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藏高原地区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变形性能的研究

作 者: 任燕
导 师: 徐镇凯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关键词: 高胜能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水胶比 粉煤灰掺量 强度变形性能
分类号: TU5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在工程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正符合这一主导思想的基本要求。从波特兰水泥出现到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高速公路以及各种在严酷环境中施工及使用的建筑结构对建筑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被称为“21世纪的混凝土”的高性能混凝土以其良好的工作性及耐久性,在近十几年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青藏高原地区严酷的气候条件和恶劣的使用环境对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综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成果,以C60和C30混凝土为例,通过配合比设计,将试件在模拟试验室中养护,测定抗压强度和收缩率,试图得到适用于青藏高原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以及高原上干热与干冷环境、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试验中所有配比的混凝土试件,粉煤灰掺量影响了强度和变形,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混凝土试件掺入粉煤灰后,后期抗压强度提高较快,而早期收缩率降低。在干热养护环境中,由于水分蒸发快,强度发展不完全,试件设计强度值应大于施工强度值,干冷环境同样影响了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所以在青藏高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应注意施工技术及养护,比如干热环境下要注意补水养护,而干冷养护环境要注意保温措施,甚至一些地区需要使用电热毯来对混凝土保温。通过综合分析HPC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论认为:在青藏高原配制高性能混凝土,C30水胶比小于0.42,粉煤灰掺量不大于33%;C60水胶比不大于0.30,粉煤灰掺量不大于25%。本文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青藏高原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探,为在严酷环境中研究和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奠定了基础,对高原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1章 引言  8-17
  1.1 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  8-9
  1.2 建筑材料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  9-13
  1.3 高性能混凝土简介  13-14
  1.4 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意义  14-15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景  15-16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6-17
第2章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17-26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目标  17-18
  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18-20
    2.2.1 确定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试验方法  18-19
    2.2.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方法  19-20
  2.3 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技术途径  20-22
    2.3.1 外加剂  20-21
    2.3.2 配合比参数的选择  21-22
  2.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  22-26
    2.4.1 正确选择原材料  22-23
    2.4.2 确定所要求的混凝土性能  23-24
    2.4.3 确定合理的配比参数  24
    2.4.4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26
第3章 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26-48
  3.1 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试验环境的建立  26
  3.2 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方法及结果  26-28
  3.3 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28-47
    3.3.1 养护环境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28-34
    3.3.2 不同粉煤灰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34-39
    3.3.3 不同水胶比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39-44
    3.3.4 不同水胶比及不同粉煤灰掺量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4-47
  3.4 小结  47-48
第4章 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及长期变形规律  48-62
  4.1 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及长期变形规律的试验  48-51
    4.1.1 试验方法  49
    4.1.2 试验结果  49-51
  4.2 高性能混凝土塑性收缩及长期变形规律的试验结果分析  51-61
    4.2.1 养护环境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  51-55
    4.2.2 粉煤灰掺量相同的情况下,水胶比不同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  55-58
    4.2.3 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粉煤灰掺量不同对混凝土干缩性能的影响  58-61
  4.3 小结  61-62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62-65
致谢  65-66
参考文献  66-68

相似论文

  1. 珠三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智能化系统,TU528
  2. 双向荷载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TU528
  3. 流态泡沫塑料轻质混合土防治桥头跳车应用研究,U414
  4. 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U416.2
  5. 以矿渣为基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研究,U414
  6.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水泥冷再生技术研究,U414
  7. 萧山机场路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研究,U414
  8. 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在内蒙古的应用技术研究,U414
  9. 露石混凝土在内蒙古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U414
  10. 低水胶比机制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性能的非线性方法预测,TU528
  11. 考虑骨料级配及密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研究,TU528
  12. 基于工作性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TU528
  13. 机制砂及其混凝土的应用研究,TU528
  14. 新型轻钢组合墙体受压承载力研究,TU392.5
  15.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TU528
  16.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常张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U416.217
  17. 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方法和结构一体化研究,U414
  18. 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修补中的应用研究,U414
  19. 微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TU528.572
  2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