 第三节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成果 12-16 第二章 徐复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 16-23 第一节 由局部到全体,再由全体到局部的反复印证 16-17 第二节 培养思考力,显豁中国思想的内在理路 17-20 第三节 “追体验”的研究方法 20-21 第四节 态度比方法更重要 21-23 第三章 徐复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深层线索 23-34 第一节 徐复观的文化观 23-27 第二节 徐复观的中国文化观 27-34 一、中国人之自觉——“忧患意识” 27-29 二、消解形而上学——“心的文化” 29-34 第四章 徐复观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目的 34-41 第一节 “仁性文化”与“知性文化”的“摄”与“转” 34-37 第二节 儒家政治思想与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相助相即” 37-41 结语 41-42 参考文献 42-44 致谢 44
|
相似论文
- 前谓词经验与一般性判断的构造,B81-06
- 对索格尔的“否定之否定”思想的批判,B516.35
- 感性与知性的研究,B02
- 徐复观消解形上学研究,B26
- 《纯粹理性批判》之先验想象力述评,B516.31
- 两种目的论与两种礼乐观,J601
- 徐复观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092
- 解读《海神丸》里的“善”与“恶”,I313
- 论高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G641
- 休谟时空观研究,B561.291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直观问题的探讨,B516.31
- 论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B516.31
- 徐复观《文心雕龙》研究辨要,I206.2
- 徐复观文化哲学研究,G02
- 儒学与政治之间,D092
- 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J609.2
- 介于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康德哲学,B516.31
- “爱”与“心”的启示:克里希那穆提“人格自性”说的美学观照,B83-09
- 默数念珠对坐千古,I207.25
- 徐复观艺术论研究,J0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现代哲学(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